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辉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网织红细胞是血液中未成熟的红细胞,自动流式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临床实验室可常规化检测网织红细胞内RNA及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分类,其中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能较早反映红细胞的成熟程度及骨髓造血活性,是网织红细胞参数中的重要组成,在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小儿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贫血性疾病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石磊石红沈明辉
-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贫血
- 细胞外囊泡调节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 2024年
- 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囊泡(EV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这种脑部恶性肿瘤中,EVs对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EVs在调控胶质瘤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胶质瘤异质性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通过靶向EVs或其载体分子,可能探索出阻断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进展的新方法。本综述将详细探讨这些研究进展,并讨论它们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 马天菲苏刚吴琼慧沈明辉冯新莉张振昶
-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生成肿瘤治疗
- IRF、Ret-He和IPF等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及其他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探索对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1例三系减低MA患者治疗过程中IRF、Ret-He、IPF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三系减低MA患者经VitB12和(或)FA治疗后第3天,IRF、IPF、WBC及Ret首先上升(P<0.01);第4天Ret-He明显下降(P<0.01),PLT明显上升(P<0.01);第5天WBC恢复正常;第6天PLT恢复正常;第7天Ret%达到峰值(P<0.01),HGB明显上升(P<0.01);两周时MCH、MCHC明显下降(P<0.01);4周时MCV明显下降(P<0.01),HGB开始恢复正常;6周后MCV、MCH、MCHC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 IRF、Ret-He及IPF新型参数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三系减低MA患者骨髓生成活性、预示贫血改善的早期指标。
- 石磊沈明辉李光迪刘欣跃
- 关键词:网织细胞维生素B12叶酸
- 医学“课程思政”作者研究能力和团队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我国医学“课程思政”作者研究能力和团队特征分析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主要中文数据库获取“课程思政”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S-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年代、作者及其研究机构和省份等信息进行提取,利用NetDraw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和省份网络社会关系图。结果:共纳入42篇“课程思政”研究,发文最多的省份是上海,研究机构是上海健康医学院,143位作者参与了研究的发表,126个作者形成25个研究团队,但各省份之间、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结论:“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省份和研究机构的不平衡性,高产作者相对极少,且研究内容相对分散。
- 田金徽赖玖连贾娟邢丽娜宋旭萍宋旭萍沈明辉
- 关键词:团队特征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 石磊石红李倩男沈明辉刘欣跃
- 该课题属于临床应用研究。Ret-He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并且费用低廉。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有望在包括MA在内贫血形态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反应的观察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
- 关键词:
- 关键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医学“课程思政”研究主题剖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我国医学“课程思政”研究主题现状,以期为医学“课程思政”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主要中文数据库获取“课程思政”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S-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期刊和关键词信息进行提取,利用NetDraw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和省份网络社会关系图,利用gCLUTO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4种期刊刊载了42篇“课程思政”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卫生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有3个,主要关注了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结论:期刊刊载研究数量存在差异,研究主题有3个,仍需开拓新的研究主题。
- 田金徽赖玖连贾娟邢丽娜宋旭萍宋旭萍史彦斌
- 关键词: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 不同修饰磁纳米颗粒提取DNA对HRM基因分型能力的影响探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评价不同修饰基团的磁性纳米颗粒提取的基因组DNA对高分辨熔解曲线(HRM)进行SNP基因分型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商品化硅基质吸附柱提法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对照,评价二氧化硅(SiO2)、壳聚糖(CTA)修饰磁珠及四氧化三铁(Fe3O4)裸核磁珠DNA的提取得率及纯度;针对rs12641369G>A、rs3114018C>A、rs2302515C>G3个SNP位点,分别取上述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HRM检测;以Sanger测序作为“金标准”,评价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通过重复性实验评价其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 4种方法DNA提取质量的比较结果显示,SiO2@Fe3O4法提取得率与离心柱法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Fe3O4法及Fe3O4法DNA提取得率均比柱提法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实验结果显示,除2例样本的熔解曲线均发生飘移接受复查外,其余标本3个位点均可直接基因分型;4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最终分型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均显示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柱提法3个位点野生型与纯合突变型样本熔解峰Tm值的变异系数在0.6%~0.8%;SiO2@Fe3O4法3个位点野生型与纯合突变型样本熔解峰Tm值的变异系数在0.5%~0.8%;CTA@Fe3O4法3个位点野生型与纯合突变型样本熔解峰Tm值的变异系数在0.5%~0.8%;Fe3O4法3个位点野生型与纯合突变型样本熔解峰Tm值的变异系数在1.2%~1.5%。结论 本研究自建的3种DNA磁珠法提取体系对PCR-HRM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对rs12641369G>A、rs3114018C>A、rs2302515C>G3个SNP位点进行常规化基因分型,且具备良好的检测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敏张俊平杨美娟李凌霄郜莉娜沈明辉尤崇革
- 关键词:基因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Ret-He)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53例不同类型MA患者、13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亚型(MDS-RA)患者和50例健康者Ret-H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et-He诊断M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单纯MA组、伴血小板减少M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MA组、伴血小板减少MA组与MDS-RA组比较,Ret-H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RA组与健康对照组Ret-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et-He临界值为36.45pg时,诊断MA的灵敏度为64.9%、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48.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 Ret-He对MA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进一步阐明贫血形态学分类提供信息。
- 石磊沈明辉
- 关键词:网状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贫血巨幼细胞性
- 从硕博士学位论文分析透视国内实验室诊断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
- 2022年
- 目的:分析探讨国内实验室诊断研究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特点,揭示其发表情况、研究热点与前沿等,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学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采用VOSviewer 1.6.15和Excel 2019分析、处理数据及绘制相应的可视化网络知识图谱。结果:共检索到相关硕士学位论文5228篇,其中重庆医科大学(289篇)发文量最多;相关博士学位论文568篇,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46篇)发文量最多。对国内实验室诊断研究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硕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临床各种细菌耐药性相关研究,博士论文更偏向于病原菌耐药机制研究;临床检验诊断学是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发文量最多的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国家级基金与其他级别的基金在数量上差距不大,临床检验诊断学、分析化学和内科学的硕士论文基金数量远高于其他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基金数量远大于其他级别基金数量,且主要集中在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结论:实验室诊断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将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各专科、生物学、信息技术、化学等学科相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向整体逐渐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研究广度与深度逐阶段扩展。
- 沈明辉程露颖柴芳米佳
-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我国PBL教学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分析我国学者近10年来在医药卫生领域已发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国内医药卫生领域PBL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获取PBL教学研究。用VOSviewer 1.6.1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代、发表期刊、作者及其单位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对高产作者、高产机构和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纳入国内医药卫生领域PBL教学研究共计5 993篇,年发文量于2012年以后迅速增长。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437篇)。15 802位作者参与了研究的发表,发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仅占0.84%。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0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篇)和中国医科大学(65篇)。主要作者形成了13个合作团体,主要机构形成了4个研究团队,但各作者之间、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研究的主题主要有4个,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医学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应用。结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PBL教学研究的数量呈由递增到递减的趋势,高产作者较少,参与研究的团体较多,机构团队较少,各团体、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仍需进一步增强合作。研究主题较局限,仍需开拓新的研究主题。
- 沈明辉殷敏邢丽娜樊景春田金徽
- 关键词:PBL教学研究主题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