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亚
- 作品数:34 被引量:3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普通鼻出血(附56例分析)被引量:21
- 1995年
- 1994年2月~6月,应用微波手术仪,在鼻内窥镜下门诊治疗普通鼻出血56例。本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止血迅速,无痛操作,对鼻腔中、后部位的止血尤为显著。术后观察3~6个月,均未再出血。
- 王娜亚喻妮王忠植杨继生田英明罗义马树前
- 关键词:鼻衄内窥镜凝固术微波
- 全文增补中
- 18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对189例BPPV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的不同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进行治疗,并于1周后复查,随访3个月。结果: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57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4例,单侧上半规管BPPV患者3例,同时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3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上半规管BPPV患者1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1例。手法复位1周后总治愈率为87.8%(166/189),其中后半规管BPPV为89.8%(141/157),水平半规管BPPV为79.2%(19,24).上半规管BPPV为66.7%(2/3),混合性半规管BPPV为80%(4,5)。观察随访3个月后总治愈率为95.8%(181/189)。结论:Epley管石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为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
- 刘洋俞琳琳李原赵建辉刘剑锋王娜亚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 鼻内镜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原因和治疗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鼻内镜术后鼻出血入院的11例患者,对其出血诱因、鼻内镜术式、出血时间、出血部位和治疗过程进行比较和总结,寻找规律,探讨内在的机制。结果:11例患者中,出血诱因不同,部位不同,经不同的治疗均达到了止血的目的。结论:鼻内镜术后迟发性鼻出血不容忽视,有一定的诱因,鼻内镜术式可能与出血部位有关,其治疗以鼻内镜下探查出血点后,给予相应治疗,效果较好。必要时行血管栓塞术。
- 韩红蕾王成元刘剑锋李原王娜亚杨大章
-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术
- p53在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研究并回顾性分析喉鳞状细胞癌(LSCC)及癌旁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LSCC及癌旁组织中的p53表达。结果:LSCC组织中p53过表达47.4%(36/76),对应原位癌p53过表达为40.0%(4/10);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53过表达22.2%(8/36);癌旁正常组织中p53无过表达(0/56);p53在LSCC实质及相应原位癌中的表达呈现完全一致性。p53在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对应癌实质组织中的过表达呈现高度显著正相关性(P<0.01);p53在癌组织中的过表达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组织(P<0.01);p53过表达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临床LSCC类型(LSCC位置)、肿瘤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和病理分级(G1→G2+G3)有高度显著相关性(P<0.01)。p53在LSCC淋巴结转移组的过表达(68.8%)高于非转移组中的过表达(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CC病理分级(G1→G2+G3)和淋巴结转移有高度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p53异常表达可出现于LSCC不同阶段及癌旁癌前病变组织中,并具有显著相关性,是LS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有意义的早期改变,并可反映喉癌组织细胞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及预后。
- 罗克强王直中王娜亚张小伯杨继生
- 关键词:P53原位癌非典型增生生物学行为
- 应用激光多普勒法观察烟酸对豚鼠耳蜗血流的作用
- 1992年
- 建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豚鼠耳蜗血流的方法,观察烟酸对耳蜗血流(CoBF)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法具有定量、不损伤耳蜗血管,能动态地连续观察、重复性好等优点。发现静脉注入烟酸后没有增加豚鼠的CoBF。
- 王娜亚王梅王忠植杨继生袁申元朱良湘初培芝贾晓佩
- 关键词:耳蜗血流烟酸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3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鼻内窥镜下传统术式切除(经口腔);刨削器切除(经鼻腔或口腔);微波、电凝切除(经鼻腔)等,麻醉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结果:术后及随访6个月~2年,36例患者鼻堵、张口呼吸、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消失。鼻咽粘膜光滑,无腺样体残留,鼻咽通气道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无症状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增生之腺样体,手术准确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 冯云杨大章王娜亚罗克强刘丹丹喻妮
-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鼻内窥镜
- 中颅底肿瘤23例手术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中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23例中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径路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结果:23例中颅底肿瘤中,垂体腺瘤1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脊索瘤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癌变1例,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
- 冯云张秋航杨大章郭京韩军程靖宁王娜亚刘丹丹
- 关键词:手术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和中药)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方法 188例突聋患者,随机抽取128例为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为西医药对照组。中医治疗方法为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西医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结果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突聋及伴眩晕症状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耳鸣的效果较西医药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均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均为治疗突聋的理想方案,但中西医结合方法改善突聋患者耳呜症状的效果更佳,治疗安全。
- 罗克强胡岢张华韩军王娜亚张小伯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突发性聋耳鸣眩晕脂微球载体制剂
- 病史两问法在判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受累半规管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病史两问法(①起卧后反复出现短暂眩晕和②床上翻身后反复出现短暂眩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对判断受累半规管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3月门诊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158例,进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明确诊断,和同期确诊的84例BPPV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病史两问法对判断BPPV受累半规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58例主诉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中,99例主诉有第①种眩晕症状、变位试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震并伴有眩晕的主观感觉,其中确诊垂直半规管类型的BPPV 63例;同期确诊的67例垂直半规管类型的BPPV患者中63例有第①种眩晕症状。第①种眩晕症状诊断垂直半规管类型的BPPV的敏感性为63.6%(63/99)、特异性94%(63/67)。158例中26例主诉有第②种眩晕症状、变位试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震,并伴有眩晕的主观感觉,确诊水平半规管类型的BPPV 16例。同期确诊的17例水平半规管类型的BPPV患者,16例有第②种眩晕症状,第②种眩晕症状诊断水平半规管类型的BPPV的敏感性为61.5%(16/26)、特异性94.1%(16/17)。结论:病史两问法可以初步判断BPPV受累半规管。
- 俞琳琳刘洋李原赵建辉刘剑锋王娜亚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
- 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和糖皮质激素结合蛋白在人嗅粘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 糖皮质激素对于多数嗅觉障碍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通过基因组效应发挥作用.新近研究发现脑组织中某些区域只有糖皮质结合蛋白表达而没有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提示可...
- 刘剑锋王蓓韩红蕾庞春红王娜亚王剑关静倪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