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金菊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教育
  • 6篇教师
  • 5篇英语
  • 3篇身份
  • 3篇自我
  • 3篇创设
  • 2篇学生英语
  • 2篇身份认同
  • 2篇情景
  • 2篇情景设计
  • 2篇小学生
  • 2篇小学生英语
  • 2篇话语
  • 2篇环境创设
  • 2篇交际
  • 2篇交际能力
  • 2篇教师支持
  • 2篇个性化
  • 2篇儿童
  • 1篇对话性

机构

  • 17篇宁波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市妇联

作者

  • 20篇熊金菊
  • 1篇陈彦秀
  • 1篇卢英
  • 1篇吴宗杰
  • 1篇陶志琼

传媒

  • 3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实践与研...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温州职业技术...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cilitating EFL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Analyzing the Text Structure Through Visual Displays
该文研究篇章结构分析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篇章结构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篇章分析的有效方法——图表法对提高阅读理解的作用,再从阅读理论出发提出了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文章接着对实验研究作了详细报告,...
熊金菊
关键词:英语教学篇章结构
文献传递
战后日本妇女教育政策及与启示
2013年
日本战后在学校教育中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及家政课的兴起,在社会教育中通过公民馆建设和社会学校的创办普及女性修养教育内容,在终身学习体系下母亲素养提升的多途径化,使其妇女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些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对我国母亲教育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带来一定启示,从而试图对目前我国女性传统美德逐渐淡薄,某些女性拙于母职、妻职等现象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或策略。
熊金菊卢英傅奇丹
关键词:母亲教育
关爱者、对话者、引导者:家长的多维身份及其自主建构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家长身份体现其关爱者、对话者与引导者三种主要身份的调整、变化与维持,从而达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形成家长身份的多维性与建构性并存的特性。关爱者身份通过确立、维持及亲近与远离的协调而得到实现;对话者身份通过认识儿童自我的未论定性、激发儿童自我的真实表达及养成"让…自立"的对话智慧而得到实现;引导者身份通过理解与开放中的引导、自由而亲昵交往中的引导以及为了孩子发展的引导而得到实现。
熊金菊
关键词:引导者身份建构
“体裁分析”简析被引量:18
2003年
从体裁的概念分析得出 :体裁具有社会交际目的特征和特定宏观结构模式 ;而具体分析某一体裁的宏观结构时 ,可参照体裁分析理论提出的七个步骤和五种语篇模式的特定结构进行分析 ,从而达到理解和写作某一体裁的目的。体裁分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全新的启示。
熊金菊
关键词:体裁体裁分析语篇模式
教育对话与儿童自我的寻求被引量:1
2016年
理想的教育对话通过对儿童理智或理性的澄明而成就儿童自我,引导儿童主动追求美善生活,达成自由与自主的儿童自我实现状态。随着交谈情境的变化而生成的理想对话过程是教育双方达成理解与沟通的过程。从一位儿童与其母亲和班主任交往情境的探究提炼出教育对话达成儿童自我寻求的过程:教育者的自我融入;教育双方的自我交融;儿童的自我提升;儿童的自我教育。
熊金菊
关键词:教育对话自我教育自我寻求
英语新教师反思性专业成长
2006年
由于英语新教师还处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求生存阶段,对自己的成长认识停留在对优质课的观摩和模仿层面,没有认识到自我监控、自我提升对专业成长的意义,在教学技能上表现出对教材处理和学生关注度方面的欠缺。而反思性实践为新教师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依据,具体方法可以从观察-破译-内省-质疑-寻求替代-调试的过程进行反思、研究,并通过案例说明具体实施方法,从而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熊金菊
关键词:新教师
师徒教师教育中的身份改变——以英语初任教师为例被引量:13
2007年
语言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焦点的社会文化转向认为学习过程是个体学习者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最终导致学习者身份改变。因此,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观点,师徒教师教育中英语初任教师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者向身份投资者,知识灌输者到实践探索者,独立工作者到群体协作者,单学科课程执行者向超学科课程建构者,生活与工作分裂向融合等身份改变,而这些改变的实现依赖于师徒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学习共同体关系和平等对话关系的身份改变,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对现有学校文化和教学实践的变革和双方专业的顺利发展。
熊金菊吴宗杰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英语课堂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005年
创设情境开展英语教学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教师研究和讨论的一个问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富有意义并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有效地学练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熊金菊
关键词:情境设计英语课堂创设情境教师研究英语知识
年龄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研究述评被引量:8
2006年
综观各种关于年龄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不同年龄在外语学习速度、口音纯正度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而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和认知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只在听说方面略显优势;(2)年长儿童优于年幼儿童;(3)成人具有课堂学习外语的较大优势。因此,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必须发挥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听说读写有所侧重,选择适合不同年龄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并制定科学的外语教学计划。
熊金菊
关键词:年龄差异外语习得
家庭对话的教育意蕴与实现--基于现象学的对话视域
熊金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