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启
- 作品数:60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 2020年
- 患者,男性,年龄73岁,体重61 kg。系反复间断性胸痛胸闷半年余入院。TTE检查: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EF 41%;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75%~80%;对角支狭窄30%,回旋支狭窄40%~50%,右冠狭窄70%;ECG示:窦性心律,HR 56次/min,ST-T异常;Holter结果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血生化检查结果:cTn 24.18 pg/ml和NT-ProBNP 1984 pg/ml。NYHA心功能Ⅳ级。诊断为: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PCI)。
- 徐红党赵亮林洪启张加强高传玉程兆云
- 关键词:冠脉支架植入术血生化检查频发房性早搏抢救成功回旋支
- 靶控输注与间断静注罗库溴铵在骨科手术中药效学的比较
- 2006年
- 钱建华连珏林洪启孟凡民
- 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行OPCABG的非糖尿病患者844例,男627例,女217例,年龄28~80岁,BMI 16~43 kg/m^(2),ASAⅡ—Ⅳ级。采用围术期血糖最大差值(MGD)作为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根据MGD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MGD<7.7 mmol/L,n=511)和H组(MGD≥7.7 mmol/L,n=333)。收集患者术前检验结果、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急性肾损伤、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肺损伤、肝功能不全、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二次开胸止血)、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与L组比较,H组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GD与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糖波动幅度超过7.7 mmol/L时,术后早期转归质量下降。
- 赵亮贺源徐红党林洪启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波动预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S组与PR组各40例,诱导麻醉后,S组吸入七氟醚、PR组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的变化,并观察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麻醉后SBP、DAP均较麻醉前降低,P均<0.05;两组间SBP、DBP比较,P均>0.05。PR组麻醉后HR较麻醉前及S组降低,P均<0.05。两组麻醉后AEPI比较,P均>0.05。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PR组,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4分及PACU停留时间均高于PR组,P均<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对斜视矫正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七氟醚麻醉者呼吸恢复较早,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者意识恢复较早。
- 李红旗林洪启孟凡民刘培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斜视矫正术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儿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儿于CPB前30 min静脉输注乌司他丁2万U/kg,对照组(C组)患儿于相同时间点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 min(T1)、复温至36 ℃ (T2)、CPB停机后1 h (T3)、术毕(T4)及术后24 h (T5)时抽取桡动脉以测定患儿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浓度。分别于打开心包时及主动脉开放后1 h时取右心耳组织,光镜下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电镜下检测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及TLR4蛋白表达。
结果与C组[(0.338±0.043)、(0.388±0.064)、(0.446±0.078)、(0.342±0.064) ng/ml]比较,U组患儿T2~T5时血浆cTnT浓度[(0.193±0.039)、(0.255±0.058)、(0.318±0.055)、(0.233±0.047) ng/ml]均降低(t=15.800,P=0.000;t=9.739,P=0.000;t=8.482,P=0.000;t=8.682,P=0.000)。U组患儿主动脉开放后1 h时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损伤均较C组减轻。与C组(0.82±0.23、0.77±0.18;0.67±0.15、0.75±0.16)比较,U组患儿主动脉开放后1 h时的心肌组织NF-κB及TLR4 mRNA及蛋白表达(0.57±0.17、0.56±0.13;0.45±0.10、0.55±0.13)均降低(t=5.528,P=0.000;t=5.982,P=0.000;t=7.718,P=0.000;t=6.136,P=0.000)。
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F-κB及TLR4的表达有关。
- 李慧蕴杨志远谢周良林洪启
-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肌损伤心肺转流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筛选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8 h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血乳酸≥6 mmol/L)分为高乳酸血症组和非高乳酸血症组。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95例,其中80例发生了术后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1000 ml)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红党张志东林洪启赵亮邱林郎志斌王旭张加强程兆云高传玉
- 关键词:高乳酸血症
- 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李慧蕴林洪启连珏
- 关键词:长托宁冠心病心率变异性
- 羟考酮对大鼠单肺通气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大鼠单肺通气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2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羟考酮组,各8只。插管过深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取大鼠左肺上叶测量肺组织含水量;取大鼠部分左肺下叶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指标。结果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的肺组织,对照组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肺组织中可见大量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厚且充血明显,肺泡变小,肺实质增加显著;羟考酮组肺组织可观察到少量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轻度充血。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肺组织的含水量、病理学评分,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等指标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羟考酮组肺组织的含水量、病理学评分,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等指标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能够抑制SD大鼠单肺通气后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王开伟朱国松林洪启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羟考酮单肺通气炎症反应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青光眼小儿全麻拔管眼压增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对青光眼小儿全麻拔管时眼压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青光眼患儿均行内眼手术,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全麻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Ⅱ组不用。两组患儿全麻拔管前、拔管后30s和2min时分别测眼内压、心率和血压。结果:Ⅱ组在不同时期眼内压、心率和血压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青光眼惠儿全身麻醉时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全麻拔管时眼内压、心率和血压升高。
- 林洪启王开伟孟凡民
-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眼内压气管拔管青光眼
- 瑞芬太尼对肝功能障碍患者全麻苏醒的观察
- 2005年
- 林洪启韩冬梅孟凡民
- 关键词:哌啶类麻醉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