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杰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胆囊
  • 4篇手术治疗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直视
  • 3篇直视微创
  • 3篇直视微创胆囊...
  • 3篇微创
  • 3篇微创胆囊切除...
  • 3篇腹部
  • 2篇诊治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腺癌
  • 2篇甲状腺
  • 2篇病人
  • 1篇大血管损伤

机构

  • 17篇大庆市第四医...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17篇王凤杰
  • 8篇耿亮
  • 7篇张进京
  • 4篇申圣
  • 4篇朱彦君
  • 3篇应天刚
  • 3篇顾瑛男
  • 2篇赵东方
  • 1篇高跃闽
  • 1篇裴建华
  • 1篇刘丽馥
  • 1篇付洪海
  • 1篇王勇
  • 1篇苏永平
  • 1篇王会娟
  • 1篇韩云伟

传媒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颅脑损伤的腹部闭合伤内出血8例诊治分析
1998年
张进京王凤杰申圣
关键词:内出血颅脑损伤腹部闭合伤诊治分析闭合性
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报告该院自1992年以来,在危重病人抢救时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建立输液的静脉通道216例的体会。方法置管途径:经右侧颈内静脉至上腔静脉97例,经右侧锁骨下静价至上腔静脉110例,经左侧锁骨下静脉6例,经股静脉至下胜静脉3例。置管并发症:少量气胸3例,占1.4%(3/213);误穿动脉2例占0.9%(2/216);导管头端异位2例,占观察病例的4.7%(2/42);左侧股部皮下血肿1例(1/3)。置管操作时间在3~15分钟,大部分在7分钟左右。结果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简便、快速,并能将导管直接送入较粗的静脉,同一条静脉能反复穿刺,多次使用,虽具有一走盲目性,但只要操作者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仍是安全可靠的。且中心静脉管径粗,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经中心静脉输液不受输入液浓度与速度的限制。同时为病人后期进一步治疗如静脉营养提供了通道。结论首先要严格掌握穿刺置管的适应症。其次对于清醒病人要在穿刺前讲清穿刺置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争取病人配合。最重要的一点是操作时必须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操作要点,熟悉局部组织解剖结构,掌握各血管走行和毗邻关系,操作应有专人负责。
朱彦君王凤杰申圣高跃闽刘东宁
关键词:危重病人抢救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静脉通道
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要点。方法:对89例SAP患者在入院后先进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递质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胰腺外分泌、降低胃酸保护胃黏膜,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多项措施在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出现胰腺坏死灶感染、胰周脓肿及腹腔感染的12例非胆源性SAP患者行中转手术,入院3天后因非手术综合治疗无缓解的29例胆源性SAP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治愈76例,死亡13例,治愈率为85.4%,死亡率为14.6%;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腹腔脓肿感染等。结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均为SAP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及时、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非手术或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提高SAP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耿亮王凤杰顾瑛男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120例报告
<正>自2005年6月,我科采用专用的器械和药剂,根据胆道应用解剖和病理解剖特点,严格按照手术原则和程序,运用手术技巧,直视下微小切口方式进行胆囊切除即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DMIC)120例,现报告如下:
王凤杰朱彦君耿亮赵东方应天刚
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72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其中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32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13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清扫8例,术后采取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手术切口均I期甲等愈合,未见癌残留阳性患者;美容效果优良63例,优良率87.5%;随访未见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功能障碍、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适合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保乳手术具有疗效确切、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等特点,是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耿亮王凤杰顾瑛男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经骶尾和腹腔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2001年
朱彦君王凤杰耿亮申圣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外科切除术手术适应症
合并大血管损伤的腹部外伤救治体会(附8例报告)
1998年
张进京王凤杰
关键词:救治体会大血管损伤腹部外伤入院腹部创伤病人
非切开疝囊的腹股沟直疝修补法(附17例报告)
1999年
腹股沟直疝,是腹内脏器及壁层腹膜经Hesselbach三角向外突出的疝。老年人多见,属后天继发性疝。在以往手术中,常将疝囊切开,切除疝囊,然后缝合腹膜上的缺口。我们自1994年始对17例腹股沟直疝进行了非切开疝囊的修补法。
张进京王凤杰
关键词:腹股沟直疝修补法疝囊腹内脏器壁层腹膜腹股沟韧带
肠外营养在结肠疾病围手术期应用体会
2000年
本文报告将肠外营养应用于7例结肠疾病围手术期病人,作者探讨了结肠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和指征:(1)择期手术病人伴有营养不良,体重在3个月或半年内下降原体重10%或15%以上,白蛋白35g/L以下;(2)术前因营养不良而给予营养支持,术后继续应用直至恢复正常口服饮食者;(3)术后7天以上不能恢复正常口服饮食者;(4)术前因某些原因未进行营养支持,术后短期内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5)术后发生并发症如肠疾、严重感染等。
韩云伟王凤杰申圣
关键词:肠外营养结肠疾病围手术期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120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以直视下微小切口的方式切除胆囊达到LC微创疗效。方法:使用专用设备和器械,经直视下微小切口,显露照明满意的有效实用操作空间,循肝法寻找胆囊,手术全程平面化、层次化和无血化原位精细微创操作,遵循"三管一壶"的原则,安全路线精细处理胆囊管和胆囊血管,胆囊板平面法分离肝胆囊床,严格遵循直视微创操作原则、方法和技巧,达到微创疗效的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结果:120例中,DMIC117例,术时平均在35min,切口长度在2.5cm~3cm.平均失血量约25ml。DMIC+胆总管探查3例,平均术时在65min,切口长度为40cm~4.5cm,失血量约40ml。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使用镇痛泵的病人基本无痛或微痛。术后8h~10h离床活动,12h~24h进食105例(88%)。医疗费用是当地同期LC的1/3~1/2,CC的2/3~3/5。结论:DMIC是胆道内镜微创外科以外的另一种微创外科高新技术。通过使用专用器械,直视下三维空间视野,手眼相随的精细操作,并能及时处理术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在保证安全、疗效可靠、微创化操作的原则下完成手术的全过程。它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化诊疗标准"无创伤,无痛苦,简便易行"的方向。
王凤杰朱彦君耿亮赵东方应天刚
关键词:直视胆囊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