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新伟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幕上肿瘤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2篇血管
  • 2篇术后癫痫
  • 2篇皮层
  • 2篇皮层脑电
  • 2篇皮层脑电图
  • 2篇皮层脑电图监...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切除
  • 2篇肿瘤切除术
  • 2篇癫痫
  • 2篇瘤切除术
  • 2篇幕上肿瘤切除...
  • 2篇脑电图监测

机构

  • 5篇成都市第七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8篇漆新伟
  • 5篇王德全
  • 2篇但炜
  • 2篇唐文渊
  • 1篇薛晓辉
  • 1篇张昌伟
  • 1篇段彬
  • 1篇刘福英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西南军医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伴癫痫发作的幕上占位病变患者的皮层脑电图特征与术后癫痫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不伴癫痫发作的幕上占位病变患者的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特点及皮层横纤维热凝术对术后癫痫的作用。方法选择76例术前无癫痫发作的幕上占位病变患者,术中行ECoG监护及病灶切除加周围痫灶皮层热凝(监护组)。100例同期无癫痫发作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仅单纯病灶切除(对照组),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3.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癫痫发生率的差异。结果①监护组76例病灶切除前ECoG显示有痫性放电65例(85.52%)。其中41例行皮层热凝,痫性放电减少或消失。②术后早期癫痫:监护组10例(13.16%),对照组28例(28.00%),两组结果差异显著(χ2=5.78,P<0.05)。术后晚期癫痫发生率:监护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84%和27.70%,差异显著(χ2=6.34,P<0.05)。结论术前无癫痫发作的幕上占位病变患者,ECoG显示痫性放电阳性率较高;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凝痫性放电较单纯病灶切除术后癫痫发生率低。
但炜薛晓辉唐文渊漆新伟刘福英
关键词:幕上肿瘤脑电描记术癫痫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行DSA与DS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213例患者,其中行DSA患者147例,DSA+CAS者66例。术前先对患者行Allen‘s试验,桡动脉搏动良好且试验阳性经患者同意行桡动脉穿刺者为观察组,其余行股动脉穿刺者为对照组。行DSA患者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95例。行DSA+CAS患者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分别对比不同介入方式的DSA与DSA+CAS患者累积剂量(CD)、总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DAP)、透视(DAP)、透视时间及采集帧数、射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DSA患者射线照射时间及假性动脉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CAS患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线照射时间、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CAS患者中观察组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相比行全脑血管造影对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均无显著影响,但经桡动脉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桡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股动脉路径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缩短照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紫寅王德全段彬雷震龙强友漆新伟张昌伟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进行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短时程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脑肠肽水平、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CH-L1、GFAP、S100-β、PI、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均P<0.05),2组患者Vs、Vm、生长抑制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均P<0.05);观察组共出现5例(16.67%)并发症,与对照组的4例(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与短时程亚低温治疗比较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改善脑肠肽分泌有关。
王德全刘国栋漆新伟雷震龙强友
关键词:时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幕上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幕上肿瘤常伴发癫痫且术后癫痫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需要术中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电生理活动进行监测,寻找致痫灶,探明致痫灶与病灶的关系,以达到病灶切除及减少术后癫痫发生的目的。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中的波型特点对术后早期癫痫发生及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就ECoG在幕上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现有ECoG监测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漆新伟但炜唐文渊
关键词:皮层脑电图幕上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2019年
颅内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均属于脑血管常见疾病,但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比较少见,其出血风险明显高于两种单独存在的疾病。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但其病因、自然病程仍未完全明确,治疗时机及治疗顺序仍有争议。本文现将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近年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张紫寅阳唯漆新伟雷震龙强友王德全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术后30天病死率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3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与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炎症标志物与术后30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术后30 d死亡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血肿体积较大、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数较高、术后第3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较高、术后第7天LMR较高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3、7天外周血LMR预测术后30 d死亡的临界值分别为1.23和1.13,其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70.70%、87.34%和96.60%、86.20%。结论高血压脑性出血病人术后30 d死亡与血肿体积、外周血淋巴细胞及LMR密切相关,调整LMR或许可以改善病人预后。
龙强友漆新伟王德全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伴发癫痫的幕上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图监测在伴发癫痫的幕上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首先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现有文献,接着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最后引用近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总结综述得出该文。   结果:①多数文献表...
漆新伟
关键词:皮层脑电图监测早期癫痫肿瘤切除术术后癫痫致痫灶定位癫痫灶
老年肺腺癌脑转移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1年
目的:构建老年肺腺癌脑转移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195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模型建立前入组的142例患者为A组,模型建立后入组的53例患者为B组。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改良递归分区分析和风险预后评估指数对患者进行预后模型的建立。结果:COX风险回归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改良递归分区分析和风险预后评估指数验证结果显示在A组中,KSE125模型的C-指数最高(77.4%),最低的OOB和AIC值(25.7%和28.6)。与其他模型相比,A组开发的KSE125模型在B组中表现良好,并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和更低的过度配合可能性。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KSE125模型可准确预测老年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且其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雷震王仕强漆新伟龙强友刘国栋张燕华罗翰生王德全
关键词:CA125肺腺癌脑转移预后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