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小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电性能
  • 4篇陶瓷
  • 4篇教学
  • 3篇压电
  • 3篇无机非金属
  • 3篇教育
  • 3篇介电
  • 3篇介电性
  • 3篇介电性能
  • 2篇压电陶瓷
  • 2篇压电性
  • 2篇压电性能
  • 2篇软磁
  • 2篇软磁铁
  • 2篇软磁铁氧体
  • 2篇软磁铁氧体材...
  • 2篇铁氧体
  • 2篇铁氧体材料
  • 2篇微波介质
  • 2篇微波介质陶瓷

机构

  • 13篇兰州理工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9篇燕小斌
  • 7篇卢学峰
  • 6篇南雪丽
  • 6篇高峰
  • 5篇田长生
  • 5篇郭鑫
  • 3篇王海燕
  • 3篇刘向春
  • 3篇李澜
  • 2篇曹宵
  • 2篇胡国辛
  • 2篇郭铁明
  • 1篇张晓婷
  • 1篇马吉强
  • 1篇魏玉鹏
  • 1篇张定军
  • 1篇赵丽丽
  • 1篇顾玉芬
  • 1篇肖荣振
  • 1篇李慧

传媒

  • 4篇压电与声光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材料导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_2O_5-B_2O_3掺杂钛酸锌陶瓷的相转变及晶粒生长动力学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化学法结合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钛酸锌陶瓷,掺杂V2O5和B2O3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研究了V2O5-B2O3掺杂钛酸锌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降温机制、相转变机制以及晶粒生长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V2O5-B2O3掺杂有效地将钛酸锌陶瓷烧结温度从1100℃降至900℃以下;V2O5-B2O3复合掺杂缩小了六方相分解的温度区间;高V2O5含量的复合掺杂试样中,产生了异常长大的晶粒,随B2O3加入量增加,晶粒趋于均匀一致;采用TPRE(Tradition Phenomenological Rate Equation)描述晶粒生长机制,计算得晶粒生长激活能为315.5kJ/mol,晶粒生长表达式为:G=Ko 7√texp(-315.5×10^3/RT).
刘向春赵丽丽高峰燕小斌田长生
关键词:钛酸锌X射线衍射动力学
推进以学生主讲的方式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2020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主讲的多元互动模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墨守成规,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卢学峰郭鑫南雪丽燕小斌李慧
关键词:教学方式
聚苯胺纳米片孔结构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海燕李澜张定军燕小斌张晓婷赵强
实验从合成工艺出发,利用苯胺低聚体的自组装,以及包含单体的油相和氧化剂水溶液间亲疏水特性,采用无模板法合成出由纳米片构筑的富孔聚苯胺。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5 mA cm-2时,电极的比电容为469 F g-1,远高于聚...
关键词: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合成工艺
推进以学生主讲的方式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主讲的多元互动模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墨守成规,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和积极主动性,促进了教学相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卢学峰李玲霞郭鑫南雪丽燕小斌
关键词:教学方式
K_(0.5)Na_(0.5)NbO_(3)-x LiNbO_(3)陶瓷的相转变与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研究
2024年
采用常规陶瓷工艺制备了K_(0.5)Na_(0.5)NbO_(3)-x LiNbO_(3)(KNN-x LN)基无铅压电陶瓷。采用介电温度谱结合XRD系统研究了铌酸锂(LN)掺杂对KNN陶瓷相结构与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LN在KNN陶瓷中的固溶度范围内(约小于10%(摩尔分数)),LN掺杂具有同时提升KNN陶瓷的T_(C)与降低陶瓷T_(O-T)的效应。当LN的掺杂量(摩尔分数)为6%时,可使陶瓷的T_(O-T)下移至室温,此时陶瓷为正交相与四方相两相共存,陶瓷的压电性能得到极大增强。T_(C)的提升增强了陶瓷的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当LN的掺杂量(摩尔分数)x~8%,T_(C)增加至479℃,此组分陶瓷的压电性能经470℃热处理后仍保持在室温时的71%,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当LN超过固溶度后,部分LN倾向于与K元素生成第二相,未反应的LN因其强热释电效应导致陶瓷的d 33呈现出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强的伪增强趋势。
肖荣振徐鹏燕小斌
关键词:铌酸钾钠居里温度
Co_2Z型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综述了近年来高频用软磁铁氧体材料Co2Z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低温烧结和掺杂改性,并指出经过掺杂改性后的可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材料Co2Z在制造高频多层片式电感(MLCI)与吉赫兹频段抗电磁干扰元件(EMI)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燕小斌高峰刘向春田长生
关键词:软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材料高频多层片式电感抗电磁干扰
Sb_2O_3掺杂Zn-Nb-O基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2012年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制备(ZnNb2O6-Zn3Nb2O8)-Sb2O3(ZZS)陶瓷,研究了Sb2O3含量对ZZS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b2O3的加入促进了陶瓷的烧结,陶瓷中除ZnNb2O6和Zn3Nb2O8两种主晶相外未有新相生成,Sb2O3则以Sb3+或Sb5+置换Nb5+/Zn2+形成置换固溶体;陶瓷的介电常数(εr)随Sb2O3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保持在23~25之间,介电损耗略有增加。微波频段下,0.7ZnNb2O6-0.3Zn3Nb2O8陶瓷的介电常数随Sb2O3含量的增加略有减小,品质因数与频率的乘积(Q×f)值先增大后减小。当w(Sb2O3)=1%时,陶瓷综合性能最佳,εr=22.88,Q×f=38 871GHz。
曹宵高峰胡国辛燕小斌田长生
关键词:SB2O3复相陶瓷显微结构介电性能
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首先分别进行了羟基化BT和羧基化CNTs的制备。秤取羟基化BT加入盛有蒸馏水的瓶中,称取羧基化CNTs加入盛有DMF的瓶中,分别超声,将制得的羟基化BT的蒸馏水分散液注入吊瓶...
王海燕尤彦斌魏玉鹏李澜燕小斌马吉强
文献传递
LTCC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在介绍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LTCC技术对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要求。综述了ZnO-TiO2、ZnNb2O6、Te基等常用的LTCC材料体系及超低温(≤700℃)烧结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降温方法很难实现材料高性能与低烧结温度的完美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研究开发LTCC系列化材料。另外,寻找新型固有烧结温度低的材料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曹宵高峰胡国辛燕小斌田长生
关键词:微波介质陶瓷LTCC介电性能
B_2O_3掺杂Co_2Z的低温烧结及磁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掺杂B2O3与Cu2+取代相结合对Co2Z型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低温烧结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掺杂B2O3降低Co2Z烧结温度及对磁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B2O3掺杂引起Co2Z型铁氧体材料中Z相向M相转化,且随着B2O3掺杂量的增大M相增多,磁导率减小。掺杂B2O3与Cu2+取代显著地降低了Co2Z陶瓷的烧结温度。950℃烧结时,其体积密度为5.02 g/cm3,相对密度为94%,起始磁导率为2.5,是制造高频多层片式电感器的理想介质材料。
燕小斌高峰刘向春田长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