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本
- 作品数:87 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黎贡山南段主要热泉水化学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笔者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技术,对高黎山南段主要热泉成因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研究区热泉水为低矿化、碱性、Na-HCO3型水;热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起源,循环速率较快,水岩作用不充分,径流环境多处于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之中。以黄草坝泉、三官泉特征比较明显;地下水补给区主要位于泉点附近高程在1800 m的区域范围之内,为附近区域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存在浅层、深层两种混合作用形式,黄草坝泉、三官泉现代大气降水混合比在90%以上;热泉热储温度为100~200℃,循环深度在2000~4000 m。
- 李向全侯新伟周志超刘玲霞王振兴蒋良文杜宇本邓宏科
- 关键词:热泉水化学同位素
-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工程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岩体中结构面的展布及其组合特征决定了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力学性状,影响着岩体的破坏方式。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所处的澜沧江构造带,具有高地震烈度、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等地质特征。工程区两岸节理裂隙等弱面发育,岸坡浅表改造过程强烈,导致岩体结构复杂。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对两岸边坡岩体结构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Х^2检验与K-S检验法对结构面进行概率密度拟合,分析岩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右岸的优势结构面有三组;(2)左岸的优势结构面有四组;(3)各组优势结构面产出状态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两岸岩体结构的统计模型,并对边坡破坏模式进行定性分析,认为:(1)右岸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压致拉裂;(2)左岸结构面贯通性不好,主要的破坏模式是局部块体滑移。
- 郑光杜宇本许强
- 关键词: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岩石边坡岩体结构
- 大瑞铁路怒江四线大跨车站特大桥综合勘察技术与成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大(理)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490 m的上承式钢桁拱,具有工程技术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桥址位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怒江峡谷,高地震烈度、岸坡稳定性、大(巨)型不良地质体、构造压碎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对桥梁选址与工程设计有重大控制作用。根据怒江特大桥所处地质环境,结合桥梁基础结构和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遥感、地质调绘、钻探、工程物探、孔内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并开展必要的专项地质工作,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选址、桥式桥跨方案及基础选型等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勘察方法得当、有效,勘察成果准确、可靠。
- 丁文富杜宇本蒋良文
- 关键词:大瑞铁路岸坡稳定性
- 富水复合地层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隧道涌水量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富水复合地层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隧道穿过复合地层的预测涌水量按如下公式计算:<Image file="DDA0003204873460000011.GIF" he="62" i...
- 赵万强琚国全谭永杰陈伟张志强杨云郑长青张海波许鹏杜宇本范云鹤齐春华阳辜英晗周羽哲
- 铁路岩溶隧道地质勘察
- 2018年
-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加速,岩溶区隧道比重、长度、埋深的加大,岩溶隧道涌水突泥、大型溶洞失稳等岩溶地质问题愈加突出,危害性大,风险极高,给隧道建设和运营带来了诸多困难。文章从施工地质、合理确定岩溶隧道地质测绘范围、合理选择铁路岩溶隧道空间位置、铁路岩溶隧道风险评估几个方面阐述了岩溶隧道勘察的重点和难点,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 杜宇本蒋良文毛邦燕侯伟龙
- 关键词:铁路隧道岩溶地质勘察
- 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被引量:12
- 2010年
-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 杨昌义李光辉杜宇本
- 关键词:地震灾区龙门山地质选线
- 云桂铁路老石山隧道浅层天然气成因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云桂铁路老石山隧道在穿越非煤层系地层施工时,发生了天然气溢出及燃烧现象。文章针对该隧道病害形成原因及天然气来源,对天然气的成因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收集区域油气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油气层、油气储层和油气层构造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隧道出口的背斜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和逸散浸染带,隧道下伏的多套生油气地层均存在一定的生油气能力,油气有通过断裂构造向上运移至浅部富集的可能性;结合隧道开挖前后天然气浓度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浅层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隧道底板下深部岩层,而隧道洞身岩层可能已受油气浸染,在个别地段有富集的可能;最后通过对天然气分布特征及形成模式的分析研究得出,老石山隧道浅层天然气的成因模式,即气体来源于深部志留系和寒武系筇竹寺组的页岩天然气,沿龙泉寺断裂带向上运移至隧道溢出。
- 王光能苏培东杜宇本陈婉琳
- 关键词:浅层天然气含油气构造
-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40m,最大埋深约1153m。研究区主要地表水为怒江、龙川江及山间盆地之河水及地表水库水。文中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径流路径,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浅表地下水循环系统与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根据调查分析认为,黄草坝断层以南的地热水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区内地热水的径流与排泄主要受构造的控制。
- 沈维许汉华杜宇本蒋良文
- 关键词: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特征大瑞铁路
- 汶九高速A5标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地质选线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研究目的:拟建高速公路汶川至川主寺段处于汶川"5.12"地震中心影响区,因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影响,沿线沟槽及其两侧泥石流物源十分丰富,强降雨条件下易引发大量的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及现场地质勘测等工作和手段,查明沿线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结论:(1)沿线泥石流数量多、危害面广,具有规模大小不一、危害程度差异性大及泥石流活动频繁、重复成灾的特性;(2)沿线泥石流对拟建高速公路段的危害方式主要体现为淤埋及冲毁危害,次为堵河阻水危害;(3)峡谷区河段选线应在查明泥石流活动痕迹的基础上判定泥石流规模后再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高程,在处于形成期、发展期及淤积严重的泥石流沟处线路选线宜采用绕避原则,峡谷区线路选线严禁穿越泥石流堆积区,宜在泥石流沟通顺段落的流通区以高墩大跨设桥的形式通过;(4)本研究结论对汶川地区公路、铁路等工程地质选线具有指导意义。
- 宋章韩世华杜宇本李铁洪
- 关键词:泥石流工程地质选线
- 西南某新建铁路地热水特征浅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研究目的:西南新建某铁路穿越横断山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工程受地热影响显著。本文认真总结线路经过区域地热水的分布、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影响线路的11处地热泉点补给来源、径流和排泄特征,对线路走向进行探讨,为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工程勘察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本区地热泉点属于欧亚板块板内地热带,以断裂型为主;地热泉水易出露于断裂带、构造复合部位、岩脉侵入带与围岩蚀变带,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岩浆岩与变质岩中出露的泉点温度较高,出露于沉积岩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则偏低;热储层主要为前震旦系、震旦系、三叠系的可溶岩及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保温盖层为导水性、导热性较差变质岩、碎屑岩及松散沉积层;影响线路较大的11处地热泉水起源于大气降水,经断裂带循环、加温后,向河谷或沟谷排泄。目前推荐CIVK线路方案受地热影响小,但有值得进一步优化之处。
- 陈伟蒋良文杜宇本
- 关键词:铁路地热水水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