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双 作品数:17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后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选取接受IVF/ICSI-ET后发生HP的患者54例(HP组),选取同期接受IVF/ICSI-ET后发生宫内双胎妊娠的患者11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生HP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HP组患者既往流产次数、异位妊娠次数及输卵管性不孕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P组患者确认妊娠日血清β-h C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足月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既往多次流产、异位妊娠及输卵管病变为HP的高危因素。HP一旦确诊,积极治疗可使宫内妊娠获得良好结局。 徐芝慧 潘承双关键词: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宫内外复合妊娠 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和染色质扩散试验检测精子DNA碎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SCSA)和染色质扩散试验(SCD)对精子DNA碎片检测方法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对13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分别用SCSA和SCD方法进行精子DNA碎片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将DNA碎片指数(DFI)分成3个等级组别(≤15%DFI、〉15~≤30%DFI和〉30%DFI),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结果:SCSA方法与SCD方法对精子DNA碎片的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性(r=0.915,P〈0.0001)。在〉15~≤30%DFI和〉30%DFI两组中.其两种方法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而在≤15%DFI组中,采用SCD方法检测的DFI结果(13.50±4.82)明显高于SCSA方法检测结果(9.79±2.60)(P〈0.001)。结论:SCSA和SCD两种方法检测DNA碎片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在D兀≤15%时。SCD检测结果明显高于SCSA检测结果。 倪吴花 金建远 杨旭 费前进 潘承双 黄学锋关键词:精子DNA碎片 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 两种商品化培养液对胚胎体外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Cook培养液和Vitrolife培养液对胚胎体外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893例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320例新鲜周期的临床数据。根据使用的培养液不同,IVF-ET周期分为Cook组456例和Vitrolife组437例,ICSI-ET周期分为Cook组143例和Vitrolife组177例。分别比较IVF-ET周期和ICSI-ET周期中Cook组和Vitrolife组获卵个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ET个数、种植率、妊娠率。结果 IVF-ET和ICSI-ET周期中,Cook组和Vitrolife组获卵个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ET个数、种植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Vitrolife组第3天优质胚胎率均明显高于Coo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无论IVF-ET还是ICSI-ET周期,两种培养液对种植率和妊娠率均没有影响,但Vitrolife培养液可以获得更高的第3天优质胚胎率。 潘承双 徐芝慧 张欢 李燕 金建远 费前进 倪吴花关键词:体外受精 胚胎培养 培养液 精子DNA损伤、核蛋白组型转换与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6 2012年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35例精液标本,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检测精子DNA损伤,并与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顶体酶活性和WHO手册(第4版)精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子DNA损伤与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顶体酶活性、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这些指标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子DNA损伤与年龄、核蛋白组型转换、精子浓度和D级精子比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而与顶体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精子浓度、D级精子比例、核蛋白组型转换及顶体酶活性是5个独立的相关变量。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前向运动精子这4个指标的异常率在精子DNA异常组(DFI≥30%)中均显著的高于正常组(DFI<30%)。结论:精子DNA损伤与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顶体酶活性及WHO(第4版)精液各参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能是评价精子质量的另一项重要的指标。 郑九嘉 杨旭 张李雅 费前进 潘承双 倪吴花 金建远 黄学锋关键词:顶体酶 DNA损伤 13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伴正常精子染色体一例 2013年 患者男,39岁,因继发性不育来我院就诊。患者与其妻同居14年,结婚2年,性生活正常。其妻6年前右侧输卵管妊娠1次。查体:身高169cm。体重59kg,发育良好,表型无异常,男性生殖专科检查无异常,性激素(泌乳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游离睾酮、雌二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费前进 潘承双 黄学锋关键词:13号染色体 精子染色体 右侧输卵管妊娠 继发性不育 精子DNA损伤诱导子代突变率升高并改变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 目的:探讨DNA损伤精子获得的子代,其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方法:通过应用转基因小鼠一“BigBlue”这种突变检测模型,将其精子反复冻融后获得DNA损伤精子,继而利用ICSI-ET技术获得子代。通过收集... 李燕 肖仕全 金建远 倪吴花 潘承双 黄学锋关键词:人体胚胎学 甲基化分析 文献传递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辅助生殖技术中偶发ED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对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行ART治疗的因偶发性ED而发生取精困难的患者75例,给予口服PDE5i(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勃起硬度分级(EHS)法对患者的勃起程度进行评价,对患者获取精液的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有28例、25例和22例分别服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61例(81.3%)服药后有效勃起,其中西地那非24例,他达拉非20例,伐地那非17例,有效率分别为85.7%、80.0%和77.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有53例(70.7%)服药后有效勃起并成功获取精液,其中西地那非21例,他达拉非17例,伐地那非15例,成功率分别为75.0%、68.0%和68.2%,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有37例和38例分别服用PDE5i一般推荐剂量(半量)和最大推荐剂量(全量),分别有28例和25例获取精液成功,成功率分别为75.7%和65.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有5例(6.7%)服药后出现轻度一过性的颜面潮红、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3种PDE5i均能帮助偶发性ED患者有效勃起并成功获取精液,是治疗ART中突发性取精困难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费前进 潘承双 黄学锋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辅助生殖技术 浙江地区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DAZL基因A260G和A386G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人群中DAZL基因A260G和A386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地区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317例和正常生育男性246例外周血标本,利用SNa 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样本DAZL基因Q260G和A386G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结果:DAZL基因A260G在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A、AG和GG的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2.3%、7.3%和0.4%,而病例组中分别为94.3%、5.7%和0%,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430,OR=0.780,95%CI=0.413~1.46)。A386G突变只在正常对照组中出现1例杂合子AG,两组中都没有发现纯合子GG突变,两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259,OR=0.698,59%CI:0.374~1.306)。结论:DAZL基因Q260G和A386G多态性与中国浙江地区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无相关性,两者都不能作为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遗传诊断的分子标志。 倪吴花 杨旭 杨海燕 费前进 潘承双 黄学锋关键词:男性不育 单核苷酸多态性 13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伴正常精子染色体一例 目的 探讨一例13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45,XY,der (13;13) (q10;q10))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染色体情况.方法 详细采集患者的病史,对其进行常规及生殖专科体检、性激素(PRL、FSH、LH、T、... 费前进 潘承双 黄学锋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男性臂间倒位携带者的减数分裂结果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用精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男性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减数分裂结果。方法:对4例男性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精子通过化学方法解聚,利用双色FISH,分析精子染色体组成并推断其分离类型。结果:4例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中2例为46,XY,inv(9)(p11q12),1例为46,XY,inv(9)(p11q13),1例为46,XY,inv(6)(p22q24),其倒位片段长度分别占整条染色体的16.0%、16.0%、21.0%和76.0%,其重组精子分别为0.2%、0.4%、0.3%和43.9%(del(p)/dup(q)占22.4﹪,del(q)/dup(p)占21.5﹪)。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减数分裂的重组发生跟倒位片段占整条染色体长度比例有关。FISH分析可了解重组后染色体不平衡精子的比率,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遗传咨询。 潘承双 邱秀芳 黄锡玺 翁志梁 黄学锋关键词:染色体臂间倒位 减数分裂 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