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仁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仁寿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回顾与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中下段东西两侧,为丘陵地貌。截至2008年底,全县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1个,占51.67%(31/60),流行村200个,占35.09%(200/570),流行村人口53万余人,占32.72%(53/162);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5946900m^2,血吸虫病患者31402例,晚期血吸虫患者(简称晚血)295例,现存活晚血124例,病牛36146头。2007年、2008年分别经省、国家专家组验收,仁寿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 崔三明杜英勇瞿遥来黄河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传播控制标准钉螺面积流行村中下段
- 四川省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现状及内科救助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仁寿县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现状及内科救助情况,为完善晚血救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仁寿县晚血患者体检、救助资料、相关评价指标等。结果 2013年仁寿县现存晚血患者99例,分布于12个乡镇、社区,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例,中位数年龄62岁;巨脾型11例,腹水型85例,结肠增厚型1例,侏儒型2例。2010-2013年共对92例晚血患者进行了内科治疗救助,病情好转78例(84.8%)、无效14例(15.2%)、无痊愈及死亡病例。对2013年被救助的53例晚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及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96.2%;完全可以自我照顾的和完全可以进行日常活动的分别占77.4%和64.2%,有不同程度疼痛不适和焦虑沮丧的占83.0%和79.3%。结论仁寿县晚血患者的基本情况较差,对其进行医疗救助,可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延缓病情发展。
- 崔三明王勇廖志鸿黄河杜英勇瞿遥来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
- 2005-2012年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年开始对仁寿县志气村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53%、1.17%,2007-2012年未检出血吸虫感染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血吸虫感染耕牛;有螺面积从2005年的29 770 m2下降到2012年的340 m2,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水田、沟渠。结论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未根本改变,疫情易反弹;今后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加大灭螺力度,以进一步降低血吸虫病流行水平。
- 瞿遥来方敏祝建华叶娜黄建超梁丽琴朱堂意杜英勇王勇崔三明陈金元胡勇吴杰钟伯林杨凯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
- 仁寿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效果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仁寿县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仁寿县2004-2009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工作量、指标数据等。结果 2004-2009年仁寿县累计兴建沼气池22450口,卫生厕所12509座;人群化疗719567人次,家畜化疗21766头次;反复灭螺7604.21ha;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农林水牧等部门综合治理控制疫情。经过6年综合防治,仁寿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0.38%降至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19%降至0%;急性血吸虫病从11例降为0例;实有钉螺面积从7880800m2降至824620m2,感染性钉螺从24只降至0只;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结论在仁寿县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值得继续施行。
- 崔三明杜英勇瞿遥来黄河王勇陈金元胡勇吴杰刘勇义徐孝华钟伯林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仁寿县志气村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和趋势,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仁寿县志气村的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面积118770 m2,有螺面积49420 m2,未发现阳性钉螺;血阳率13.84%,人群感染率1.27%;未发现阳性耕牛。结论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钉螺孳生的环境并未改变,应进一步做好吸虫病综合治理等巩固工作,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 李永刚杜英勇吴杰瞿遥来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2005-2008年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对仁寿县志气村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2005年、2006年粪检分别发现阳性者3人及6人,人群感染率为0.53%及1.17%,2007年、2008年未检出阳性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阳性耕牛;有螺面积、有螺框数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结论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残存钉螺。
- 崔三明杜英勇吴杰瞿遥来黄河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2008-2015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阻断效果评价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08-2015年四川省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实施效果,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历史资料、2008-201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血吸虫病各项防控对策、措施等。结果 2015年仁寿县血吸虫病流行乡镇32个,流行村(社区)206个,流行村(社区)总人口53.79万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 665.48 hm^2、血吸虫病病人31 422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311人、存活93人、病牛36 380头。2008-2015年累计查螺22 131.46 hm^2、灭螺15 512.75 hm^2、人群查病147.862 1万人次、人群化疗66.693 5万人次、晚血救治537人814人次、检查耕牛2.067 2万头、治疗处理1.4538万头,结合开展多种综合防控措施,至2015年仁寿县已连续6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连续8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畜和阳性钉螺,已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病情、螺情变化的档案资料,并有监测巩固方案和措施。结论仁寿县于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 崔三明黄河张建雄王勇杨凯吴杰胡勇陈金元钟柏林范文成谢东旭杜英勇瞿遥来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传播阻断
- 仁寿县志气村2005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及内容,对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仁寿县珠加乡志气村开展了2005年监测工作。结果查出有螺面积29 770 m2,活螺密度5.09只/框(每框=0.11 m2),未发现感染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0.53%(3/561)。耕牛感染率2/9。结论仁寿县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沟渠灭螺和耕牛治疗,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 杜英勇李永刚吴杰瞿遥来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丘陵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防治策略与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丘陵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历史资料,优化此类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并实施,最终在此类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血吸虫病防治资料、部门综合治理资料、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制定(调整)当地防治策略,分析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当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治理策略。通过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了牛畜圈养率100%,无害化厕所建设覆盖率67.99%,十个重点乡镇建成了"无耕牛乡镇";全县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历史有螺环境面积整治率40.73%;疫区群众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9.23%,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8.89%。2015年经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丘陵地区通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实现了血吸虫病防治源头有效控制、环境有效治理、行为有效形成、疫情有效控制、疾病防控模式有效创新的目标;仁寿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山丘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探索出了"变投入型血防为效益型血防"的新道路。
- 张建雄黄河王勇崔三明杜英勇王荣科杨凯
- 关键词:丘陵地区血吸虫病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