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海丰 作品数: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5 2014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首次脑血管造影阴性,约占SAH的15% (5%~ 28%),通常将其分为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SAH)和非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non-perimesencephalic SAH)。如在中脑周围所发生的SAH,动脉瘤的发生率极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AH,PNSH)[1]。这类患者症状较轻,首次出血后一年内再出血危险性极低,预后也较好,其中有2%~24%的患者经重复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出血的原因,但绝大多数仍找不到出血的原因[2]。本文回顾分析我们收治的52例PNSH患者并复习文献资料,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李敬文 胡永珍 于雷 欧阳海丰 谷树清 郑洪波 龚海东 王殿洪关键词: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特征 预后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则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于雷 李敬文 胡永珍 欧阳海丰 谷树清 郑洪波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3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5),复发组高于非复发组(P<0.01)。结论 PCNA蛋白表达异常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及侵袭性有关,它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 欧阳海丰 郑永日 刘建勇关键词:垂体腺瘤 侵袭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年 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5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行神经外科锁孔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0.2±3.8)min,观察组为(55.9±3.1)min;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5±9.8)mL,观察组为(210.8±7.6)mL;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治愈18例,有效8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中治愈11例,有效11例,3例无效,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1.4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使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效果显著,患者康复快,值得应用。 欧阳海丰关键词:颅内肿瘤 经额部钻孔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评估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经额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在30~50 m L、GCS评分在8分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实施开颅术,研究组实施经额部钻孔穿刺引流术。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等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复发率、继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额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相比传统开颅术,不仅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值得借鉴。 于雷 李敬文 胡永珍 欧阳海丰 谷树清 黄程关键词:额部 钻孔穿刺 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12例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嗅沟脑膜瘤患者12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 12例患者采取全切术10例、次全切术2例;术前视力或视野障碍8例,术后有7例改善、1例无变化;术前有嗅觉障碍11例,术后有4例改善、6例无变化、1例恶化;随访半年显示1例复发、无死亡患者。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患者,其精细化的显微技术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借鉴。 于雷 李敬文 胡永珍 欧阳海丰 谷树清 黄程 郑洪波关键词:嗅沟脑膜瘤 显微手术 嗅觉障碍 视力障碍 雷电击伤致基底节区出血2例 被引量:1 2017年 1病例资料病例1:男,46岁,因雷电击伤后意识不清4 h入院。当地医院头部CT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对症处理后转入我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浅昏迷;部分头发烧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 mm,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浮动;疼痛刺激后,四肢略屈曲回缩;双上肢可见6%Ⅲ度烧伤创面,表面污秽,大部分创面红白相间,右手掌心见长约5.0 cm创口,深及掌腱膜,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肢体肿胀不明显,末梢循环良好。 李敬文 胡永珍 王开乐 田思 徐寒冰 欧阳海丰 黄程 郑洪波关键词:基底节区出血 雷电击伤 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32例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应用于手术,使得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更加向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1,2]。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经单鼻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于广久 谷树清 张军 邓贺民 欧阳海丰 赵军 盛学东 康铁江关键词:单鼻孔蝶窦入路 内镜辅助 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