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彦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对我国证券公司监管效果的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是证券行业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事责任未能被及时引入证券市场违规纠察中来,刑事责任又很难适应证券市场瞬息万变的具体情况,因而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最终落实到了行政过程.
- 杨如彦鲁再平孟辉
- 关键词:违规行为行政监管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证券公司
- 信息失真时代的公司治理模式——对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之剖析被引量:12
- 2003年
-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件来考察公司治理模式 ;从美国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出发 ,探究公司治理结构如何激励或强制管理层披露真实信息 ;
- 杨如彦鲁再平孟辉
-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信息披露独立董事外部约束机制
- 公司犯罪与刑事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 公司犯罪和刑事责任被作为一个经济学问题提出来,是1990s年代初期美国颁布《公司刑事审判指引》以后的事情,这个指引为公司实施的加害行为规定了极其严厉的刑罚,从而引起了美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热烈讨论,讨论的问题集中在:1)...
- 杨如彦
- 关键词:刑事责任经济学分析公司契约信息收集能力执法成本
- 文献传递
- 对《随机性进入挤兑的合约分析——泰隆城市信用社的案例》一文的评议
- 2005年
- 杨如彦
- 关键词:泰隆城市信用社案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
- 信托市场“柠檬”窘境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 2003年
- 原创要点:信托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现在蓬勃发展的信托市场面临着潜在的危机。引入信用评级机构,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来帮助投资者判断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自愿评级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是否参与信用评级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剔除一些低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作为信托业的监管当局——银监会应该引入信用评级机构认证制度,对参与其中的评级机构进行一定的资格认证。
- 孟辉杨如彦
- 关键词:信托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信托产品信息披露制度
- 证券投资基金评估体系的核心技术构造与实例被引量:5
- 2002年
- 专业化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在我国已发展4年了.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交给专业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运作.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对自己旗下的基金进行业绩评估,以便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另一方面,投资人需要根据基金过去的经营绩效,预测该基金未来的投资价值.因此,设计一套全面的、公正的、能够真实反映运作状况的基金评价体系非常必要.
- 鲁再平杨如彦
- 关键词:全面性原则夏普指数公正性原则投资管理能力证券投资基金评估体系
- 公司治理结构与控制权市场的分析被引量:13
- 2002年
- 与公司治理有关的信息,是影响一个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相似或相同的准则基础上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公司的潜在合作伙伴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合作扩大.本文试图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与公司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制衡,而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相关人所获得的初始权利配置无关,前提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法律赋予董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初始权利,不如帮助疏通控制权交易市场,因为控制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本身就能够使得公司治理达到效率要求.
- 杨如彦王珠林刘孝红
-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科斯定理权力配置利害关系人
- 增发情况下国有股减持方案对相关主体价值影响的经济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以后 ,伴随着股市的剧烈波动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争议的核心是减持办法是否损害了中小投资人的利益。本文运用一系列合理假设 ,讨论了减持国有股是否加重了增发融资对股东权益的稀释程度 ,从而对减持办法的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结论认为 ,国有股减持方案确实加重了增发对原有股东权益的稀释程度 ;在此基础上 ,我们讨论了相关主体可能的行为模式。
- 王珠林杨如彦孟辉孟辉
- 关键词:国有股减持权益价值股东权益
- 以国有股权为标的的并购:减持的平衡机制在定价被引量:1
- 2002年
- 近4个月的国有股减持,留给市场两个显著的变化,其一是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选择方面更加偏爱可转换债券;其二是以国有股权为标的的并购业务备受关注.对可转换债券的偏爱原因,除了市场利率较低的刺激以外,避免10%募集资金的上缴是又一个主要原因;并购国有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使国有股权数量下降,可供减持的基数下降,上市公司在控制权方面可以少受些损失.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控制上市公司的人(代理人)追求控制权最大化,极力规避国家的强制减持.
- 杨如彦孟辉彭志刚彭志刚
- 关键词:国有股权国有股减持股权转让流通股股权价值
- 揭穿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原理
- 本文分析了揭穿公司面纱原则的效率基础,我们首先回顾了关于有限责任制度的经济学和法学研究文献,指出这些文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企业理论作基础,难以对有限责任制度的经济学属性提供充分说明和解释,接着,在已有文献的前提下,我们讨...
- 张曙光杨如彦
- 关键词:有限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