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兴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腹腔镜及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毕Ⅰ式胃肠道重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施行的4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三角吻合,A组),18例行腹腔镜辅助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重建时间[(24±12)min vs.(26±15)min]、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3.7±1.8)d vs.(3.9±2.1)d]、术后住院时间[(8.5±2.7)d vs.(8.7±2.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止痛药使用次数明显少于B组[(1.7±1.5)vs.(3.5±1.9),P〈0.05]。术后随访3~10个月,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 王再兴蔡逊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胆囊管缝扎法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附36例报告)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胆囊管缝扎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胆囊管缝扎法处理的36例病人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周围严重粘连17例,胆囊管结石10例,短胆囊管4例,粗胆囊管4例,Mirizzi综合征1例。结果采用胆囊管缝扎法处理36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65±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5±2.0)d,均痊愈出院。无胆管损伤、胆瘘、胃肠道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胆囊管缝扎法在处理"困难胆囊"时,具有更安全有效的作用。
- 王再兴曹钧马丹丹张杨张翌蔡逊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困难胆囊
- 残胃癌39例诊治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4例,剖腹探查术2例,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结果:39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76.5%。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22.5%,2年存活率63%;非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为0,2年存活率为58%。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 胡逸林金炜东曹庭加王再兴
- 关键词:胃肿瘤残胃预后
-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完整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经验,寻找影响其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完整的整块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3年局部复发情况,以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的因素为变量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47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3年复发率为62%。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术前是否行穿刺病理检查、组织学亚型、肿瘤体积及是否外侵对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完整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均有影响(均P〈0.05)。结论术前行穿刺病理检查、组织学亚型分化差、肿瘤体积大、对周围组织外侵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在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高。
- 张建新金炜东王再兴马丹丹
- 关键词:脂肪肉瘤
- 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被引量:11
- 2017年
- 随着腹腔镜和吻合技术的发展,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为原则,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不断提高。然而在老年患者中,吻合口瘘仍是保肛术后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防治一直是临床的难点。近年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尝试采用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的方法,治疗部分老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王再兴金炜东蔡逊
- 关键词:术后吻合口瘘中低位直肠癌引流治疗置管引流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瘘口肛门
- 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引流新思路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引流的新处理方法。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共收治421例行Dixon术病人,男性279例,女性14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7岁。术前经肛门指诊及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为中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10cm,回顾性分析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6例病人采用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吻合口漏,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结果421例病人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发生率为6.2%。16例发生吻合口漏病人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及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均达到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腹膜炎及腹腔感染,从漏发生至漏治愈拔管时间为6~10d,平均8d。结论经肛门吻合口漏引流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缩短漏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简单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
- 张建新蔡逊金炜东马丹丹王再兴
-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漏引流
- 腹腔镜下胃旁路术治疗BMI<35kg/m^2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5 kg/m2]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01/2011-12月期间,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26例T2DM患者,采用LRYGB治疗。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空腹及标准馒头餐后2h血糖(plasma glucose,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并加以比较,评价LRYGB对T2DM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随访1年。结果 26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平均住院日10天。26例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术后1月BMI即显著下降,从术前(32.21±2.30)kg/m2降至(29.12±2.07)kg/m2,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降至(26.32±1.85)kg/m2(P<0.05)。同时,WHR术后3月亦显著下降,从术前(0.96±0.06)降至(0.92±0.70)(P<0.05),12个月降至(0.82±0.6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LRYGB后第1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2 h PG明显下降[FPG:(11.56±3.05)mmol/L vs.(9.30±1.98)mmol/L;2 h PG:(16.69±3.02)mmol/L vs.(12.78±2.27)mmol/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之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于术后1年PG降至正常水平(FPG:(11.56±3.05)mmol/L vs.(5.45±1.52)mmol/L,2 h PG:(16.69±3.02)mmol/L vs.(8.08±1.87)mmol/L)。伴随着血糖的改变,HbA1c则由术前(9.69±1.85)%降至术后3个月(7.00±1.20)%,术后6月(6.61±1.12)%,1年降至正常水平(5.59±1.02)%(P<0.05)。结论LRYGB后T2DM患者血糖代谢明显改善,该手术对T2DM(BMI<35)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 蔡逊邵俊伟马丹丹叶家欣王再兴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