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玲 作品数:9 被引量:92 H指数:5 供职机构: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上升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进一步阐述晨间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年龄40~79岁,受试者均无糖尿病病史,根据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n=100)、戒烟组(n=100)和吸烟组(n=100),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双重逻辑方程模型(double logistic curve-fitting procedure)分析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比例、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吸烟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24h脉压比不吸烟组和戒烟组高(P<0.05或P<0.01),收缩压白昼平台较戒烟组高(P<0.05)。不吸烟组与戒烟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吸烟组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要高于不吸烟组和戒烟组[(16.5±1.2)比(7.3±0.9)mm Hg/h,P<0.01;(16.5±1.2)比(9.8±0.9)mm Hg/h,P<0.01]。④单因素相关分析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与收缩压白昼平台、24h脉压有相关性(r=0.151,0.143,P<0.05),不吸烟组及吸烟组收缩压上升速度仅与收缩压白昼平台有相关性(r=0.152,P<0.01;r=0.128,P<0.01)。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上升速度仍与收缩压白昼平台呈正相关(r总=0.232,P<0.01;r不吸烟=0.274,P<0.01;r吸烟=0.283,P<0.01)。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OR=1.326,95%CI1.083~1.624,P=0.006)及收缩压白昼平台水平(OR=1.292,95%CI1.046~1.595,P=0.017)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吸烟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水平较高,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许耀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赵燕 于春英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吸烟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每组100例,连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和血脂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并与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血脂、血压、NO及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0%(97,100),替米沙坦组为88.0%(8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838,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DBP、S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3±24.74)mmHg(1mmHg=0.133kPa)比(103.37±34.46)mmHg、(113.83±36.14)mmHg比(167.74±55.91)mmHg和(85.93±27.28)mmHg比(104.23±34.74)mmHg、(135.93±43.15)mmHg比(164.57±54.86)mmHg](P〈O.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血压改善更显著,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70.28±22.31)μmol/L比(50.97±16.99)μmol/L、(60.93±19.34)μmol/L比(51.15±17.05)μmol/L],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2.69±16.73)ng/L比(69.38±23.13)ng/L、(65.71±20.86)ng/L比(71.58±23.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NO、ET-1水平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有� 梁友玲关键词:氨氯地平 高血压 内皮功能 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18例临床分析 2002年 梁友玲 孙建军关键词:围术期 急性心肌梗塞 转归 中心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8例,年龄45~8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4例,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和多支病变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记录中心动脉及肱动脉压力参数,随访2年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多支病变组中心动脉收缩压( CASP)、中心动脉脉压( CAPP)、肱动脉收缩压( SBP)、肱动脉舒张压(DB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均为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APP≥49 mmHg(中位数)时MACE发生风险明显增高(χ2=11.216,P=0.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MACE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χ2=7.716,P=0.005)。在校正年龄、BMI、吸烟及血压水平等因素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CAPP(RR:1.095,95%CI:1.030~1.165,P=0.004)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CAPP是MACE的危险因素。 许耀 徐晗 郝云霞 刘爱玲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中心动脉压 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初诊高血压患者110例,年龄32~76岁,随机分为两组:清晨服药组(n=55,6:00-8: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和夜间服药组(n=55,19:00-21: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两组动态血压的差异及动态血压与随访18月后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夜间服药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低于清晨服药组(P〈0.01)。夜间服药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较清晨服药组降低[(7.3±4.8)比(11.3±9.6)mm Hg/h,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与白天收缩压平台、dSBP及24hSBP呈正相关(分别r=0.383、0.206、0.21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及白天收缩压平台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0,95%CI 1.06~1.35;OR=1.13,95%CI1.01~1.26;均P〈0.05)。结论 夜间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及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许耀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 刘长英 李琳 刘爱玲关键词:时间治疗学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96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少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AQ)和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24h、治疗后3个月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AQ平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少年组患者中TC及LDL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年组患者中高血压史、吸烟史、TC、LDL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老年组患者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TG、TC及LDL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心脏介入手术后生存质量均受到TC及LDL影响,而HDL是保护因素;成年患者亦受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影响。 梁友玲关键词:心脏 介入 影响因素 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临床研究 刘爱玲 张世堂 焦风珍 王言利 梁友玲 黄建英 王雪梅 自开展了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以来,针对本地区患者病情重,合并症多,适应症差等特点,课题组通过翻阅大量医学文献、请孝上级专家,提出分级次扩张法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伴房颤和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无房颤的对比...关键词:关键词:球囊扩张术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复律治疗 2005年 本文评价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复律的疗效和安全性。作者应用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法对21例病人行扩张治疗,术前、术后均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2周先予奎尼丁药物复律,不能转复者,立即给予电复律;结果表明,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在球囊扩张术后转复心律是很有必要的。 刘爱玲 赵燕 梁友玲 焦凤珍 初青莲关键词: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 复律治疗 心房颤动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球囊扩张法 药物复律 前列地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观察在常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影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3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85例,年龄53~79岁(68.5±7.8)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行常规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制剂10 μg,1/日,连用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住院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受试者随访120 d,记录2组因心衰进展再入院治疗患者例数及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D距离增加,NT-proBNP水平下降,[(359.9±144.4)m vs. (414.9±145.1)m]、[(3120.0±1811.6)ng/L vs. (2350.1±173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治疗组第一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1.2±2.6)d vs.(12.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VEF、FS提高,LVEDD缩小,[(42.6±7.9)% vs. (45.7±7.7)%]、[(33.3±4.1)% vs. (35.1±4.3)%]、[(52.3±5.8)mm vs. (49.9±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0 d,共有26例患者因心衰进展恶化再次住院治疗,其中对照组15例,治疗组11例,治疗组心衰进展恶化再入院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101.6±19.0)d vs. (69.5±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RR=7.395,95%CI:1.881~29.073)及合并COPD(RR=7.120,95%CI:2.762~18.349)是心衰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可能会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许耀 徐晗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前列地尔 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