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莉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555人才工程科研资助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两栖
  • 3篇资源保护
  • 2篇栖息
  • 2篇种群
  • 2篇两栖动物
  • 1篇有尾类
  • 1篇有尾目
  • 1篇珍稀
  • 1篇中国林蛙
  • 1篇生境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习性
  • 1篇生态学
  • 1篇栖息环境
  • 1篇栖息生境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种群生态
  • 1篇种群生态学

机构

  • 8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杨莉
  • 7篇龚大洁
  • 3篇吴洪超
  • 3篇牟迈
  • 2篇赵鹏
  • 1篇田果
  • 1篇闫礼
  • 1篇马成祥

传媒

  • 3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小鲵科(两栖纲:有尾目)研究现状与资源保护被引量:8
2008年
小鲵科(Hynobiidae)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是现存陆生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一个类群,它们在科学研究、经济应用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物种的分类、繁殖生态学、精子形态与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小鲵科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导致其种群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以期对中国小鲵科物种的资源利用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物种保护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莉龚大洁牟迈
关键词:小鲵科资源保护
高原珍稀两栖动物——西藏山溪鲵被引量:3
2009年
西藏山溪鲵是一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冷水溪流中的有尾两栖动物,但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砍伐和开垦活动使其栖息地严重丧失,同时掠夺式的抓捕使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渐显濒危之势。因此,加强其保护已刻不容缓。
闫礼龚大洁杨莉田果
关键词:资源状况
太子山西藏山溪鲵种群生态学及保护研究
两栖类是初次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包括水体生活阶段和陆地生活阶段),以及高渗透性的裸露皮肤和没有壳及羊膜覆盖的卵,使得其种群对环境因子的改变特别敏感,故被称为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种群分布...
杨莉
关键词:种群生态学繁殖特征资源保护
文献传递
甘肃康乐中国林蛙冬季栖息环境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实地调查,证实中国林蛙在甘肃省康乐县也有大规模种群分布,并对康乐县中国林蛙冬季越冬环境进行了调查。对其冬季活动状态做了定点观察,发现在气温、水温都很低的初冬季节,无论成体还是幼体均活动正常,无冬眠现象。根据此现象分析了其原因与生态学意义,为该物种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吴洪超龚大洁杨莉赵鹏
关键词:中国林蛙栖息环境
甘肃无尾两栖动物的资源与保护被引量:2
2006年
甘肃无尾两栖类动物共有6科、16属、32种和亚种,在两栖动物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直接威胁着无尾两栖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其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本文在对甘肃无尾两栖类动物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无尾两栖类动物生境和物种多样性保护,从而合理利用无尾两栖类动物资源的建议。
龚大洁杨莉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棘腹蛙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近50年来,全球范围内许多两栖动物种群显著衰退,一些种类已经灭绝,部分物种仍面临濒危状况而又很少被人们关注,这一结果与人类活动加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候的改变、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吴洪超龚大洁牟迈杨莉
关键词:两栖动物棘腹蛙资源保护气候变化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西藏山溪鲵康乐县种群资源分布与生态习性初探
于2006年1O月至2007年4月对分布于甘肃康乐县景古镇太子山林场的西藏山溪鲵的栖息生境、种群分布与数量、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进一步摸清该地区西藏山溪鲵的资源情况,为动态监测其种群变化提供依据。
杨莉龚大洁吴洪超马成祥赵鹏
关键词:栖息生境资源分布种群数量生态习性
文献传递
分子方法在我国有尾类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2008年
从系统发育、物种分类与界定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介绍了分子方法在我国有尾类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分析讨论了我国有尾类系统与进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龚大洁牟迈杨莉
关键词:有尾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