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静脉补充丙氨酰-谷酰胺对全胃肠营养支持的脓毒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使用0.5 g/(kg·d)丙氨酰-谷酰胺,对照组仅给予8.5%复方氨基酸液,分别在用药前,第3、7、10天留取血液标本监测血浆谷胱甘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浓度,并比较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强化谷氨酰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谷胱甘肽的浓度明显升高,在第7、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前白蛋白浓度逐渐升高,C反应蛋白浓度逐步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胃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患者强化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其血浆谷胱甘肽浓度,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MODS的发生率,但并未改善白蛋白的合成能力,未能改善预后。
- 严洁王秋卉许红阳戴幼竹杨挺
- 关键词:谷氨酰胺谷胱甘肽脓毒症胃肠内营养
- 体外膜氧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评价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重症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达到ECMO标准的成人重症ARDS患者25例,根据ECMO使用与否分为ECMO组和非ECMO组,以应用ECMO后30d为观察点,又将ECMO组分为ECMO生存组和ECMO病死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1例患者行ECMO治疗,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61岁,平均(42±12)岁。应用ECMO前机械通气时间为(12-4-8)h,Pa02/Fi02和PaCO2分别为(52±19)mmHg(1mmHg:0.133kPa)和(84-±11)mmHg。ECMO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存活,ECMO组与非ECMO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4.5%和35.7%,)(Х^2=2.232,P〉0.05)。生存组和病死组应用ECMO的时间分别为(10.4±3.4)d和(6.2±2.4)d。ECMO应用早期,生存组和病死组Pa02/FiO:明显上升(均P〈0.05)、PaCO2明显下降(均P〈0.05)。生存组血乳酸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剂量降低(均P〈0.05),病死组则相反(均P〈0.05)。结论ECMO是治疗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手段,常规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廊尽早席用。
- 严洁周敏朱艳红许红阳杨挺陈静瑜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 基因芯片对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皮损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型方法,对该市175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 175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HPV阳性为16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5.4%。各HPV炎型检出率最高依次为HPV11、6、16型。56例患者存在多重感染,占感染总数的32.0%。结论 HPV11、6、16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基因型,且HPV感染趋于多重化。
- 杨挺浦洁谢平施和建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16基因芯片分析技术
-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气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气垫装置,其包括气垫,气垫包括设为一体的枕头垫本体和用于供人身俯卧的俯卧气垫本体,枕头垫本体上开有面部凹槽,俯卧气垫本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枕头垫本体靠近俯卧气垫本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
- 惠姣洁许红阳严正杨挺金科 于璇
- 住院糖尿病患者963例并发瘙痒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以瘙痒症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皮肤科门诊中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并发瘙痒症的研究较少,为观察糖尿病并发瘙痒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了皮肤瘙痒情况的调查分析,并观察瘙痒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糖尿病与瘙痒症之间的关系。
- 浦洁张国龙杨挺刘国萍朱圣伟施和建
- 关键词:糖尿病瘙痒皮肤
- 血管外肺水指数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 杨挺
-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使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中的容量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6例,PiCCO组根据监测的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以传统的中心静脉压(CVP)为指导的液体复苏目标。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PiCCO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72 h后APACHEⅡ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和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iCCO组与对照组相比28天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PiCCO组的第一次液体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也较短(P<0.05)。结论 PiCCO中的容量指标指导下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提高液体复苏的成功率;EVLW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王秋卉严洁严正戴幼竹杨挺
-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复苏术
-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术后镇静、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术后患者镇静、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心脏术后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1.0μg/kg,继以0.2-0.7μg·kg-1·h-1维持,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0、30、60min记录BP、HR、SpO2、RR和潮气量,并评估镇静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8例均能达到镇静、镇痛目标评分。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BP、HR下降(P<0.05),RR、潮气量及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2例收缩压降至90mm Hg,1例发生心动过缓,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小。
- 姜淑云许红阳金科杨挺严洁
- 关键词:术后镇痛
- 强化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的水平的影响
- 严洁王秋卉许红阳戴幼竹杨挺
- 地奈德乳膏联合三重滋润霜治疗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0.05%地奈德乳膏联合三重滋润霜治疗秋冬季节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治疗组给予地奈德乳膏和三重滋润霜外用,均为2次/天,错时使用,待皮疹痊愈后改用三重滋润霜2次/天维持;对照组仅给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2次/天,待皮疹痊愈后地奈德乳膏改为1次/天,连用3天。于就诊的当日,用药的第3、5、7、10天,皮疹痊愈后7天复诊,记录皮疹变化,对红斑、丘疹、鳞屑及瘙痒的总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的第3、5、7天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的第10天显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在痊愈后7天复查时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三重滋润霜针对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的皮损和瘙痒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在临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杨挺浦洁施和建
- 关键词:地奈德面部湿疹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