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颖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后甲状腺炎对后代智力发育的影响
- 目的:
产后甲状腺炎(PPT)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之一,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发生PPT提示患者存在潜在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妊娠作为一个诱发因素,使之转变为临床显性疾病。PPT不...
- 滕颖
- 关键词:产后甲状腺炎妊娠妇女
- 文献传递
- 中国北方妇女产后甲状腺炎与HLA-DQA1、-DQB1关联性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产后甲状腺炎(PPT)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及产后甲状腺炎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DNA序列分析(PCR-SBT)分型技术对52例PPT患者(临床PPT患者31例,亚临床PPT患者21例)和82例正常对照产妇进行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HLA-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国北方妇女产后甲状腺炎与HLA-DQA1、-DQB1位点可能无关联。
- 张萌李晨阳滕颖欧阳煜宏滕卫平黄薇
- 关键词: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等位基因HLA-DQ抗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分析。结果: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均保留了输卵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急腹症中能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休克型异位妊娠和盆腔脓肿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
- 滕颖李晨阳
-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急腹症手术
- 产后甲状腺炎与HLA-DP HLA-DQ相关性5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产后甲状腺炎(PPT)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HLA-DQ位点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及产后甲状腺炎的遗传易患性。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研究队列中的52例PPT患者(临床PPT患者31例,亚临床PPT患者21例)和82名正常对照产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序列分析(PCR-SBT)分型技术对HLA-DPA1、HLA-DPB1、HLA-DQA1、HLA-DQB1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的基因表型频率分布差异。结果HLA-DPA1、HLA-DPB1、HLA-DQA1、HLA-DQB1位点等位基因的基因表型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甲状腺炎与HLA-DP、HLA-DQ位点可能无相关性。
- 张萌李晨阳滕颖欧阳煜宏黄薇滕卫平
- 关键词:甲状腺炎产后等位基因HLA-DQ抗原
- 产后甲状腺炎病程中淋巴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对20例临床产后甲状腺炎(PPT),7例亚临床PPT及23例健康对照产妇分别检测了产后1年中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活化T细胞(CD3^+HLADR^+)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动态变化。PPT患者产后3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月份,活化T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正常产妇产后3个月及6个月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PPT患者产后3个月时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低于6个月和9个月时点。提示PPT的发生可能与CD4^+T细胞亚群的减少和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减少有关。
- 李晨阳李玉姝关海霞范晨玲丛琪滕颖欧阳煜宏单忠艳滕卫平
- 关键词:甲状腺炎产后
- 58例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2年随访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对1组58例产后甲状腺炎(PPr)患者随访观察24个月,确定其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及与持续性甲减发生相关的临床和生化因素。方法本研究是在前期PPT患病率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对58例P胛患者在产后12、18和24个月进行随访,询问临床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并留取空腹血清,以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异常者加测FT4、FT3,和TSH受体抗体(TRAb)。以50名健康产妇为对照。结果58例PPT患者的随访率为91.4%(n=53),产后24个月时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20.8%(n=11),对照组无甲减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减双相型PPT患者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26.7%(4/15),甲减单相型PPT患者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为63.6%(7/11),而表现为甲亢单相型的27例PPT患者无I例发生持续性甲减。所有发生持续性甲减的PPT患者,在产后6个月时TSH水平均高于4.8mU/L,并且其分娩时和产后12个月时的TSH均显著高于仅发生一过性甲减的PFr患者(均P〈0.01)。53例PPT患者产后12、18、24个月时TPOAb阳性率分别为56.6%、50.9%和52.8%,TgAb阳性率分别为35.8%、30.2%和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P胛患者各月份TPOAb阳性率和滴度均高于亚临床PPT患者,其中产后18个月和24个月时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8%的P胛患者在产后24个月时持续甲减,持续性甲减的发生与PPT的病程特点、分娩时及产后的TSH水平有关。
- 李晨阳关海霞李玉妹滕颖欧阳煜虹单忠艳滕卫平
- 关键词:产后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
- 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及胎盘组织中Cx43、Caspase7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检测胎盘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半胱氨酸肽酶7(Caspase7)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羊水过少与Cx43、Caspase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羊水过少的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产妇围产期结局,观察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检测胎盘组织中Cx43、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阴道顺产率(17.27%)显著低于对照组(56.36%)(P<0.05);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分别为74.55%、16.36%、1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7%、3.64%、5.45%(P<0.05)。研究组产妇胎盘Cx43蛋白阳性率及阳性评分分别为21.45%、(2.42±0.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64%、(7.69±0.83)分,蛋白表达的阳性程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胎盘Caspase7蛋白阳性率及阳性评分分别为65.64%、(7.69±0.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3%、(2.42±0.71)分,蛋白表达的阳性程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程异常、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上升;产妇胎盘Cx43蛋白表达下调,而Caspase7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羊水过少有关。
- 姚瑾滕颖
- 关键词:羊水过少
- 产后甲状腺炎的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7
- 2005年
- 目的对产后甲状腺炎(PPT)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 610例辽宁省沈阳市产妇进入队列研究,488例(80%)随访6个月以上.进入队列的产妇均在分娩前、产后3个月和6个月时留取空腹血清,应用固相免疫化学发光酶免法测定血清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T4(FT4)、游离T3(FT3)和甲状腺球蛋白(T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SH受体抗体(TRAb).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产后6个月内血清TSH异常的产妇继续接受产后9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 结果 488 例产妇中发现 58例PPT,患病率为 11.88%,其中临床 PPT 35例(7.17%),亚临床PPT 23例(4.71%);产后Graves病3例,患病率为0.62%.年龄、孕产次数和新生儿性别对PPT的患病率无显著影响.临床PPT患者中单纯甲亢型占45.7%,单纯甲减型占11.4%,甲亢甲减期双相型占42.9%,在产后12个月时仍有甲减者占8.6%;亚临床PPT 患者中单纯亚临床甲亢型占 65.2%,单纯亚临床甲减型占34.8%,无双相型表现.PPT患者的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非PPT产妇(P<0.01);TPOAb阳性者PPT患病危险性显著高于TPOAb阴性者(RR=6.76,95%CI 4.42~10.34);患者在产后6个月时TPOAb 滴度达到高峰,临床PPT患者的TPOAb 滴度显著高于亚临床 PPT患者(P<0.01).结论国内产妇临床PPT的患病率为7.17%,亚临床PPT的患病率为4.71%,约1/10的PPT患者在产后1年仍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阳性是PP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其滴度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李晨阳关海霞李玉姝范晨玲欧阳煜宏滕颖丛琦单忠艳滕卫平
- 关键词:产后甲状腺炎流行病学甲状腺球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
- 碘摄入量对产后甲状腺炎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碘摄入量对产后甲状腺炎(PPT)的发生、发展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610例产妇进入队列研究,488例(80%)达到随访6个月以上.进入队列的孕产妇均在分娩前、产后3个月和6个月时留取空腹血清,测定血清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FT4、FT3、甲状腺球蛋白(Tg)和TSH受体抗体(TRAb).每次采血的同时留取空腹尿,以多次尿碘的均值作为判定该孕产妇个体碘营养水平的依据.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PPT产妇继续接受产后9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结果 488例产妇的尿碘中位数为201 μg/L.临床和亚临床PPT患者的尿碘中位数显著高于非PPT者(232 μg/L vs 200 μg/L,P<0.05),根据尿碘水平将产妇分为低碘组(尿碘<100 μg/L)、适碘组(尿碘100~300 μg/L)和高碘组(尿碘>300 μg/L),高碘组PPT(包括临床和亚临床PPT)患病率为18.02%,显著高于适碘组(10.56%,P<0.05).产后6个月TPOAb阳性者尿碘水平显著高于TPOAb阴性者(尿碘240 μg/L vs 198 μg/L,P<0.05).结论孕产妇尿碘>300 μg/L可能导致PPT发病率增加.产后6个月时TPOAb阳性者尿碘水平高于TPOAb阴性者.
- 李晨阳单忠艳关海霞李玉姝范晨玲滕颖欧阳煜宏丛琦滕卫平
- 关键词:碘摄入量产后甲状腺炎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有全子宫切除指征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如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及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自如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及切口甲级愈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优势明显,但两种术式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患者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院的条件综合考虑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滕颖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全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