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民族
  • 5篇少数民族
  • 4篇大学生
  • 4篇英语
  • 3篇预科
  • 3篇少数民族大学...
  • 3篇民族大学生
  • 2篇语境
  • 2篇语料
  • 2篇语料库
  • 2篇预科生
  • 2篇少数民族预科
  • 2篇少数民族预科...
  • 2篇民族预科
  • 2篇民族预科生
  • 2篇教育
  • 1篇隐喻
  • 1篇隐喻能力
  • 1篇隐喻能力培养
  • 1篇英汉

机构

  • 13篇南昌工学院

作者

  • 13篇王亚东
  • 2篇童鹏
  • 1篇乔里格

传媒

  • 5篇教育界(高等...
  • 2篇海外英语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延边教育学院...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基本点和落脚点,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文章从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引领、价值引领、内涵引领、理论认识引领、实践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六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
王亚东
基于英语母语语料库的反腐倡廉词汇Accountability的文化语境研究
2015年
问责(accountability)作为当今社会的反腐倡廉热词之一,其发展历程和所处的文化语境值得探究;该文通过检索全球四大英语母语语料库Glo Wb E、COCA、COHA、BNC,搜集相关文本资料,并进行分析,对语言文本之外的意义进行挖掘,使读者对问责(accountability)一词有多维度的认识。
童鹏王亚东
关键词:问责反腐倡廉语料库
实战民族预科英语试题库建设
2013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民族预科英语试题库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步骤,试题库软件的特点,以及试题库建设中的一些难点。对试题库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王亚东刘粟文
关键词:实战英语题库
一种英语学习文具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英语学习文具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正前方设置有指纹锁,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盒盖,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合页连接,盒盖的一侧设置有USB口,USB口的下方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盒盖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
王亚东
文献传递
隐喻能力培养路径与模式的思考
2022年
隐喻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大学生隐喻能力、通过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法、内省法、实践法等方法探究出了一些科学而有效的大学生隐喻能力培养途径与模式。文章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隐喻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自主学习是辅助途径。“认知—理解”和“练习—产出”模式是培养大学生概念隐喻能力的两种基本模式。
王亚东
关键词:大学生隐喻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获得感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词汇。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受益者,因而获得感最多。文章聚焦他们在赣各方面的获得感,基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等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57个关联因子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证明影响他们获得感的为6个关键因子。
王亚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认知特点实证研究
2016年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语言、思维、意识等。其中,知觉包括视知觉、听知觉、触觉、味觉等;记忆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语言包括语言知觉、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思维包括问题解决、判断与决策、推理与演绎等;意识包括认知与情绪等。人类认知过程绝大多数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综合。本文通过认知心理实验的方法对维族和藏族预科生的瞬时记忆、工作记忆、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认知特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力图揭示其学习心理特征,为促进教学提供有益的佐证。
王亚东
关键词:预科生实证研究
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获得感的动态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2017年
文章以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针对获得感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三个假设,并设计了三个心理实验,分别为学习英语单词获得感心理实验、抢红包获得感心理实验、高考获得感心理实验,通过这三个心理实验证明了这三个假设,并得出了获得感的三种主要变化趋势,以期更加了解学生教育获得感的动态模式。
乔里格王亚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特点分析
2017年
获得感是基于一定获得(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获得)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文章结合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探寻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折射出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学习和生活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刘粟文王亚东
汉英微观宏观语境差异对英语篇章语境学习的影响
2016年
文章基于语境学、顺应论和语料库,从微观宏观语境和顺应论的视角探求汉英两者的差异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篇章语境的影响。微观语境差异指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法差异。宏观语境差异指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研究发现汉英的微观语境与宏观语境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会阻碍学习者对英语篇章语境的学习。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对这些语境差异做出顺应,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
王亚东
关键词:语境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