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学生艺术口语训练教学机
- <B>学生艺术口语训练教学机。</B> <B>如果学生不善言辞,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很难完成日后工作中的任务。目前,在进行学生艺术口语没有专门使用的教师机,大多单纯的使用扩音器等设备,不能够进行对比训练。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
- 尤丽洵柴华
- 文献传递
- 历史的回响与沉思——评刘邦厚的散文集《人生彼岸》
- 2012年
- 在阅读刘邦厚散文集《人生彼岸》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其在文本创作中所展现的历史视角下的人生图景,探讨作家借助文学审美来传达的历史精神及自我沉思中的人文关怀与期待。
- 刘冰柴华宋丽丽
- 关键词:历史意识历史精神
- 集体演绎:现代“晦涩”诗学的阐释维度
- 2012年
- 20世纪上半叶,现代新诗的"晦涩"问题是一个令批评家们聚讼纷纭的复杂话题,他们从作者、读者、文本等批评维度出发,指出"晦涩"不仅是作者在想象逻辑、理智探求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的独特艺术创造,也是读者与诗人在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相互对接过程中产生的美丽错误,更是随着现代新诗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诗的观念、新的审美原则。批评家们深度的思想交锋和饱满的诗学内涵不仅增强了"晦涩"命题的美学生长点,也赋予其深刻的文学史意义和鲜活的学术气息。
- 柴华钱秀银梁洪润
- 关键词:新诗晦涩文本批评
- 本土化位移: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诗学命名
- 2012年
-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周作人"象征即兴"的观点旨在为初期白话新诗寻找一条发展新路,梁宗岱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合理误读"则蕴涵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基本质素和理论构架,而穆木天从尊奉象征主义到否定象征主义,把诗歌的社会价值等问题带入诗学建构领域。由此看出,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接受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视野都参与着理论传播图景的再建构。
- 柴华
- 关键词:中国新诗象征主义穆木天
-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建构质素探析
- 2011年
-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诗人和诗论家以个人化的诗学阐释构建起具有本土化特质的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这一诗学体系从起步建设到成熟深化及至开放融合的建构轨迹实为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诗学呈现,其中西融合的建构机制实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会通,其面对新诗创作实践和张扬新诗本体特质等鲜明的建构特征为中国新诗的本体发展作出了贡献。
- 柴华
- 关键词:新诗象征主义诗学
- 从“朦胧”说起:新诗“晦涩”审美价值观的诗学辨识
- 2022年
- 20世纪上半叶,“晦涩”作为新诗的审美价值观,其诗学内涵是立足新诗本体并伴随新诗现代化探索而逐步彰显的。“朦胧”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审美观念,初显于李金发诗歌的“别开生面”;在从“朦胧”到“晦涩”的诗学论争中,穆木天倡导“纯诗”空间,赋予“晦涩”以本体意味的审美价值认同;及至袁可嘉取法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诗学框架内辨析新诗“晦涩”成因,“晦涩”作为审美价值观的现代内涵更加明晰,成为确认新诗现代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审美尺度。
- 柴华尤丽洵
- 关键词:诗本体晦涩新诗现代化
-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特质论
- 2010年
- 20世纪上半叶,作为注重诗歌审美意识、语言模式和文化属性等方面建设的一种理论形态,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在诗歌本质、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等方面阐发了一系列重要的核心命题,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的本体世界。其与现代新诗、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之间的关系,使得自身在理论和批评的建构过程中呈现出显在的排他性、锐意的变革性、西方的参照性和隐在的传统性等鲜明的现代特质。
- 柴华
- 关键词:中国新诗象征主义诗学生成语境现代特质
- 做重塑“自我革命”精神的“大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重要讲话精神体悟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提及八个“新”,阐明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主体责任、时代特质,引领当代文艺工作者“跟上时代”,重塑“自我革命”精神,自觉涵养契合时代格局的远阔胸怀,自觉厚植具有高尚情感的深切体验,自觉培育凝聚向上力量的审美气度。文艺评论者尤其要与时代的呼唤和期待同向同行,努力成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的“大先生”。
- 柴华
- 关键词:历史方位时代特质
-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研究
- 20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置于其中的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也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化诉求,突出表现为对“诗本体”的热切关注和积极构建。论文把对“诗本体”的探求作为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的阐释起点,以其在诗歌本...
- 柴华
- 关键词:现代新诗象征主义诗学纯诗晦涩
- 文献传递
- 现代“纯诗”批评审美意蕴论被引量:1
- 2008年
- 20世纪30年代,面对新诗在诗歌观念、审美态度、诗思方式、诗歌意象等方面的"现代"变革,一些诗评家注重新诗内在的艺术价值和规律,寻求新诗的自律性和独立的艺术地位,以"纯诗"观念来评价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以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积极适应着新诗审美变革的现代探求,在审美探寻动向、审美内质、审美价值尺度、审美对话模式等方面构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纯诗"批评体系,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对现代诗学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罗振亚柴华
-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