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 Pim-3基因在烧伤及内毒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在成年 Wistar 大鼠中进行,分为 A 组(烧伤组),B 组(脂多糖组),C 组(正常对照组)。各组依次在处理后3、6、12、24、48 h 取小肠,提取总 RNA 及蛋白质,并进行逆转录(RT)-PCR 及 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内源性 Pim-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在肠道的表达。观察烧伤和内毒素对内源性 Pim-3基因在肠道表达的影响及 Pim-3基因与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性。体外实验部分,首先原代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再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和内毒素处理原代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②空载质粒 pEGFP-N_2转染+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③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④正常对照组;⑤空载质粒 pEGFP-N_2转染组;⑥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组;内毒素处理6 h 后,提取各组总 RNA,利用逆转录(RT)-PCR 检测各指标,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内实验部分:A、B 组内源性 Pim-3基因在3 h 表达开始增多,分别为 C 组的(12.25±1.01)和(15.08±1.07)倍,6 h 到达顶点,分别为 C 组的(21.13±1.78)和(25.24±1.80)倍,以后逐渐减少。A、B 组 ICAM-1在6 h 后一直处于高表达的位置,12 h 达高峰,分别为 C 组的(88±7)和(58±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闭锁蛋白在3 h 表达开始增多,6 h 达顶点,分别为 C 组的(6.65±0.24)和(6.25±0.2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体外实验部分:⑥组的Pim-3及闭锁蛋白的表达与④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④⑤⑥组之间 ICAM-1表达及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组 Pim-3、闭锁蛋白和 ICAM-1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与①②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①②③组的 ICAM-1表达与④⑤⑥组之间的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