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星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
- 为了明确鸭圆环病毒感染情况,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50份采集于福建、浙江、江西、山东等省病鸭脏器中检测到9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8%,并对其中1份阳性样品PT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在进化定位上与另一株鸭圆环病毒(Du...
- 陈珍施少华杨维星傅光华陈红梅程龙飞林芳林建生黄瑜
- 关键词:鸭圆环病毒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RT-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09年
-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扩增出1条400 bp的特异片段,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弱毒、鸭瘟病毒、鸭1型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 pg的病毒核酸。因此,该RT-PCR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的临床诊断。
- 施少华程龙飞陈红梅傅光华杨维星黄瑜
- 关键词:强毒株
- 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33
- 2009年
- 【目的】为了揭示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DHV-N)G株的演化及其与DHV-1的基因序列差异。【方法】运用RT-PCR结合5′-/3′-RACE策略对DHV-NG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DHV-NG株全基因组序列除12ntpoly(A)尾外全长共7774nt,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51aa的蛋白前体,其基因组结构:5′UTR-L-VP0-VP3-VP1-2A1-2A2-2B-2C-3A-3B-3C-3D-3′UTR;3′UTR长为366nt,比1型鸭肝炎病毒C80株多52nt;VP1蛋白与DHV-1相比发生较大的变异,特别在其第140~221位;其基因组与DHV-1、韩国DHV-N和台湾DHV-N的同源率分别为72.8%~73.4%、96.3%~96.5%和78.3%。【结论】DHV-NG株基因组结构与DHV-1存在明显差异,在DHV-N成员DHV-NG株与韩国DHV-N关系更为密切。
- 施少华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陈珍杨维星苏敬良黄瑜
-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
- 三株1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
- 杨维星
- 关键词:基因组进化分析
- 3株鸭肝炎病毒1型全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为分析3株1型鸭肝炎病毒(DH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采用RT-PCR和5'-/3'-RACE.方法测定3株1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含poly(A)尾巴的3株病毒的基因组全长为7691~7700nt,基因组均仅含一个长度为6750nt的ORF,625~627nt5'端非翻译区和325~328nt3'端非翻译区(UTR)。将3株病毒株与GeneBank公布的其他DHV-1全基因序列及小RNA病毒科的其他属代表病毒株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聚蛋白均被分割成为12个蛋白,其中VP1的变异性最大,180~187位为高变区。3株病毒与DHV-1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7%~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9%~98.8%,DHV-1各株在小RNA科病毒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进化树上形成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DHVs-1病毒间核苷酸和氨基酸仍较保守,它们在进化中可将其归为小RNA病毒科的一个新属。
- 杨维星施少华陈红梅万春和程龙飞傅光华林芳林建生苏敬良黄瑜
- 关键词:基因组
- 雏麻鸭1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2
- 2008年
-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简称鸭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鸭,临床上主要表现痉挛、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肝肿大和出血为特征,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 陈珍施少华杨维星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黄瑜
-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麻鸭鸭病毒性肝炎VIRUS神经症状病理变化
- 鸭圆环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C1截短基因的原核表达被引量:4
- 2009年
- 本试验参照GenBank登录的鸭圆环病毒(DuCV)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DuCV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方法从病死番鸭法氏囊中分段扩增出DuCV LJ07株基因组,将扩增片段分别克隆获得重组质粒,测序后得到全长为1995 nt的DuCV LJ07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DuCV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达83.6%~96.5%。经基因结构分析发现,DuCV LJ07株的基因组有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V1、C1是2个最主要的ORF,分别编码Rep蛋白和Cap蛋白;在V1和C1的5’起始端之间有与启动滚环复制有关的一茎环结构和2个正向重复序列。本试验同时还构建了去除核定位信号的C1截短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C1截短基因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Cap截短蛋白,为建立DuCV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和开展DuC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 施少华陈珍杨维星傅光华程龙飞陈红梅彭春香黄瑜
- 关键词:鸭圆环病毒基因组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