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玲阳

作品数:12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垃圾
  • 7篇生活垃圾
  • 6篇堆肥
  • 5篇城市
  • 4篇腐熟
  • 4篇腐熟度
  • 4篇城市化
  • 3篇垃圾堆肥
  • 3篇半城市化
  • 3篇半城市化地区
  • 3篇城市化地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活垃圾处理
  • 2篇垃圾处理
  • 1篇低碳
  • 1篇订正
  • 1篇堆肥腐熟度
  • 1篇多元回归模型
  • 1篇元数据
  • 1篇日较差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城...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嘉应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工程咨...
  • 1篇密歇根大学

作者

  • 12篇潘玲阳
  • 6篇李国学
  • 4篇李春萍
  • 4篇肖黎姗
  • 4篇吝涛
  • 3篇赵煜
  • 3篇叶红
  • 3篇许德刚
  • 2篇陈峰
  • 2篇崔胜辉
  • 2篇蒋建国
  • 2篇赵千钧
  • 2篇汪凯
  • 2篇张红玉
  • 1篇熊永柱
  • 1篇黄少鹏
  • 1篇黄少鹏
  • 1篇李祥余
  • 1篇王艳
  • 1篇杨德伟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南宫静态堆肥隧道仓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模糊评价被引量:42
2007年
以南宫堆肥厂27m长的静态高温堆肥发酵隧道仓为研究对象,对其10个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4d的高温静态发酵,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物理组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垃圾堆肥含水率均未达到一次发酵结束时的要求;从电导率、pH值、E4/E6、固相C/N、G1等指标来看,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均达到了基本腐熟。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南宫堆肥厂的堆肥隧道仓中,各区间垃圾堆肥的腐熟程度并不一致:隧道仓第6区间(13.5~16.2m)的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好;第1区间(0~2.7m)、第9区间(21.6~24.3m)、第10区间(24.3~27m)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差;其他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居中。
李春萍李国学李玉春李彦富潘玲阳
关键词:垃圾堆肥腐熟度综合评价
倒仓破碎对缩短发酵周期后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消纳、处理之间的矛盾,以北京市南宫堆肥厂垃圾堆肥工艺和密闭隧道发酵仓为研究对象,以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出的15-80mm粒径垃圾作为堆肥原料,以14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21d后熟化发酵→21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对照,以8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1,8d高温隧道发酵(第3d倒仓破碎1次)→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2。通过不同发酵阶段采样和各类指标的测定,探求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后倒仓破碎工艺对于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产品的腐熟度较差,处理2与对照处理的堆肥产品腐熟度差异不明显。将高温隧道发酵时间由14d缩短为8d,并且第3d倒仓破碎1次,后熟化与最终熟化时间分别由21d缩短为12d,可以在保证堆肥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堆肥效率,使南宫堆肥厂的垃圾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该成果为南宫堆肥工艺优化的实施和改进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艳沈春红李国学潘玲阳张红玉
关键词:生活垃圾堆肥发酵周期腐熟度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文章从城市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北京市2001~2007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发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物理组成的变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多,总排放量从2001年约363万tCO2当量增加到2007年1157万t左右。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每处理1t垃圾的单位排放量分别为2.1t、0.4t和2.0tCO2当量。虽然堆肥具有相对低的单位排放量,但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堆肥在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比重并不大,2007年处理的垃圾量不到无害化总处理量的7%。2007年填埋产生CH4总量约48万t,若50%回收利用,其发热量相当于约40万t管道煤气,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焚烧垃圾进行供热或发电的技术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垃圾回收与分类是从源头减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的最好方法。
潘玲阳叶红黄少鹏李国学张红玉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堆肥焚烧温室气体
厦门站气温非均一性订正及其变化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差值法相结合对厦门站1954~2007年逐年/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进行非均一性订正,订正值分别为0.84、0.72和0.65℃。对比分析订正前后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订正后的气温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呈快速增温趋势,倾向率依次为0.25、0.33和0.18℃/10a,即54a内约分别增温1.4、1.8和1.0℃;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也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其中以冬季增温最显著;年、季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都比最低气温快使得气温日较差以0.15℃/10a速率增大。
李祥余黄少鹏叶红熊永柱陈峰汪凯潘玲阳
关键词:差值法元数据气温日较差
半城市化地区家庭生活垃圾特征及低碳对策: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被引量:15
2011年
半城市化地区已成为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但其生活垃圾管理问题常被忽视.以典型半城市化地区——厦门市集美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采样两种方法,分析不同住区家庭生活垃圾产生的特征,并通过生命周期分析法,对比混合填埋、混合堆肥、混合焚烧以及分类处理4种垃圾处理方案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相应的垃圾管理对策.结果表明:半城市化地区可回收物和可堆肥物的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型住区应作为垃圾减量化的重点;小城镇和城郊村的垃圾回收率低,应多布设正规的垃圾收购站点;农村居民点的可堆肥物较多,应布设生物处理机或将可堆肥物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城市型住区应注重有害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安全处置;垃圾分类处理的碳排放总量低于混合处理;垃圾混合焚烧时电力消耗的碳排放最多,但碳排放总量低于混合堆肥或填埋.
潘玲阳吝涛崔胜辉肖黎姗赵煜何刚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资源化利用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被引量:46
2010年
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变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家庭能耗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它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它对局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厦门岛区为例,通过社会问卷设计和调查,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最终收回的340份有效问卷进行城市家庭能耗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厦门岛区平均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量为1218.2kg/(户.a),电力消耗直接碳排放是厦门岛区主要的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方式,电力消耗直接碳排放量是瓶装液化石油气与代用天然气使用直接碳排放总量的近5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得到,与住区自然环境与家庭耗能倾向相比,家庭社会情况是影响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最为重要的因子,其对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变化的解释能力为17.9%。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家庭住宅面积对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住宅面积对公共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0.829。研究旨在为城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城市住区形态的合理设计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叶红潘玲阳陈峰汪凯黄少鹏
关键词:城市家庭能耗
生活垃圾的不同组分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依托北京市南宫堆肥厂,研究了生活垃圾的不同物理组分对高温发酵阶段的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EC、E4/E6、C/N、GI等指标来看,植物性垃圾对堆肥的腐熟度起主导性作用;纸类和木竹类也对堆肥的腐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8d的高温发酵阶段,以上类别的原垃圾均可以得到较充分的降解,基本达到了高温期间对腐熟度指标的要求。因此在堆肥的原料中适当增加植物性垃圾,如厨余垃圾的比例,可加快垃圾堆肥的腐熟速度。
李春萍李国学蒋建国潘玲阳许德刚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多元回归模型
不同粒径生活垃圾对腐熟度影响统计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为了解不同粒径生活垃圾之间腐熟度的差异以及影响腐熟度最大的粒径范围,该文以南宫堆肥厂的物料为研究对象,将15~80 mm混合垃圾细分为15~30、30~40、40~50、50~60及60~80 mm五个粒径组,分别进行物理组成分析,并在发酵的0、8、18、42天分别采样测定其腐熟度指标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水溶性碳(WSC)、发芽率指数(GI)、pH值、电导率(EC)和固相碳氮比(C/N),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较大粒径垃圾中可填埋和可焚烧物较多,更适宜填埋和焚烧处理;不同粒径垃圾对腐熟度的影响不同,其中15~30 mm垃圾堆肥产品的GI和固相C/N等指标反映其腐熟程度较好,并且在多元模型中其腐熟度与混合垃圾腐熟度的相关频率最高、系数较大,由此可见15~30 mm垃圾对堆肥腐熟度的贡献最多。该研究为今后垃圾前处理及堆肥工艺的优化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
潘玲阳李国学李春萍许德刚
关键词:垃圾堆肥统计分析腐熟度指标
北京市生活垃圾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分2~3次随机采集北京市城八区的5个垃圾转运站及宣武区、丰台区8个功能区共48个生活垃圾样品,分别测定垃圾的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密度、pH和C/N指标,用Fisher判别法初步评价48个垃圾样品堆肥的适宜性并建立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用小武基和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后粒径15~60mm的垃圾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进行检验,准确率达100%,8周堆肥的腐熟度指标变化验证了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函数推出决定垃圾堆肥的主要因素为垃圾的含水率和C/N。
李春萍蒋建国李国学潘玲阳许德刚
关键词:生活垃圾判别函数适宜性
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半城市化地区已成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对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环境意识调查,旨在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探寻影响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并揭示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中居民环境意识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居民环境意识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收入,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类型居民的环境意识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居民环境意识提高的重要保证;同时,提升社区高环境意识形成的氛围,推动社区现代化或城市化改造是提高居民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赵煜吝涛肖黎姗潘玲阳赵千钧崔胜辉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环境意识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