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君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对14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的起源、走行、数量、外径及吻合情况。结果尺侧上副动脉起点距肱骨内上髁上方(16.6±1.9)cm,外径(1.6±0.2)mm,穿支动脉出现率93%,在尺侧上副动脉全程都有分布,管径0.5~1.3 mm之间,并在深筋膜表面形成纵向稠密的血管吻合网。远端穿支位置相对恒定,距肱骨内上髁上方距离(3.3±1.2)cm,管径(0.9±0.3)mm,并与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发出的皮肤穿支形成血管吻合,有1~2条伴行静脉,直径(0.8±0.4)mm。结论尺侧上副动脉穿支所形成的血管吻合网血供可靠,远端穿支管径较粗、位置恒定,以肱骨内上髁上方3 cm尺侧上副动脉远端穿支穿出点为皮瓣旋转点,以臂内侧中下部皮肤为供区,不携带尺侧上副动脉,设计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可用于修复肘关节皮肤缺损。
- 李瑞君路来金宫旭张志新宣昭鹏崔建礼
- 关键词:尺侧上副动脉穿支外科皮瓣
- 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 目的:下肢的高能量、多发性或复合性损伤日益多见,往往因损伤性质严重、损伤组织种类多和治疗方法的局限,造成致残率和截肢率提高。同时下肢软组织的皮瓣修复亦是其难点之一,由于供区、皮瓣的质地和供区范围受限限制,在应用原则及手术...
- 路来金宫旭崔建礼刘志刚张志新蒋子平孙希光李瑞君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25例被引量:36
- 2006年
- 目的 比较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各类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通过6个月-7年随访,分析和比较8种类型的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瓣7例、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3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带蒂足背皮瓣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游离腓动脉皮瓣1例,共29个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结果 29个皮瓣中27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部分坏死。足底内侧皮瓣的外形、质地最佳,有感觉功能,皮瓣与跟骨有良好的贴附,负重后表皮可形成较厚的角化,无冻伤、烫伤及溃疡形成,患足可以正常负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等带蒂皮瓣表皮均无明显角化,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水疱或溃疡,皮瓣与跟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动,影响足跟完全负重。结论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效果最好,但修复面积有限,采用不同形式的小腿皮瓣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别;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适合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
- 李瑞君路来金宫旭于家傲刘志刚
- 关键词:足跟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
- 慢性骨髓炎、骨外露的显微外科治疗
- 本文旨在探讨治疗慢性骨髓炎、骨外露的手术适应症及治疗策略。慢性骨髓炎,皮肤缺损面积较大,尤其合并骨外露时,应用游离皮瓣移植覆盖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合并骨缺损、窦道时,游离肌皮瓣是更好的选择;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具有成活质...
- 崔建礼路来金宫旭李瑞君蒋子平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骨外露显微外科治疗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 2017年
- 患者 女,55岁,因右上肢肿痛伴皮下淤斑5d就诊。患者5d前劳作后开始出现右前臂肿痛,未在意。随后发现右前臂出现皮下淤斑,并逐渐蔓延至右上臂。入院检查:右前臂及右上臂下段可见广泛皮下淤斑,右前臂肿胀明显,右前臂皮肤张力较大,局部压痛阳性,右手指被动牵拉痛阳性,右腕手部主动活动受限,右手刺痛觉减退并握力下降,
- 刘阳陈雷李瑞君路来金
- 关键词: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皮下淤斑右前臂前臂肿胀右上臂
- 肌电图辅助定位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评价肌电图辅助定位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选取无明显手内在肌萎缩及肘关节畸形,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肘管综合征患者12例,术前通过神经短节段传导(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test,SSCT)检测的方法,以相邻两次动作电位波幅下降〉50%或潜伏期差〉0.5船为定位标准,对上述患者进行卡压点定位,采用小切口局部尺神经松解术式,并观察卡压点术中与术前定位比较。结果术中观测结果证明尺神经损害部位位于肱骨内上髁上方3cm到肱骨内上髁下方1cm之间,与术前SSCT法检测卡压部位相符。12例术后均主诉手部有明显轻松感;术后3个月感觉异常全部恢复,刺痛觉及爪形指恢复,捏力和抓握力恢复;术后6个月时小指展肌肌力已完全恢复至正常,两点分辨觉平均为5.0min,神经传导速度(NCV)均〉45.0m/s,波幅开始增加,SSCT无阳性发现;术后1年肌肉萎缩基本恢复,屈肘试验、肘部Tinel征、夹纸试验阴性,7例肌电图无阳性发现,1例NCV仍低于正常标准,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术中观察神经卡压位置与术前肌电图定位相符。结论肌电图辅助定位小切口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李瑞君路来金张志新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肌电描记术尺神经
- 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 介绍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体会.方法 回顾1985年以来诊治的112例116个虎口挛缩病例,就其皮瓣修复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116个皮瓣完全成活112个,有4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尖端有3.0 cm×1.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有16例皮瓣在术后3~6个月再次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4.5个月.虎口饱满,外形满意,皮色正常,无继发挛缩;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均近于正常.移位皮瓣在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功能.结论 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保证虎口的外形及功能的恢复.
- 路来金宫旭余新崔健礼孙希光李瑞君路璐
- 关键词:虎口挛缩皮瓣骨间后动脉
- 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 李瑞君路来金宫旭
- 以肘内侧血管网为蒂的臂内侧皮瓣在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路来金宫旭宣昭鹏刘彬崔建礼李瑞君
- 手掌背动脉皮支逆行皮瓣修复并指畸形
- 路来金宫旭崔建礼孙希光李瑞君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