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6篇腺癌
  • 5篇手术
  • 5篇细胞
  • 5篇肠肿瘤
  • 4篇蛋白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免疫
  • 3篇杀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小鼠
  • 3篇疗法
  • 3篇淋巴
  • 2篇亚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肿瘤
  • 2篇肉瘤
  • 2篇蒜素
  • 2篇切除

机构

  • 19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黄石市第一人...

作者

  • 19篇杨国梁
  • 7篇袁宏银
  • 5篇解云涛
  • 3篇陈家宽
  • 3篇王坤
  • 2篇李雁
  • 2篇胡名柏
  • 2篇冯茂辉
  • 2篇白德骄
  • 2篇程伏林
  • 2篇林从尧
  • 1篇刘诗权
  • 1篇蓝海
  • 1篇魏正专
  • 1篇熊国钦
  • 1篇王耕
  • 1篇孙圣荣
  • 1篇张为民
  • 1篇刘德安
  • 1篇杨庆忆

传媒

  • 5篇医学新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25例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分析
1996年
1985~1994年,我科对22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00例,贲门癌125例,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7%和83.2%,术后总的死亡率为3.5%;淋巴结阳性病例,贲门癌60例(57.7%),食管癌24例(17.5%);切缘残端阳性,贲门癌12例(11.5%),食管癌3例(3.75%)。本文结合该组资料,就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进行了讨论。
解云涛杨国梁袁宏银陈农宽王耕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p27蛋白在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 p2 7蛋白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4例正常大肠组织、1 1例胃癌组织及 38例大肠癌组织p2 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2 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1 0 0 % ( 2 4 /2 4 ) ,而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53% ( 2 6/49) ,p2 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而且p2 7低表达与胃癌及大肠癌的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和TNM分期晚显著相关。 结论 p2 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
陈爱军杨国梁杨振华孟庆华王坤
关键词:胃肿瘤大肠肿瘤P27蛋白基因表达
乳腺癌P-gp免疫组化染色对预测多药耐药的价值
1997年
为了探索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检测乳腺癌多药耐受表型中的价值,我们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分析了60例术前未经任何化学治疗的乳腺癌组织P-gp表达情况,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8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发现:三种组织阳性率分别为:乳腺癌组76.7%(46/60),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6.7%(2/12),乳腺良性肿瘤25.0%(2/8)。癌组织与其它两种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并且,乳腺癌组织P-gp表达水平与提示乳腺癌疾病发展和预后的临床病理参数,如年龄、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我们得出结论,多药耐受表型是与乳腺癌恶性表型同时发生的一种内在本质特征,并且其表达程度不受疾病发展的影响,P-gp免疫组化染色能够有效地检测乳腺癌多药耐受。
程伏林杨国梁黄金求冯茂辉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P-糖蛋白化学疗法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和 LDH 释放法对52例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T 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CD、CD细胞...
胡名柏陈家宽杨国梁
关键词:手术期间杀伤细胞
文献传递
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在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中的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测定了33例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复发组)和50例术后未复发的恶性肿瘤(未复发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并以73例正常人血清铁蛋白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对照组、未复发组、复发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为:29.5μg/L,63.3μg/L和178.0μg/L。复发组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P<0.001)。复发组血清铁蛋白阳性率为515.5%。本文提示: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对监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有一定意义。
解云涛杨国梁刘月香刘德安
关键词:外科手术血清铁蛋白复发
28例肿瘤病人化疗期间脑电图及脑地形图的改变
1995年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可产生各个系统的毒副反应,常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泄、脱发、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和体征。这些反应或由于病人难以忍受,或由于严重的并发症,有时被迫停止治疗,但另一个副作用,即病人化疗期间对睡眠的影响和烦燥不安,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对28例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中的毒副反应,特别是对睡眠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并检测脑电图及脑地形图,以便了解化疗药物对脑功能活动是否有影响。
熊国钦杨先国周防讯张为民杨国梁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脑电图脑地形图药物副作用
西咪替丁对围手术期胃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研究西咪替丁对围手术期胃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胃肠癌患者49例,以围手术期是否应用Gim(400mg,3次/d,po,术前7d~10d;600mg,2次/d,至术后10d)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2,10d各抽取外周血1次,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鼠抗人CD3,CD4,CD8单抗)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的胃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CD8^+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两者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别(P>0.05),术前1d,术后2,10d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与术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表现为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但治疗组免疫功能下降的幅度低于对照组。 结论 胃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使其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调;Cim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对机体免疫损害的程度。
白德骄杨国梁袁宏银李雁王坤
关键词:胃肠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西咪替丁围手术期
乳癌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含量测定及分析
1996年
采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对15名乳癌患者的LDLR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乳癌和有转移的腋窝淋巴结组织与癌旁乳腺、皮肤。脂肪、胸大肌和无转移的腋窝淋巴结等正常组织相比,LDLR含量明显增加。提示乳癌组织包括淋巴结转移灶的LDL代谢明显增强,对乳癌患者采用LDL运载系统进行导向治疗是有可能的。
魏正专杨国梁袁宏银
关键词:乳腺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胃肠道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西咪替丁对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Cim)对胃肠道癌患者围手术期NK细胞的影响.方法胃肠道癌患者49例(胃癌6例,结肠癌3例,直肠癌16例)以围手术期是否应用Cim(400mg,3次/d,po,术前7d~10d;600mg,2次/d,iv,至术后d10)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时,手术前,术后d2,d10各抽取患者的外周血1次,动态检测NK细胞(鼠抗人CD57单克隆抗体)的变化.结果与常相比两组治疗前NK细胞数量均见降低.治疗组术后NK百分率即明显升高,至术后d10即达正常水平.对照组术后NK无明显升高,术后d10仍明显低于正常,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入院时、手术前、术后d2,d10NK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4.60±3.91,15.640±3.41,17.40±3.28,20.68±4.13;对照组分别为14.88±2.76,13.17±2.43,14.50±2.77,15,67±2.55.结论围手术应用Cim有助于NK细胞恢复.这可能有利于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
李雁白德骄王坤杨国梁袁宏银
关键词:西咪替丁杀伤细胞
乳腺癌易感癌基因BRCA_1与p53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p5 3的相关性。方法 对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标本及非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标本共 84例进行BRCA1及 p5 3蛋白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结果 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及非家族性乳腺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6 1.9%和 11.9% ,p5 3在家族性乳腺癌及非家族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5 %和 2 6 .2 % ,而在家族性乳腺癌BRCA1阳性病例中有 5 7.7%的病例 p5 3阳性 ,在非家族性乳腺癌BRCA1阳性病例中仅 40 .0 %的病例 p5 3阳性。 结论 BRCA1突变在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RCA1突变与 p5 3突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5 3突变可能为BRCA1突变的 1个步骤。
蓝海袁宏银杨国梁陈爱军
关键词:P53蛋白BRCA1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