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文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供心转染CTLA4-Ig基因抑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大鼠供心转染CTLA4-Ig基因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供心获取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实验组:在供心获取的过程中,以质粒载体携带CTLA4-Ig(pUF1-CTLA4-Ig)经过冠状动脉灌注供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供心组织中CTLA4-IgmRNA的表达,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移植心的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结果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1.70±1.24)dvs(5.62±0.74)d,P<0.05]。移植后5d,实验组移植心组织中可见CTLA4-IgmRNA的表达;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可见心肌间质出现弥漫性的炎性细胞浸润,伴有局部的心肌坏死,组织间质水肿,实验组仅有局灶性血管外周及心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对照组移植心组织中浸润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血清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转染CTLA4-Ig基因,可以抑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
- 陈栋沈世乾李锦文曹荣华郭晖张伟杰陈实
- 关键词:CTLA4-IG基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 转染人补体调节基因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04年
- 蔡常春陈实郭辉程敦秀马绪娴李锦文
- 关键词:补体超急性排斥反应调节基因转染靶抗原猪血
- 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生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的生物学性能。方法 大鼠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于腹腔内 ,1个月后取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不含肝细胞的空囊移植组微囊大多保持良好的形状 ,囊壁光滑、完整 ,囊外无纤维化反应 ,回收率为 ( 89± 2 3) %。肝细胞微囊大部分呈游离状态 ,部分囊外有一薄层纤维层附着 ,回收率为 ( 78± 2 1) % ;囊内细胞存活率由移植前的 ( 91± 16 ) %降至 ( 79±13) %。结论 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稳定性较好 ,但免疫源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张伟杰宫念樵李岗山李锦文马绪娴左利群郭晖
- 关键词:肝细胞微囊化生物学
- 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猪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内,3d后切除大鼠80%肝叶造成肝衰模型,观察大鼠2wk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及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的2wk存活率分别为6.2%,31.2%和56.2%,微囊化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较未微囊化组及对照组高.微囊化肝细胞在移植14d后结构基本完好.结论: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方法.
- 张伟杰宫念樵李锦文马绪娴左利群郭晖李岗山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
-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转染延长同种大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
- 2005年
-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rAAV-CTLA4Ig)全身转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的影响.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供、受者不给予任何处理;转染组:受者于心脏移植前30d,通过尾静脉全身注射1×109斑点形成单位(PFU)的rAAV-CTLA4Ig.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ELISA法检测血清CTLA4Ig、干扰素γ(IFN 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对移植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的受者,用其脾细胞与供者脾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受者对供者的免疫反应状态.结果转染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转染组血清CTLA4Ig蛋白一直维持在26.67~35.47 mg/L,移植后转染组血清IFN-γ水平下调,血清IL-4水平上调(P<0.05);对照组出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表现,转染组心肌组织基本正常,间质内无炎性细胞浸润或血管外周及心肌间质内有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对照组移植心组织中浸润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转染组(P<0.01);转染组受者对供者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可以介导CTLA4Ig基因的持续表达,通过全身途径转染受者可以明显延长同种移植心的存活时间,降低受者对供者的免疫反应性.
- 陈栋沈世乾李锦文曹荣华郭晖孔强汪道文陈实
- 关键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心脏移植
-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的经验与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为了方便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 ,我们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小鼠的异位心脏移植 ,为今后的器官移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 ,参照国外心脏移植的手术方式 ,将供体心脏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与受体小鼠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作端侧吻合。结果 :在进行了 2 0次预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 1 4次正式定型实验手术 ,手术后动物成活 ( >72h)率在 78.5 % ( 1 1 1 4)。结论 :在熟练掌握动物心脏手术基本技术的基础上 ,处理好移植心脏的复苏等五个关键步骤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即可顺利完成。
- 李锦文邵启祥陈刚王莺
- 关键词:小鼠心脏异位移植
- 大鼠同种肾移植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4
- 1998年
- 本文作者共行大鼠同种肾移植80例,总结出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区别于其他小动物移植模型的特点,对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的手术过程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对其运用和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模型的成功率。
- 鄢业鸿白殿卿赵英董德欣陈金芝李锦文姜汉英夏穗生
- 关键词:同种肾移植手术过程器官移植
- 全文增补中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保护的作用
- 2002年
- 目的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大鼠移植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独给以L-Arg组,环孢素(cyclosporine,CsA)组,CsA加L-Arg组。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在移植心停跳后取血查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并将移植心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的存活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1.1±1.2)天,L-Arg组(14.4±4.1)天,CsA组(57.0±18.8)天,CsA加L-Arg组(115.9±43.3)天。给予L-Arg组血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对照组(121.14±15.78)μmol/L和CsA加L-Arg组(132.85±14.40)μmol/L比给予普通饲料组的对照(83.86±14.71)μmol/L和CsA组(83.49±14.53)μmol/L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形态学损伤对照组和L-Arg组间无明显差异,但是长期存活的大鼠移植心冠状血管改变却得到改善。结论L-Arg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保护作用较弱,对长期存活移植心的进行性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可能参与了这一保护机制。
- 李国逊刘敦贵郭晖李锦文
- 关键词:左旋精氨酸异位心脏移植
- 鼠纤维介素在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间鼠纤维介素 (mfgl2 )在移植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BALB/c小鼠到C5 7BL/ 6小鼠的颈部异位心脏移植作为同种排斥反应模型 ,以抗mgfl2多克隆抗体干预 ,并设同系小鼠心脏移植对照组。采集移植心组织标本作病理学检查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fgl2在移植心脏组织细胞上的表达 ,并对mgfl2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同系移植对照组移植心脏组织结构正常 ,未见mfgl2表达 ;同种移植组移植心脏组织出现进行性坏死 ,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 ,并伴有mfgl2的表达 ,且血管内皮细胞表达mfgl2 ;抗mfgl2抗体干预组移植心脏组织损伤较轻 ,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延长 (P <0 .0 1)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和mfgl2表达量也显著减少。结论 mfgl2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所致移植心脏病理损害程度相关 ;抗mfgl2抗体干预能显著减少移植心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 ,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 孙奕宁琴李锦文严伟明陈忠华龚非力
- 关键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纤维介素组织病理学淋巴细胞
- 移植肾活组织检查191例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供肾可能携带的病变及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相应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 对 191例移植肾进行了活组织检查 (以下简称“活检”) ,其中术中活检 5 2例 ,术后活检 139例 ,并进行病理学诊断与分类。结果 ( 1) 5 2例术中活检 ,40例 ( 76 .92 % )正常 ,余 12例 ( 2 3 .0 7% )供肾携带病变 ,其中细小动脉硬化 3例 ( 5 .77% )、间质炎症 4例 ( 7.6 9% )、局部肾小管轻度萎缩 3例( 5 .77%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2例 ( 3.84% )。 ( 2 ) 139例术后活检中明确诊断的 134例( 96 .40 % ) ,其中正常 19例 ( 13 .6 6 % )、超急性排斥反应 (SAR) 1例 ( 0 .71% )、疑为急性排斥反应 /临界性变化 (S/B) 15例 ( 10 .79% )、急性排斥反应 (AR) 2 3例 ( 16 .5 4% )、慢性移植肾肾病 (CAN) 37例( 2 6 .6 1% )、环孢素肾毒性损伤 (CsA NT) 2 9例 ( 2 0 .80 % )、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8例 ( 5 .75 % )、复发性肾炎 (RN) 2例 ( 1.43 % )、难以明确诊断的 5例 ( 3 .5 9% )。 ( 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AR时 ,侵入肾小管上皮内的Leu 7阳性细胞数增加 ,间质内CD6 8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 活检是诊断术后多种合并症的有效手段 ;CAN可在术后 3个月发生 ;侵入肾小管上皮的Leu
- 郭晖王莺林正斌李锦文明长生沙波刘斌魏来蒋继贫
- 关键词:肾移植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移植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