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明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对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156例,根据GOS预后评定,患者术后治愈33例,恢复良好70例,轻、中度残疾14例,植物生存17例,死亡22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首选的手术方法。
- 徐勇林爱明刘佳骐
-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3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已经脑疝的患者,病情极其凶险,病情变化快,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共收治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39例,其中36例采用了积极的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刘佳骐徐勇林爱明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 7400人防癌体检中发现22例恶性肿瘤临床追踪与随访
- 1996年
- 7400人防癌体检中发现22例恶性肿瘤临床追踪与随访潘国雄,张明高,邓兰珠,林爱明,郭荣光,黄秀娇,林传荣福州市是癌症高发地区。从1989年1月~1993年12月,我院防保科对该地区高发的部分单位和家庭健康人群7400人进行防癌体检,从中发现良性肿瘤...
- 潘国雄张明高邓兰珠林爱明郭荣光黄秀娇林传荣
- 关键词:肿瘤体格检查
- 全文增补中
- 去骨瓣减压加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血肿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采取去骨瓣减压加血肿引流术治疗)和对照组(n=30,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程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普遍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加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血肿效果显著,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恢复较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爱明徐勇刘佳骐王笃前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日常生活功能
- 防癌普查中发现26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 1996年
- 防癌普查中发现26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析张名高,潘国雄,林爱明,郭荣光,黄秀娇,邓兰珠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市350014)我院自1988年到1994年6月,共防癌普查8000人次,累计发现恶性肿瘤26例,检出率为3.25‰,将26例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1...
- 张名高潘国雄林爱明郭荣光黄秀娇邓兰珠
- 关键词:肿瘤检出率
- 性别对食管癌术后病理资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性别对食管癌病理资料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141例食管癌手术病例按男性及女性分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大体类型、癌细胞组织学分类及分化、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以及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5.34岁,女性为56.31岁,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发病部位较男性偏上(P<0.05)。进展期食管癌大体类型中男性溃疡型比例大于女性,其余三型比例均小于女性(P<0.05)。男性淋巴结转移率(P<0.05)及转移度(P<0.01)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早于男性(P<0.05)。男性及女性患者早期食管癌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和分化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性别对食管癌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进展期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病理分期均有影响。
- 马祯凯薛恒川吴昌荣张振斌朱宗海林爱明
- 关键词:性别
- 食管癌术后胸部切口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减轻食管癌手术后胸部切口疼痛的手术方法 ,并了解食管癌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 1999年 1月到 2 0 0 2年 1月入院的 36 1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腹、右胸 (或加左颈 )的方法进行根治 ,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 ,减痛组采用胸部不断肋第五肋间小切口和经切口上下两肋打孔细钢丝合笼关胸与常规胸部切口组进行对照 ,术后应用简明疼痛调查表 (briefpaininventory ,BFI) [1,2 ,3 ] ,对术后四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胸部切口远期疼痛情况随访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减痛组 171例 ,对照组 190例。全组有 2 94人得到随访 ,总随访率 81 4 4 %;减痛组有 15 3人得到随访 ,随访率 80 5 3%;对照组有 14 1人得到随访 ,随访率82 4 6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减痛组无痛发生率为 76 .47%,轻度疼痛 2 0 92 %,中度疼痛 2 .6 1%,无重度疼痛病例 ;对照组无痛率为 19 15 %,轻度疼痛 5 0 35 %,中度疼痛 2 3 4 0 %,重度疼痛 7 0 9%;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食管癌术后胸部切口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着胸部切口疼痛的加重对生活质量的 7项指标影响愈加明显 ,其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食管癌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减痛的手术方法进行食?
- 薛恒川张振斌吴昌荣朱宗海林爱明
-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胸部切口疼痛
- 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颅内降压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A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B组高(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96.0%vs.72.0%)(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12.0%vs.36.0%)(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徐勇林爱明刘佳琪
- 关键词:脑外伤腰大池持续引流
- 7379人防癌体检分析与建议
- 1993年
- 癌症的二级预防工作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人群普查,以发现早期病人,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从而达到肿瘤防治的目的。为了从宏观上探索这一方法对肿瘤早期发现的实用意义,本文探讨了防癌体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潘国雄林爱明郭福榕陈明强陈增春黄书华
- 关键词:肿瘤体检
-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676例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经上腹右胸两切口(Ivor-Lewis术式)治疗67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并发率为12.7%,肺部并发症占第1位(占30.2%),吻合口瘘4例,其中1例为胃壁坏死或者穿孔,均经保守治愈。死亡1例,系胸穿致严重窒性心律失常致死。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1.2%和45.2%,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2.2%;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0.2%。结论: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胸腹腔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便有利。且操作方便,吻合可靠,故此术式为治疗胸段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术式。
- 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林爱明马祯凯高杰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