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阳
- 作品数:41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菱形皮瓣在扩张软组织修复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的设计在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充分利用的意义。方法扩张后的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软组织。结果本组9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皮瓣全部存活,个别病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该设计较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扩张后的软组织,最大可能地修复了缺损,只要设计合理,是安全和值得推广的。
- 金培生余萍陶常波李雪阳
- 关键词:菱形皮瓣扩张皮瓣
- 人新型脱细胞真皮制备及性状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背景:早期快速血管化是创面修复的关键。高孔隙率、大孔径的真皮支架可以促进种子细胞更快更好的黏附、生长、迁移并促进创面修复中血管化的快速形成。目的:通过改良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方法,以期得到孔隙率高、细胞渗透性更好、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同种异体皮。方法:健康成人皮肤,分别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脱去细胞成分。改良方法采用无菌条件下剪除皮下脂肪组织,1 mol/L NaC l溶液37℃24 h,去表皮,2%NaO H 45℃摇床处理4 h,PBS冲洗至溶液成中性,冷冻干燥,4℃保存备用。对两种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体外降解时间的差异及材料浸润液对脂肪干细胞毒性进行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其脱细胞效率、胶原完整性、脂肪干细胞细胞相容性及支架孔隙等。结果与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均可完整脱去细胞成分,并较好保持胶原支架的完整性;改良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达(93.22±0.99)%明显高于传统(74.28±2.06)%(P<0.001);体外降解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材料浸润液对干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改良脱细胞真皮基质基底面接种细胞3-7 d后细胞可突破基底层并迁移、游走至真皮深面,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中细胞在基底面单-复层生长,无明显真皮浸润。结果提示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较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更大的孔径、孔隙率,更适合细胞的浸润生长。
- 姜涛张爱君李雪阳马志兵沈才齐金培生
-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种子细胞生物支架组织相容性组织工程皮肤
- 不同年龄阶段人脱细胞真皮的制备及细胞渗透性研究
- 张爱君李强崔莹莹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沈才齐
- 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重度凹陷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霞度凹陷畸形的修复斤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2例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患者,Ⅰ期切取腹部真皮-脂肪组织块,填充于面部凹陷区,半年后进行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其中3例再复注射3次.6例2次,3例1次。每次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照片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1例于Ⅰ期移植术后出现血肿予以清除。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凹陷改善均较满意。结论游离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叫部蚕度凹陷畸形,于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李强马志兵
- 关键词:面部凹陷
- 处女膜破裂修补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提高处女膜修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痛苦。方法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23例于性生活前2~3天手术,采用直接缝合法;35例于月经期后3~7天手术,采用瓦合法修复。结果58例患者术中均未诉疼痛,术后随访,55例结果满意,成功率94.83%。结论采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和瓦合法修复处女膜对减轻术中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的。
- 李雪阳金培生陶常波张爱君
- 关键词:处女膜修补术
- RNAi技术阻抑CTGF对瘢痕疙瘩形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 李雪阳
- SDF-1-CXCR4/CXCR7信号对脂肪干细胞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ADSCs;ADS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CXCR4、CXCR7表达持续下降;SDF-1刺激上调CXCR4、CXCR7表达,并提高ADSCs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及促进h UVEC微血管的形成;封闭CXCR4、CXCR7均可显著抑制SDF-1的促进作用。结论体外环境下,SDF-1可上调ADSCs中CXCR4、CXCR7表达,并通过SDF-1-CXCR4/CXCR7两条通路提高ADSCs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 李强张林霞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金培生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新生
- 扩张皮肤软组织修复缺损中菱形皮瓣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设计对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的充分利用。方法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菱形皮瓣的尖部设计在扩张最充分部分,皮瓣蒂部设计在旋转皮瓣的切口侧,要注意保证菱形皮瓣与旋转皮瓣形成的复合皮瓣的长度与蒂的宽度比例在2.5:1.0。结果11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复合皮瓣的长宽比例最大达到3:1,多数在2.5:1.0。皮瓣全部存活,有1例皮瓣尖部小面积血运障碍,1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该设计较充分、合理的利用了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最大可能的修复了缺损。复合皮瓣设计,一是注意长宽比例,二是尽量选择蒂部有知名血管的轴型皮瓣以策安全。只要设计合理,该方法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 金培生余萍陶常波李雪阳张爱君
- 关键词:菱形皮瓣扩张皮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 表皮生长因子刺激对脂肪干细胞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及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ADSCs,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浓度EGF刺激前后ADSCs-CM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间质源性因子-1 (stromal-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含量变化;HUVEC小管形成实验检测EGF预处理对ADSCs促进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的影响.结果 利用脂肪抽吸液成功培养出ADSCs,ADSCs具有其特异的表面标记物表达;ADSCs可分泌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且EGF刺激可增加其分泌量;ADSCs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用EGF预处理ADSCs后该作用显著提高.结论 体外环境下ADSCs可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并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EGF刺激可增强该作用,15 mg/L EGF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 李强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王静金培生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共培养小管形成
- 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在鼻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张爱君金培生陶常波李雪阳李强马志兵沈才齐
- 关键词:鼻缺损额部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