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辉
-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开展“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被引量:1
- 2011年
-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所在。"移动课堂"这种教学新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对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着积极意义。
- 牛永辉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 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目前的粮食直补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为此,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确保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发挥,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 王玉平牛永辉
- 关键词:粮食直补
- 创新观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 2011年
-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服务观念、全方位育人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 牛永辉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发展中的实践研究--以铜陵市水村村为例
- 2024年
- 如何有效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在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单纯依靠农村去发展农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领导农村发展。以实地调研法对安徽省铜陵市水村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村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为村落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强化科学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延长产业链、促进可持续发展、扩大经济效益等方面,以期通过对水村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分析,提炼出合理有效且可供借鉴的农村发展经验和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稳步实现。
- 陈龙李晓东牛永辉
-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融合乡村旅游
-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策略浅析
- 2012年
-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及建国初期的土地政策和土地革命策略。认为根据敌友变动情况而灵活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发动农民从地主手里夺取土地、在土地斗争中有区别地对待农村各阶层以及关于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都体现了党在土地革命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创新。
- 牛永辉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廊坊市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研究
- 2024年
- 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河北省廊坊市政府根据全市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等措施,致力于发展壮大廊坊市农村集体经济并取得突出成效。对廊坊市的各项信息进行处理和提炼,总结出廊坊市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所呈现的“六种模式”,包括资源整合、文创旅游、品牌打造、股份合作、承包租赁以及资源开发。同时,探讨了集体经济成功发展的因素,总结了经验启示,旨在为其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李晓东周帅牛永辉
-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经济体之网络化耦合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互联网耦合“三农”经济体,具有自在性、自构性、自生性的中心型建构作用。通过探析“三农”经济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发现,“三农”自在性重建、自构性振兴和自生性共享将会形成乡村振兴视阈下“三农”耦合的新文明,即“三农”网络化的新时空、“三农”经济体的新天地。
- 牛永辉
-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风险及其防范被引量:3
- 2015年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在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作用明显。然而,伴随着数量的日益增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日趋面临越来越多的运营风险。只有弄清这些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合作社才能够得以正常运营和健康快速发展。
- 李森林牛永辉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 探索农业补贴实效性增强的新思路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农业补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本文从探索建立差价补贴制度、建立补贴资金与农业成本变动相协调的联动机制及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等方面,探索新思路以提高农业补贴的实效性。
- 牛永辉
- 关键词:农业补贴差价补贴实效性
-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趋势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价值取向个体性与价值取向集体性相对,因价值取向集体性的导向认识,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价值取向个体性的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的积极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内涵、表现及成因的分析,论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倾向的现实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并就如何认识和加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进行了探讨。
- 阚乃虎牛永辉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