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钙化
  • 2篇氧化应激
  • 2篇骨代谢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炎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因子Α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破骨细胞样细...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正强
  • 4篇郑少雄
  • 2篇杨小清
  • 1篇赵晓建
  • 1篇张华
  • 1篇卢彩平
  • 1篇成丽岚
  • 1篇黄金华

传媒

  • 3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硫脂与糖尿病
2007年
脑硫脂是一种酸性鞘糖脂,主要表达于神经组织。近年研究发现,脑硫脂还表达于β细胞并与胰岛素的合成、储存和释放过程关系密切。新诊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脑硫脂抗体,而且脑硫脂可以减少非肥胖糖尿病大鼠糖尿病的发生。另外,低血清脑硫脂浓度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也相关。ob/ob鼠和db/db鼠表现为β细胞选择性缺乏C16∶0脑硫脂,补充该亚型的脑硫脂可以改善Zucker肥胖大鼠的β细胞功能。脑硫脂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脑硫脂的研究能够深化人们对β细胞生理功能的认识,并可能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杨正强郑少雄
关键词:胰岛Β细胞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动脉钙化及其调节机制:与骨代谢的关系(二)——炎症、氧化应激和内分泌激素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动脉钙化和骨形成有很重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已讨论了两种类型的动脉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层钙化和内膜钙化以及两种钙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将重点讨论内分泌激素特别是趋钙激素和性激素对血管钙化的影响。研究证实,1,25-(OH)2D3与冠状动脉钙化呈负相关,而24,25(OH)2D3则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内源性雌激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而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诱发慢性低水平炎症而致动脉钙化。脂代谢影响动脉钙化的发生而给予他汀类药物会减少血管钙化。新近研究证实,患有主动脉狭窄的男性患者,血清钙越低者主动脉瓣膜钙羟磷灰石沉积越显著,给予二膦酸盐可以有效的抑制钙化。
郑少雄杨小清杨正强
关键词:动脉钙化炎症氧化应激内分泌激素
普罗布考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防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普罗布考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氧化还原指标、肝组织病理学等。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干预组TC(2.98±0.90)mmol/Lvs(4.45±1.15)mmol/L,ALT(78.25±18.47)U/Lvs(110.2±36.33)U/L及肝组织TG含量(2.61±0.20)mmol/Lvs(2.93±0.36)mmol/L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P均<0.05)。结论普罗布考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组织氧化应激损害有关。
卢彩平杨正强张华成丽岚黄金华郑少雄赵晓建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氧化应激
动脉钙化及其调节机制:与骨代谢的关系(一)被引量:5
2006年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大约75%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来人们再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了兴趣,因为它很容易使用非介入性的放射影像技术定量。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动脉钙化的细胞和分子特征与骨生物学特征之间越来越一致和平行,从而促使人们去探讨骨样矿物质在动脉中怎样形成以及为何形成。动脉钙化分两种类型,动脉中层钙化和动脉内膜斑块的钙化。本综述讨论了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钙化以及两者相似和不同之处。论述了钙化形成的模式(综述1)和影响动脉钙化的内分泌、遗传决定因子(综述2)。
郑少雄杨正强杨小清
关键词:动脉钙化骨形态发生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核心结合因子Α1破骨细胞样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