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莲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帕金森
  • 5篇综合征
  • 4篇帕金森病
  • 3篇电图
  • 3篇帕金森综合征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2篇震颤
  • 2篇震颤性麻痹
  • 2篇蛇毒
  • 2篇蛇毒酶
  • 2篇EEG
  • 1篇多巴
  • 1篇多巴制剂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帕金森...
  • 1篇制剂
  • 1篇神经炎

机构

  • 8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8篇许继平
  • 8篇李玉莲
  • 2篇尚伟
  • 2篇王萍
  • 2篇牛瑞
  • 1篇来超
  • 1篇毕建忠
  • 1篇蔺新英
  • 1篇孟虹
  • 1篇孙琳
  • 1篇韩梅

传媒

  • 2篇现代电生理学...
  • 2篇临床脑电学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蛇志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年份

  • 6篇2000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诱发电位对痴呆和非痴呆型帕金森病与宾斯旺格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与宾斯旺格病 (BD)患者的中枢神经通路和认知功能状态。方法 :对无痴呆的PD 2 8例 (PD组 ) ,伴痴呆的PD 2 2例 (DPD组 )及BD组 18例进行①体感诱发电位 (SEP)、②视觉诱发电位 (VEP)、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④事件相关电位 (ERP)检查。结果 :①SEP :PD组中 5例 (18% )异常 ,DPD组中 8例 (36 % )异常 ,BD组中 11例 (6 1% )异常 ;②VEP :PD组仅 1例 (4% )异常 ,DPD组中 4例 (18% )异常 ,BD组 3例 (17% )异常 ,经统计学处理 ,潜伏期与左右眼差值均无显著差异 ;③BAEP :PD组中 4例 (14% )异常 ,DPD组中 5例异常 (2 3% )异常 ,BD组 4例 (2 2 % )异常 ;④ERP :PD组中 5例异常 (18% ) ,DPD组 9例异常 (41% ) ,BD组 11例异常 (6 1% )。结论 :SEP和ERP阳性率最高 ,其阳性率的顺序为BD >DPD >PD ,提示三组病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有明显区别。
李玉莲许继平王萍
关键词:脑诱发电位痴呆帕金森病
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脑电图的改变与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EEG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进行了EEG检查,对其结果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EEG异常16例(34.8%),EEG异常主要见于伴有面、舌部感觉异常的中、重型面瘫病例,异常程度主要是轻、中度异常,异常特点是以面瘫对侧为主的低、中波幅θ活动。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中、重型急性期可伴有脑电活动异常。
李玉莲许继平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炎脑电图急性期EEG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EEG与临床关系
1999年
为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是否伴有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格林-巴利患者做了EEG检查,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进行了比较。结果:本组异常者6例(23.1%),轻度异常4例,中度异常2例。EEG异常主要见于有颅神经损害和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及脑脊液单疱病毒酶联免疫反应阳性患者。结论:EEG异常可能与致病因子和脑脊液内免疫产物有关。
李玉莲许继平王萍
关键词:脑电图脑脊液
蛇毒酶对帕金森氏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2000年
目的 研究观察蛇毒酶治疗帕金森氏病 ( PD)、帕金森综合征 ( PS)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82例 PD和 PS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A组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 ,B组应用东菱克栓酶 ,C组应用力源精纯溶栓酶 ;对每例病人进行治疗前后 Webster记分和记录多巴制剂的递减 /递增量 ,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凝学 5项指标 ,并给予统计比较 结果 A组病例不论是临床症状的改善 ,还是多巴制剂的用量递减、血液流变学和血凝学指标变化均优于 B、
许继平李玉莲郭沂莲尚伟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综合征蛇毒酶疗效试验
蛇毒酶对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帕金森病(PD)或帕金森综合征(PS)均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近几年对该病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发现P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基底神经节区局部脑血流灌注障碍。为此,我们在常规应用抗PD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蛇毒酶药物治疗后发现这些药物确实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多巴制剂的用量,现将我们治疗观察的结果给予报道。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共收集资料完整的住院和门诊病人82例,男55例,女27例,年龄60—81岁,平均67.8±8岁。病程:≤3年者47例,>3年者35例。临床诊断参照1985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按此标准,原发性帕金森病(IPD)27例(32.9%),帕金森综合征55例(67.1%)。
许继平李玉莲郭沂莲尚伟孙琳毕建忠来超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震颤性麻痹蛇毒酶
帕金森病患者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变化及多巴制剂与VitE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的抗氧化酶 (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 (L PO)代谢水平的变化和多巴药物及 Vit E对其的影响 ,找出反映氧化异常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 对 96例 PD患者动态检测了服用 L-多巴和 Vit E前后的血浆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岐化酶 (P- SOD、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血浆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 (P- L PO、E- L PO)及丙二醛 (MDA)的变化 ,并与 2 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未服用药物患者的血抗氧化酶活性基本正常 ,加服 L-多巴后 P- SOD、GSH- Px降低 ,L PO和 MDA水平明显升高。已服用多巴药物的患者血 SOD活性降低 ,L PO水平显著升高 ,增加服用 Vit E后 L PO和 MDA水平均无改变。结论 提示 PD患者伴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过氧化脂质代谢增强 ,但病程早期并不显著 ,而多巴制剂、特别是 L-多巴可加速这一变化过程 ,Vit
许继平李玉莲蔺新英孟虹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SODLPO
1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脑电图与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李玉莲许继平牛瑞
关键词:G-B综合征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原发性帕金森病 (I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S)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 81例IPD和 32例VPS患者的TCD和颅脑CT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IPD组 81例中总异常血管支数为 2 2 3支 (30 59% ) ;VPS组 32例中总异常血管支数为 16 3支(56 6 0 % ) ;异常形式两组均以左侧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为主要特点。结论 :IPD和VPS患者均伴有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 ,VPS组的异常率高于IPD组 。
李玉莲许继平牛瑞韩梅
关键词:帕金森病IPDVPS经颅多普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