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剑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稻
  • 2篇抗性
  • 2篇烤烟
  • 2篇候选基因
  • 1篇性基因
  • 1篇选育
  • 1篇烟草
  • 1篇烟草品种
  • 1篇移栽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栽培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水稻
  • 1篇水稻杂种
  • 1篇水稻杂种优势

机构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7篇杨剑
  • 2篇邢俊杰
  • 2篇梁铃
  • 2篇张朝良
  • 2篇曹孟良
  • 1篇李磊
  • 1篇杨塞
  • 1篇徐庆国
  • 1篇李亦群
  • 1篇殷绪明
  • 1篇曹筑荣
  • 1篇谢宝贵
  • 1篇李强
  • 1篇杲修杰
  • 1篇成志伟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杂交水稻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松桃县烟草品种示范研究
2013年
结合松桃县烤烟生产实际情况,对铜仁市示范的7个烟草品种和对照品种云烟85的田间长势长相、烘烤特性、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产量、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烟99、NC297综合效益好,抗病能力强,适合加大示范推广面积;云烟100、云烟105、YH05综合表现中等,云烟96、YH05叶斑病稍重,PVH19后期赤星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稍重,不宜在低海拔地区种植。
杨剑
关键词:烤烟综合评价
传统发酵辣椒产香微生物的选育及产香机理研究
传统发酵辣椒是湖南特产,湘菜主要调味料之一,微生物种类丰富,酱香味浓,但发酵周期长,质量不稳定,微生物共酵生香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前期传统发酵辣椒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发酵辣椒不同发酵阶段的...
杨剑
关键词:发酵辣椒乳酸菌接种发酵RNA-SEQ
文献传递
野生稻抗性候选基因筛选和克隆
采用茶陵野生稻、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3个野生稻品种进行抗性候选基因转化与克隆研究。选用 9对引物分别对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与茶陵野生稻的总 DNA 进行了引物扩增筛选,结果表明第5对(WR-1、 WF-1)和第9对(...
徐庆国杨剑曹孟良
关键词:野生稻抗性候选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携带大片段BIBAC克隆在不同农杆菌中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大片段克隆在农杆菌中的稳定性是利用可转化大片段载体进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关键问题.选用插入片段分子质量分别为150kb和50kb的BIBAC克隆,测定了在3种农杆菌AGL-1,EHA105和LBA4404中的遗传稳定性.从第1、3、5次继代培养的农杆菌中抽提的质粒及酶切结果显示,由于农杆菌背景质粒的干扰,难以判断质粒的降解与否.将农杆菌质粒再转化到大肠杆菌宿主中,发现来自农杆菌AGL-1和EHA105的质粒出现了明显的降解,片段变小,而来自农杆菌LBA4404的质粒没有变化.结果表明,大片段BIBAC质粒在不同农杆菌菌株中的稳定性不同,在农杆菌LBA4404中比较稳定,适合用于遗传转化.
邢俊杰杨剑梁铃李强李磊张朝良杲修杰曹筑荣曹孟良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
野生稻抗性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
本研究采用了茶陵野生稻、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等3个野生稻品种与部分可转化大片段药用野生稻基因组文库等材料进行了野生稻抗性候选基因的转化与克隆研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茶陵野生稻等3个不同野生...
杨剑
关键词:野生稻抗性基因候选基因基因筛选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我国一直使用的是烤烟大田移栽的方式进行,这种移栽方式对于烤烟移栽过程中的气温以及雨水要求十分的严格,烤烟大田移栽方法一直以来依靠的是靠天吃饭,过分依赖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别是我国西南烟区更为严重,针对烤烟传统移植时期烟苗不...
杨剑
关键词:烤烟覆膜小苗栽培
文献传递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以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及其亲本和分离世代F2代的优势集团和负优势集团为材料,尝试利用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以杂种F1(两优培九)为对照组,亲本9311、培矮64S以及F2代的优势集团、负优势集团的有效基因数分别为8304,8962,9956,1019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有447,122,617,388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代谢、发育、运输和蛋白修饰等多种功能,但其中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尚未知。提出了差异表达基因的显性表达水平的概念。分析表明,具显性表达水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聚合与杂种优势表现无明显相关性。
邢俊杰成志伟杨剑李亦群梁铃殷绪明张朝良杨塞谢宝贵曹孟良
关键词:水稻基因芯片杂种优势分子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