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和对策被引量:5
- 2007年
- 谢才兰林宽杨灵卢家璋
-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外科死亡率
- 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改变对病死率的影响,寻找降低病死率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余收治的2组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情、不同处理和效果。结果A组高血压脑出血157例,死亡69例,病死率44%,B组高血压脑出血158例,死亡48例,病死率30.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死亡主要与血压过高、严重脑出血、继续出血和再出血、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等有关。结论降血压治疗减少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发生,减轻了高血压脑损害,昏迷患者及早手术和选择微创手术方法,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 谢才兰卢家璋杨灵林宽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急诊立体定向置管择期引流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介绍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急诊立体定向置管,择期血肿外引流治疗。方法选择血肿有扩大倾向或血肿占位明显、脑功能障碍者,入院后急诊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在颅内压增高不能耐受和脑功能明显障碍时立即开放引流管行血肿外引流治疗;颅内压增高尚处代偿期的患者,延期行血肿外引流。结果本组45例术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和轻残27例(60.0%),中残14 例(31.1%),重残1例(2.2%),死亡3例(6.7%)。术中病灶无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 例。结论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急诊立体定向置管,择期血肿外引流,疗效好,术中术后出血灶再出血少。
- 谢才兰杨灵金丹卢家璋林宽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
-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 9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 14次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例患者剖腹探查无法手术 ,其余 13次手术中 ,分流手术 5次 ,断流手术 8次 ,对于再出血时间的对比分析 ,断流手术发生再出血时间长 ,并与断流的彻底性有关。结论 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方式以彻底的断流术为佳 ,最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食道下段
- 杨灵肖渝清陈矢明张志刚
- 关键词: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外科手术
- 立体定向手术后穿刺道脑皮质延迟性出血的原因和对策被引量:5
- 2005年
- 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的脑内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引流治疗,开展应用的单位逐渐增多.但术后穿刺道出血导致各种类型颅内血肿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开展立体定向手术79例,其中4例立体定向术后5~8d穿刺道脑皮质内出血.我们回顾分析立体定向术后穿刺道脑皮质内出血的病历资料,对可能导致该类型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
- 谢才兰潘军杨灵林宽杨开军金丹卢家璋
-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脑皮质延迟性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引流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设立ARF组,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12例患者中有56例并发ARF,ARF组与非ARF死亡率分别为33.93%、20.11%,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伤情、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多脏器功能损害与ARF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ARF进一步增加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高龄、低GCS评分、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上消化道出血并肺部感染是ARF发生的危险因素。
- 金丹林宽杨灵卢家璋谢才兰
-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性肾衰
- 立体定向手术后穿刺道脑皮质出血的原因和对策
- <正>我院近期开展立体定向手术79例,但随着手术病例数的增加,少数病人术后出现了严霞的并发症,其中立体定向术后5—8天穿刺道脑皮质出血4例,因突发出血、出血量大,病情恶化快,危害性极大,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可引起医疗纠...
- 谢才兰杨灵林宽杨开军金丹卢家璋
- 文献传递
- 多参数定位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定向置管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人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孔多点置管。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2例(21.4%),中残29例(51.8%),重残12例(21.4%),死亡3例(5.4%)。结论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10—60ml血肿均可进行该手术,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深部血肿患者。手术时机以发病3—6h为宜。
- 金丹杨灵卢家璋谢才兰林宽
- 关键词:脑出血
- 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后二次手术原因及对策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7例重型颅脑损伤二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法,本组17例患者出院时GOS1级(死亡)7例;GOS2级(植物生存)2例;GOS3级(重残)1例;GOS4级(中残)3例;GOS5级(良好)4例。结论:二次手术病人多数有多发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死亡率高;掌握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严密监测及妥善处理复合伤可改善病人预后。
- 卢家璋陈善成杨灵谢才兰林宽
-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术二次手术
-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个月-2.5年,11例病人术前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囊肿缩小〉90%5例,缩小75%-90%4例,缩小50%~74%2例。术后颅内少量积气1例,穿刺皮质表面少量出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CT引导脑立体定向下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 卢家璋陈善成杨灵谢才兰林宽
- 关键词:透明隔囊肿分流术CT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