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
- 作品数:19 被引量:32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不同成因类型页岩气藏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页岩气具有储层致密低渗,自生自储式成藏的特点,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是油气领域的新突破。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超过1700×108m3,天然气基本实现自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天然气的供应格局。按照天然气的成因类型,页岩气可划分为热成因和生物成因两类。重点分析Barnett热成因页岩气藏和Antrim生物成因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我国已完钻页岩气井51口,其中直井37口,水平井14口;直井压裂试气15口,水平井压裂试气4口,14口见气;南方海相页岩气、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通过我国南方海相热成因页岩气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页岩气藏具有特殊性,储层条件更为复杂,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页岩气的开发需求。另外,我国松辽和鄂尔多斯等盆地广泛发育富有机质页岩,但成熟度普遍偏低,热成因页岩气前景有限,但生物成因页岩气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 赵群杜东王红岩邹憬邹憬
- 关键词:页岩气碳同位素储层
- 关于中国石油集团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 2024年
- 中国石油集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发展战略经历4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采取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有效化解了主要经营矛盾。2021年公司制定并实施“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战略,实施效果十分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创新战略面临技术原创性不足、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源战略面临油气资源品质趋差、多资源协同作用不足,市场战略面临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灵活等,国际化战略面临海外获取油气资源能力下降、全球油气市场话语权弱等,绿色低碳战略面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低、新能源生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挑战。建议:一是大力实施创新战略,提升全产业链科技水平;二是多措并举,构建多种资源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四是优化调整海外业务结构,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五是注重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公司转型发展。
- 王小林贺新春殷冬青刘嘉翌王超杜东
- 关键词:中国石油绿色低碳
-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被引量:97
- 2013年
-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已在多个地区获初步发现,其中中国南方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中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技术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3/4,将是重点开发地区。与北美相比,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集层具有构造改造强、地应力复杂、埋藏较深、地表条件特殊等特点,照搬国外现有理论与技术难以有效开发。页岩气储集层纳米级孔隙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页岩气产能预测方法尚未建立,钻井过程中水平段垮塌严重、钻井周期长,增产改造效果不理想、单井产量较低,需要针对纳米级孔隙成因及多尺度储集空间定量表征、复杂介质多场耦合非线性流动机理、页岩失稳与缝网形成的力学机制3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 王红岩王红岩董大忠刘玉章董大忠
-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石油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开展
- 2021年
- 石油企业历经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原始实物、成果和石油科技档案,涉及勘探、开发、工程等多个领域。这些珍贵的石油科技档案既是各类石油地质工作、勘探开发活动形成的宝贵成果,又是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的重要基础保障。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将这些蕴藏着大量直接和间接反映油气的信息和"暗语"的宝贵财富收集齐全、整理科学、管理规范、利用便捷,那么石油生产将会面临极大挑战。中国石油集团针对石油企业类型多样、管理层级众多、专业领域广泛的特点以及档案业务规范内容庞杂、交叉、矛盾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修订了《中国石油档案管理手册》2020版,将石油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更好的为石油增储上产服务。
- 杜艳玲杜东张燕卢革
- 关键词:档案管理制度
- 发掘历史资料 展现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研究院建院50年系列文集编纂工作
- 2019年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和石油科技事业而诞生的。50多年来,成就卓著,人才济济,为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和科技事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油气田重大发现、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借研究院成立50年之机,在充分发掘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五十年发展史》和《岁月熔金》等系列文集,为后人更好的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和研究院的创业史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杜艳玲杜东
- 关键词:中国石油工业历史资料编纂工作
- 中国石油氨能产业发展战略
- 2025年
- 在“双碳”背景下,氨具有“零碳”能源属性,比氢更易储运,能源密度和安全性更高以及具备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同时在氨制备、储运以及应用技术上的进步,使其在全产业链上具备经济竞争优势,从而吸引世界各国将氨做为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具有完备的合成氨工艺技术与氨储运设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制氨、发展船用领域氨燃料的基础优势。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石油在上游蓝氨、绿氨制备的发展路径,在中游低成本氨储运的发展路径,以及在下游氨作为氢载体、燃料燃烧和氨电池原料应用路径。提出了中国石油氨能产业的3个发展阶段:(1)2024—2025年,战略布局阶段;(2)2026—2035年,稳步推进阶段;(3)2036—2050年,规模发展阶段。氨能产业需要发展3大业务:氨制备、氨储运以及氨能应用。需要攻关5大关键技术:(1)低能耗蓝氨生产工艺技术;(2)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柔性合成氨技术;(3)低温低压氨分解制氢技术;(4)氨燃烧关键技术;(5)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需要构建5大示范工程:(1)蓝氨制备工业化示范;(2)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低温低压合成氨工业化示范;(3)万吨级氨分解制氢工业化示范;(4)稠油热采掺氨燃烧工业化示范;(5)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实现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为建设中国新型能源体系贡献石油力量。
- 王小林刘嘉翌杜东马明燕
-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被引量:48
- 2013年
-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 张金华魏伟杜东魏兴华王培
- 关键词:地热资源地热发电热泵技术地热回灌增强型地热系统梯级利用
- 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
- 2023年
- 氨作为清洁能源,可为我国未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供重要补充。从氨合成、氨储运、氨能利用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氨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氨能利用的优劣势,氨具有成为发动机替代燃料的潜力,是良好的燃料电池燃料、高效安全的氢载体,同时氨燃料也存在燃烧特性不理想、可能产生污染和安全问题等不足。对氨能利用进行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绿氨合成技术成熟度较高,经济性尚不理想;氨储运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氨作为氢载体应用日趋成熟,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氨能发展面临着合成氨碳排放量高、绿氨大规模低成本合成技术成熟度不够、氨能利用缺乏体制机制及标准支撑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科学布局氨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氨能开发利用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 杜东王小林张国生唐玮
- 关键词:氨合成燃料电池
- 南方海相志留系页岩有机质类型恢复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中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成熟度高,大部分处于高—过成熟度阶段,导致大部分有机质类型判别指标失效。文中通过对沉积在相似环境的三叠系未成熟泥岩样品的热模拟实验,确定了页岩原始生烃潜力的恢复图版,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成熟度志留系页岩的原始有机碳和有效碳质量分数进行恢复,进而利用页岩恢复原始状态后的降解率和氢、氧指数对页岩有机质类型进行了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志留系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兼有Ⅱ型,具有间接型页岩生气特点。
- 张琴王红岩拜文华吝文杜东
- 关键词:热模拟实验
-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管理质量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在油气勘探开发科研生产活动中,除了常规的设计、报告等纸质材料外,还包括大量的无法纸质化的电子文件,例如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和研究等方面所形成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往往包含最原始、最精华的数据资料,它是科研人员知识的积累,具有很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如何更新传统保护档案观念,迎接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保存和利用的挑战,尽早明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这是摆在所有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 杜艳玲杜东
- 关键词:电子文件保存地质资料管理质量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油气勘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