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对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的MRI特征,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26例病灶位于浅筋膜下,4例位于深部肌间隙内;18例呈梭形,8例呈类圆形(2例伴浅分叶),不规则形4例;24例病变边界不清,其中20例呈"爪状"或"树根状"浸润生长,6例病变边界尚清晰;肿块平均长径约(6.7±2.1)cm,(范围2.0~15.1cm);MRI信号不均匀,但无坏死、囊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18例肿块内见星芒状或条索状低信号,20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星芒状或条索状低信号区未见明显强化,2例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改变,8例DWI呈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高信号。结论四肢韧带样纤维瘤病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王小强王唯伟陈月芹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Willis环变异与交通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Willis环变异与交通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源Flash CT血管成像技术,回顾性分析102例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同期行颅脑CTA检查未见交通动脉瘤的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交通动脉瘤的形态以及Willis环变异特点。结果前交通动脉瘤(ACoAA)、后交通动脉瘤(PCoAA)患者中Willis环变异率分别为69.2%、72%,对照组为45.2%;其中ACoAA组中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率61.5%,PCoAA组中大脑后动脉P1段变异率48%,而对照组中分别为14.3%、23.8%;以上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ACoAA组中,右侧Al段发育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P<0.01)。结论Willis环变异与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大脑前动脉A1段和大脑后动脉P1段的变异。同时,还发现了Willis环的一些少见变异。
- 刘艳杰陈月芹王皆欢孔维惠靳峰王小强
- 关键词:交通动脉瘤WILLIS环
- CT、MRI误诊肝肉瘤样癌1例被引量:4
- 2014年
- 患者女,58岁,腹胀、发热伴寒战1个月。查体:体温39°C.腹平软.上腹部压痛,Murphy征阳性。
- 张谷青陈月芹王小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能谱CT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成像(能谱CTA)多参数分析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界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4例经超声筛查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术前行颈动脉CT能谱成像扫描。将数据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记录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和数量,并使用GSI Viewer(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Viewer)平台综合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组织成分。获取各斑块主要成分的能谱曲线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出各成分的能谱曲线斜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上述斑块成分的能谱参数。采用Kappa检验能谱CTA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44例患者中能谱CTA共检出49处斑块,与超声检出斑块数量相符,其中纤维斑块24处,脂质斑块18处,斑块内出血7处。3种斑块组织成分的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能谱CTA对颈动脉斑块类型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切片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96、0.824、0.764)。结论能谱CTA能够准确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成分,进而判断斑块的类型,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正通王小强陈月芹陈夫涛秦文恒孙占国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能谱成像
- 64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09年
- 小儿异物吸入是常见的危重急症,诊断不及时常给患儿造成严重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该病诊断除根据l临床病史外,还须影像学检查。普通X线检查对金属异物可作出明确诊断,而对非金属异物只能根据间接征象推测诊断,缺乏可靠的诊断方法,因此确诊率低,易误诊或漏诊。随着多层螺旋CT软件及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日益提高。多层螺旋CT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各有优势。
- 张谷青陈月芹孙新海王皆欢史志涛张新东王小强曹冠杰孔维惠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
- MS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男,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部疼痛10h,进食后加重,不伴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部压痛反跳痛,上腹部明显,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双侧下肢无水肿。
- 张谷青陈月芹张新东史志涛王小强
-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肠系膜上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脾脏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 2014年
- 病例资料女,43岁。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半年,加重7d入院。体格检查:腹柔软,左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RC 7.46×10^9/L,RBC 3.17×10^12/L,HB 98 g/L,PLT 509×10^9/L。腹部彩超示脾脏占位。CT诊断:脾脏淋巴瘤(图1 a-c)。
- 张谷青陈月芹张新东王彦辉王小强史志涛
- 关键词:脾肿瘤黑色素瘤
- 左前降支长支起自右冠状动脉或右冠状窦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解剖学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前降支(LAD)长支起自右冠状窦(RCS)/右冠状动脉(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79617例患者中LAD长支起自RCS/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9~87(59.0±15.2)岁。根据LAD长支走行方式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前型12例(pre-LAD组)和肺动脉下型13例(sub-LAD组)。另纳入30例CCTA检查无冠状动脉变异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59.6±11.6)岁。观察指标:(1)测量和比较LAD短支及LAD长支全程长度、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比较pre-LAD组、sub-LAD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LAD长度(全程、前室间沟前段)、管径(起始段、中段、远段)的差异。(2)比较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LAD长支起源、对角支、间隔支及右圆锥支的差异。(3)评估pre-LAD组与sub-LAD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有无斑块以及管腔有无狭窄,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整体斑块发生率的差异,以及pre-LAD长支与sub-LAD长支、LAD长支与LAD短支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LAD长支起自RCS/RCA变异的发生率为0.31‰(25/79617),其中0.20‰(16/79617)起自RCS、0.11‰(9/79617)起自距RCA开口10 mm范围内的RCA近段。(1)LAD长支、LAD短支的全程长度分别为(137.5±23.4)mm和(47.6±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P<0.001);二者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LAD全程长度[(149.0±17.6)mm]大于sub-LAD组[(129.2±21.2)mm];pre-LAD组长支进入前室间沟前段长度[(90.8±15.7)mm]依次大于sub-LAD组[(48.1±8.4)mm]和对照组[(21.6±5.2)mm];对照组LAD起始段管径依次大于pre-LAD组和sub-LAD组;对照组LAD及pre-LAD组长支中段管径均大于sub-LAD组;对照组LAD及sub-LAD组长支远段
- 刘晓龙王小强孙占国邵凯陈月芹李开华王彦辉王培洁
- 关键词:左前降支CT血管成像容积再现
- 幕上肿瘤所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幕上肿瘤所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发生机制及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86例幕上占位患者,观察并记录幕上病灶位置、数量、大小、SUVmax值、CT值、与基底节关系、是否伴发水肿等情况及小脑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比较CCD患者与非CCD患者间显像差异,分析幕上病灶SUVmax、最大径与小脑AI相关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CCD患者14例,非CCD患者72例,CCD发生率16.3%;CCD患者与非CCD患者原发灶是否累及基底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7,P=0.006);CCD患者小脑AI[(0.27±0.09),(0.05±0.02),t=6.847,P=0.003]、原发灶最大径[(3.98±1.09)cm,(2.36±1.61)cm,t=2.011,P=0.040]均大于非CCD患者。CCD患者小脑AI与原发灶最大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5,P=0.02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辅助诊断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幕上肿瘤原发灶累及基底节区更易导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原发灶大小与小脑AI具有相关性。
- 杜敏党娜陈月芹张谷青孙占国王小强
- 关键词:幕上肿瘤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 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估128层双源CT(128s-DSCT)前门控大螺距扫描(Flash扫描)行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行CCTA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采用前门控Flash扫描)和对照组(n=50,采用前门控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研究组整体图像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对照组可用于诊断的血管段所占比例分别为98.72%、99.04%,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1.06±0.22)m Sv、(3.08±0.88)m Sv,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8s-DSCT Flash扫描冠状动脉成像能在保证诊断需要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王小强孙占国史志涛陈月芹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大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