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卿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水电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淤泥的起动公式被引量:18
- 1996年
- 根据粘性细泥沙絮凝的电化学理论,导出颗粒之间粘着力的表达式,建立了包括粗、细泥沙在内的统一的临界起动切应力和临界起动流速公式。该式与已有的公式和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符合良好,能较好地描述淤泥不同沉积密度时起动条件的变化。应用建议的起动公式,只需用常规试验测定几项基本参数,便可预报在不同沉积密度时的临界起动切应力或临界起动流速。
- 杨美卿
- 关键词:淤泥粘着力起动
- 卵石夹沙河流动床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根据丘陵和山区卵砾石河流在水文泥沙,地质地貌方面的特点,将水流阻力划分为河床阻力,岸壁阻力与河道形态阻力,给出了相应阻力系数的模拟计算方法。除进行水流中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的模拟外,还将河床划分为河床交换层,扰动层等四层。考虑河床表层中各组泥沙的起动及其隐曝系数、起动概率、可能的供应量对输移泥沙的制约作用,引用了河床交换层中的泥沙连续方程。模型用川江河道与水槽试验的资料进行检验,表明能较好地模拟这类河流的水流、泥沙输移与河床泥沙的冲淤,可满足一般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的需要。
- 杨美卿王桂仙
- 关键词:冲刷河床
- 卵砾石河流推移质输沙率的模拟计算方法被引量:6
- 1998年
- 根据山区和丘陵地区卵砾石河流的情况,提出对梅叶-彼得推移质输沙公式进行修正,使用式(8)的泥沙起动切应力公式,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粗细泥沙颗粒的隐曝系数公式和考虑水流床面切应力随机分布的计算方法,用以估计这类河流的推移质输沙率.经长江上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检验与河道泥沙数模的应用,能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取得较好效果,可作为这类河流中计算推移质输沙率的参考.
- 杨美卿王桂仙镇芙蓉
- 关键词:推移质输沙率泥沙起动
- 泥石流运动的层移质模型及其试验研究被引量:4
- 1992年
- 认为泥石流中固体颗粒更接近于层移运动的形式,可用泥沙层移质运动模型来描述泥石流运动.用轻质塑料沙进行试验,得到颗粒浓度沿深度的分布.按Bagnold关于颗粒碰撞产生离散力的概念,考虑Savage提出的修正,得到离散力的表达式.根据试验观察,认为近床面运动的颗粒中还存在附加阻力,提出其表达式.代入浓度分布以后得到颗粒速度的分布,与试验资料吻合,并与已有的泥石流试验资料和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 杨美卿王立新
- 关键词:泥石流
- 污水稳定塘沉积分布的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稳定塘处理污水是近年来在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沉积污泥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塘内的生化过程和净水能力。本文采用平面二维不恒定紊流模型,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基本微分方程。SIMPLE方法进行压力校正,求解流速场和悬浮物浓度场。采集城市污水污泥样品,测试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研究污泥固结密实过程,有机物降解消化过程,提出模拟计算方法。用齐齐哈尔稳定塘运行14年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建议的水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能描述污水稳定塘的工作状况,为其研究设计和运用提供了分析检验的手段。
- 杨美卿王桂玲镇芙蓉
- 关键词:污水水动力学模型
- 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泥沙颗粒分析的研究被引量:26
- 1999年
- 提出将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泥沙颗粒级配分析的设想, 详尽地论述了这一设想的技术可行性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内容有: (1) 泥沙颗粒分析的技术现状和现存的问题; (2) 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泥沙颗粒分析的基本设备、原理和方法; (3) 用计算机模拟“颗粒级配”检验图像处理的精度;(4) 图像处理法与筛分法的对比及转换。
- 杨铁笙詹秀玲庞东明杨美卿
- 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泥沙颗粒级配
- 三峡工程对葛洲坝枢纽下游近坝段水位与航道影响研究被引量:22
- 2002年
- 根据实测地形和水文泥沙资料 ,分析了葛洲坝枢纽运用后宜昌河段的河床冲淤变化、推移质和床沙的粗化以及枯水位的变化。由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成果 。
- 陆永军陈稚聪赵连白邵学军杨美卿李云中
- 关键词:葛洲坝枢纽三峡工程水位下降河床演变
- 粘性泥沙悬浮液中颗粒表面滑动层厚度的计算被引量:29
- 2002年
- 根据胶体稳定性理论 ,分析粘性泥沙颗粒粘结的物理机制后指出 :应该用扩散双电层中 ζ电位相应的滑动面到颗粒表面间的水体 (滑动层 )表示束缚水层 .提出用 ζ电位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滑动层厚度的方法 .针对粘性泥沙表面电势在一般情况下为负值 ,滑动面与颗粒表面距离很小 ,ζ电位绝对值相对较大的特点 ,推导改进了扩散双电层电势分布公式 ,配合滑动层厚度的计算 .以黄河花园口河滩泥沙为样品 ,在电解质(NaNO3 )不同浓度条件下测量粘性泥沙颗粒的 ζ电位 ,计算相应的滑动层厚度 ,检验本文建议的合理性和改进公式的实用性 .
- 杨铁笙熊祥忠詹秀玲杨美卿
- 关键词:粘性泥沙悬浮液厚度
- 粘性细泥沙的临界起动公式被引量:32
- 1995年
- 用上海港杭州湾深水航道试挖航槽的淤泥泥样,进行不同沉积密度条件下的起动试验。论文叙述了试验的条件、情况和主要结果。用实测数据检验张瑞瑾公式窦国仁公式,唐存本公式和沙玉清公式,并加以分析和评述。从粘性细泥沙絮凝的电化学理论出发,导出细泥沙颗粒之间粘着力的表达式,建立包括粗、细泥沙在内的统一的临界起动切应力和临界起动流速公式。该式与已有的公式和实测资料进行比较,符合良好。能较好地描述淤泥不同沉积密度时起动条件的变化,应用建议的起动公式,只需用常规试验测定几项基本参数,便可预报淤泥在不同沉积密度时的临界起动切应力或临界起动流速。
- 杨美卿王桂玲
- 关键词:粘性泥沙粘着力
-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概述被引量:89
- 2003年
- 以絮凝动力学理论(Smoluchowski方程)、胶体稳定性理论(DLVO理论)和分形几何(FractalGeometry)在絮凝研究中的应用为线索,回顾了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结构,絮团沉速,以及影响絮凝因素(泥沙粒径、浓度、电解质阳离子、温度和水流紊动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絮团的尺寸、密度、沉速、破坏强度及碰撞频率函数的分形几何描述方式;介绍了快速絮凝和慢速絮凝的分形生长模型,以及絮凝发育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针对河流泥沙在矿物组成、颗粒尺度、表面电荷分布和水中盐分多样性的特点,以及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的特殊性,提出进一步深化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的建议.
- 杨铁笙熊祥忠詹秀玲杨美卿
- 关键词:絮凝泥沙粒径水流紊动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