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少杰

作品数:30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疫苗
  • 6篇麻疹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4篇发病
  • 3篇整合子
  • 3篇沙门菌
  • 3篇接种
  • 2篇疫情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食品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2篇基因盒
  • 2篇计划免疫
  • 2篇发病率

机构

  • 25篇深圳市龙岗区...
  • 5篇四川大学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东省寄生虫...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26篇林少杰
  • 13篇刘渠
  • 7篇张茂棠
  • 5篇白松涛
  • 4篇李灶平
  • 4篇林琳
  • 4篇刘衡川
  • 2篇陈海玲
  • 2篇林斯星
  • 2篇郑铁洪
  • 2篇刘刚
  • 2篇刘凤仁
  • 2篇刘海文
  • 1篇李水明
  • 1篇何群
  • 1篇单芙香
  • 1篇刘丽
  • 1篇李刚
  • 1篇李晓霞
  • 1篇覃佩兰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及健康人群流感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对深圳市龙岗区近几年流感病原学及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的分析,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对流感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的结果显示,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08%(3/277),2009年分离率为6.68%(56/838),两年流感病毒分离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3,P=0.000)。2007年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H1N1、H3N2、BY、BV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5%、82.1%、59.3%、50.2%,2010年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H1N1、H3N2、BY、BV、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2%、37.6%、40.2%、21.9%、37.6%,2007年和2009年各亚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中均表现H3N2亚型抗体阳性率最高,BV抗体阳性率最低。2007年和2010年H1N1、H3N2、BY、BV抗体阳性率均高于2010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应加强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和人群流感水平的监测,对5岁以下及20岁以上的易感人群加强流感疫苗的接种,预防流感大流行。
林少杰刘渠
关键词:流感抗体血凝抑制试验
深圳市成人麻疹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成人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选取深圳市2008年1~3月的成人麻疹新发病例151例,根据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51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麻疹疫苗免疫史等信息。结果来深圳时间≥1年的成人麻疹发病低于在深圳不到1年的成人(OR=0.37,P=0.010)、发病前2周与麻疹病人有过接触的成人麻疹发病高于没有接触麻疹病例的成人(OR=9.42,P<0.001)、过去3周离开过本市的成人麻疹发病高于未离开过本市的成人(OR=4.93,P=0.003)。结论来深圳时间较短、发病前2周与麻疹病人有过接触、过去3周离开过本市是深圳市成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
林少杰刘刚单芙香
关键词:成年人麻疹病例对照研究
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1
2005年
刘尚林白松涛林少杰李水明刘渠
关键词: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发病率发病趋势婴儿麻疹疫苗时代胎传抗体
大鼠BPDE-DNA加合物生成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诱导大鼠产生(7R,8S)-二羟基-(9S,10R)-环氧-7,8,9,10-四氢苯并(a)芘(BPDE)-DNA加合物的生成。建立以血液为样品的检测染毒大鼠BPDE-DNA加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苯并(a)芘二甲基亚砜溶液(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溶剂)100 mg/kg,5 h后取股静脉血。提取抗凝全血中的D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DNA的提取效果。将提取的DNA在0.1 nmol/L HCl、90℃恒温水浴箱中酸水解4 h,乙酸乙酯提取酸水解产物——四醇-苯并(a)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确认。结果BaP染毒组与溶剂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有新的色谱峰产生,质谱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四醇-苯并(a)芘一致。结论本实验的染毒方法能使大鼠产生BPDE-DNA加合物;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血液为样品检测BPDE-DNA加合物。
杨柳桦刘渠孙成均郭淑妍林少杰
关键词:苯并(A)芘DNA加合物
深圳市社区居民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分析,为评价流感疫苗接种效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流行病学方法 ,在深圳市龙岗区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流感疫苗免疫前、后流感抗体检测及是否接种后的流感样病例的发生情况。结果接种疫苗1个月后H1Nl、H3N2、B(Brisbane)3个血清型流感病毒HI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阳性率分别达到86.7%、84.0%和90.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53.13、1:51.10和1:78.91,3种亚型流感病毒株免疫成功率分别为73.3%、78.0%和85.3%。接种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接种组比对照组流感样疾病的发生明显较少(P<0.05),3个时段流感疫苗保护率分别为55.6%、51.8%、51.5%。结论流感疫茼免疫效果好,接种后能有效减少人群种流感样疾病的发生。
王兰林少杰林向春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样疾病免疫效果
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健康人肛拭子标本150份取自深圳市健康人群,按《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索有耐受性,耐药率分别为63.33%、49.33%、40.67%、38.67%和35.33%;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和0.67%,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6.67%。其中121株(占80.67%)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87株(占58.00%)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36株(占24.00%)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2株(占1.33%)对9种抗生索耐药。结论 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故应严格控制抗生索使用并继续做好耐药性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情况。
林少杰刘海文张茂棠刘渠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抗生素
深圳市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幼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发病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RV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疫情监测系统中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RV,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提取的RV-RNA做基因分型。结果 2009年调查地区各级监测医院共报告5岁以下感染性腹泻儿童5893例,其中RV阳性2 303例,阳性率为39.1%。随着年龄增大,儿童RV阳性率逐渐减小,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月^(41.8%)和10月^(43.9%)两个季节腹泻儿童RV阳性率高于4月^(30.8%)和7月^(26.8%)(P<0.01)。男性与女性患儿RV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机抽取100份经ELISA检测RV阳性的2303份标本中,RT-PCR法进行轮状病毒基因G、P分型,分型率为64.0%,其中P8G3为主要流行型,占所有分型的42.0%。结论 RV是深圳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以G3型为主,可作为研究RV疫苗的主要血清型。
林少杰刘渠
关键词:轮状病毒基因分型疫苗
2015—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分布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7年龙岗区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7年龙岗区共报告AEFI病例1 324例,报告发生率为24.60/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占63.22%(837例),异常反应占31.95%(423例),偶合症占4.76%(63例),心因性反应占0.08%(1例);AEFI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占73.94%;男女性别比为1.31∶1;第1、4季度报告较少,第2、3季度报告较多;76.81%AEFI在接种后24 h内发生,临床表现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一类疫苗AEFI发生率低于二类疫苗(χ^2=8.023,P<0.01);一类疫苗AEFI发生率较高的为麻风疫苗和流脑A群多糖疫苗,报告数最多的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二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较高的为23价肺炎多糖疫苗(132.20/10万)、7价肺炎疫苗(83.51/10万)以及DTap-Hib联合疫苗(68.35/10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疫苗使用整体安全性良好,但有必要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AEFI诊治和分类水平,同时落实信息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监测敏感性。
曾泰生林少杰郑铁洪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
深圳市麻疹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标本用于麻疹诊断的价值和掌握辖区麻疹病毒基因分型特点,为消除麻疹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液标本210份和咽拭子标本21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用于麻疹病例实验室诊断,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210份血液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3.33%,随着采样距出疹时间延长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5);217份咽拭子标本中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82.03%,随着采样距出疹时间延长阳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8,P〈0.01)。对其中144份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病毒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14,P〈0.05)。检测到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均为国内流行株H1a型。结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较高,比较适合于早期(出疹初期)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对早期血清IgM阴性的疑似病例也可用此法复检,可增加疑似病例的麻疹诊断率。
刘刚林少杰庄春燕
关键词:麻疹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核酸检测
食品中大肠埃希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食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50株大肠杆菌中19株携带1类整合子, 2株携带2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和aadA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17-aadA5。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但是单个菌株的耐药谱与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缺乏对应关系。
刘渠林琳刘衡川李灶平白松涛林斯星张茂棠林少杰
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总DNAPCR检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