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圈养马来熊日粮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结构研究
- 本文对圈养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进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研究,分春(2013年4月~5月)、夏(2012年7月~8月)、冬(2012年12月~2013年1月)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采样10天,5天预...
- 李莎莎
- 关键词:马来熊消化率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实现单手操作的酒精棉球盛放装置
- 一种可实现单手操作的酒精棉球盛放装置,它涉及一种酒精棉球盛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盛放酒精棉球的容器,需要实验人员双手操作,而且需要镊子夹取酒精棉球,导致实验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实现单手开...
- 郝静郭渊艺周林李莎莎齐飞
- 文献传递
- 圈养赤麻鸭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被引量:3
- 2013年
- 2011年4—6月,在徐州金桥珍禽有限公司,采用全日制瞬时扫描法对繁殖良好的一对赤麻鸭在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并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了不同性别在繁殖各期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繁殖的不同时期赤麻鸭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繁殖前期雌雄赤麻鸭之间的筑巢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警戒行为差异显著(P〈0.05)。繁殖中期孵化行为由雌性赤麻鸭单独承担,雄性主要负责在巢边警戒,雌雄之间的趴卧、孵化及警戒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繁殖后期雌雄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2只赤麻鸭几乎形影不离。赤麻鸭繁殖期行为呈现一定的日活动节律,采食行为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喂食时间7:00~8:00及16:00~17:00这2个时间段内,孵化行为所占比例最低,此时雌性赤麻鸭出巢取食;一天中,休息行为在中午呈现一个高峰;警戒行为在清晨达到最高峰。
- 陈雁飞田秀华李莎莎刘利强张自臣王晓宇
- 关键词:繁殖行为活动节律
- 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的人工孵化初探
- 2014年
- 2011年4~5月,对徐州金桥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的赤麻鸭所产的4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研究。其中43枚卵受精,出雏35枚,4枚在孵化中期死胚,5枚为27 d落盘后啄壳困难而死亡,受精卵的孵化率为81.40%。孵化温度前期为38.5℃;中期为38.2℃;后期为37.8℃,落盘后温度降为37.5℃。赤麻鸭卵鲜重为(79.80±6.72)g,长径为(66.10±2.53)mm,短径为(46.40±1.45)mm,卵形指数为1.43±0.06,出雏后的卵壳等剩余物质重(12.60±1.07)g,新生雏鸟重占鲜卵重的(67.20±3.71)%。卵总失重率为17%。孵化期间的卵重(y)与孵化天数(x)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9071x+81.019(R^2=0.9997,P<0.01),根据卵失重方程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赤麻鸭卵的孵化天数。
- 李莎莎田秀华陈雁飞巩万里
- 关键词:人工孵化失重
- 圈养赤斑羚夏季日食量及表观消化率的探讨
- 2014年
- 野生动物营养学是野生动物生态学和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野生和圈养野生动物种群生存和繁殖的核心内容之一(Robbins,1983)。动物采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Van Soest,1994),同时受动物自身、环境和饲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还存在互作(NRC,1996)。采食量决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 王英树刘群秀田秀华李莎莎
- 关键词:日食量表观消化率
- 马来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研究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2012年6月~2013年4月,对上海动物园的9只圈养马来熊进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研究,分春、夏、冬3个季节,每季采样10 d,5d预实验,5d正式实验,分析不同季节成年马来熊对日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及夏季不同年龄段之间马来熊对日粮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成年马来熊对日粮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1.41%、70.95%和66.18%,且夏、冬两季及夏、春两季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春、冬两季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不同年龄组之间,幼年组马来熊对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82±6)%、(85±6)%和(80±7)%,老年组最低,分别为(71±3)%、(78±4)%和(70±5)%;对干物质的消化率,幼年组、成年组均与老年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年龄组之间对脂肪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仅幼年组和老年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李莎莎刘群秀田秀华王英树
- 关键词:马来熊表观消化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