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茹
作品数:
6
被引量:26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阚兵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彭枫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邹立群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毛咏秋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继彦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肿瘤
3篇
细胞
3篇
肠癌
2篇
胃癌
2篇
大肠
2篇
大肠癌
1篇
凋亡
1篇
血管
1篇
血管母细胞瘤
1篇
血清
1篇
药物
1篇
人结肠癌
1篇
生存率
1篇
生物学
1篇
生物学特性
1篇
去甲
1篇
去甲斑蝥素
1篇
肿瘤相关
1篇
肿瘤相关抗原
1篇
肿瘤药
机构
5篇
华西医科大学...
1篇
第四军医大学...
1篇
武警吉林省总...
作者
6篇
王庆茹
3篇
雷松
3篇
姜愚
3篇
魏于全
3篇
刘继彦
3篇
毛咏秋
3篇
邹立群
3篇
彭枫
3篇
阚兵
2篇
卢铀
2篇
胡颖川
2篇
田聆
2篇
杨光华
1篇
罗锋
1篇
赵霞
1篇
庞宗国
1篇
王燕
1篇
邢克英
1篇
王坤
1篇
刘国实
传媒
2篇
华西医科大学...
2篇
中国抗癌协会...
1篇
陕西医学杂志
1篇
华西医学
年份
2篇
2000
1篇
1999
2篇
1998
1篇
199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细胞DNA含量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2000年
为进一步探讨大肠癌DNA倍体与临床分期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大肠癌标本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41例(47.7%)为二倍体;45例(53.3%)为非二倍体。DNA倍体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无关,但与Dukes’分期相关,Dukes’A用肿瘤病例DNA二倍体比Dukes’B、C、D期肝癌病例更常见;Dukes’B~D期肿瘤病例之间DNA信体分布无明显差异;局部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病例DNA非二倍体更常见。提示DNA倍体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邹立群
毛咏秋
雷松
魏于全
赵霞
阚兵
姜愚
彭枫
罗锋
王庆茹
田聆
杨莉
刘继彦
关键词:
大肠癌
DNA倍体
生物学特性
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Ag含量测定200例分析
1999年
通过免疫放射分析法对20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MG-Ag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以探讨其对胃癌的诊断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0例患者均为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患者。依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3组:A组为胃癌组,共68例,男42例,女26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刘国实
邢克英
王坤
王庆茹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相关抗原
MG-AG
大肠癌、胃癌免疫——化疗基础及临床研究初步探讨
癌(结肠癌及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升高趋势,尽管手术后使用各种辅助治疗,仍有50%的病例最终发展成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病变.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仍差.5-FU仍是第一线药物,即使与其它药物如CF、MTX等合用的有效率...
魏于全
彭枫
毛咏秋
雷松
田聆
杨莉
张平
严永华
刘波
罗峰
卢铀
王庆茹
阚兵
刘继彦
邹立群
吕重九
姜愚
关键词:
大肠癌
胃癌
化学疗法
肿瘤治疗
生存率
盲肠杯状细胞类癌伴血吸虫卵沉积1例
被引量:1
1997年
盲肠杯状细胞类癌伴血吸虫卵沉积1例王燕胡颖川王庆茹杨光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杯状细胞类癌主要发生于阑尾,发生于其他部位者极罕见。经光盘检索,发生于盲肠的杯状细胞类癌国内及国外文献均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图1肌层内可见呈腺...
王燕
胡颖川
王庆茹
杨光华
关键词:
盲肠肿瘤
并发症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究主要观察NCTD对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的诱导凋亡及抑制增殖的规律,对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作初步探讨,并就NCTD对肿瘤组织的作用作一总结,为NCTD在临床上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彭枫
罗蜂
邹立群
王庆茹
刘继彦
卢铀
王广生
魏于全
雷松
毛咏秋
杨莉
出聆
阚兵
赵霞
姜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结肠癌
细胞凋亡
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
68例血管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5
2000年
为了解血管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变化特点及其间质细胞的组织来源 。对68例 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对33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52例(76.6%)病程 在2月至1年之间,60例(88.2%)发生于小脑,50例(73.5%)呈囊性包块。从组织形态上可 将该瘤分为三型:经典型30例,富于细胞型21例,网状型17例。33例血管母细胞瘤的间质细 胞均对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而对八因子(F-Ⅷ)、荆豆凝集素1(UEA-1)、 神 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上皮膜抗原(EMA)均阴性。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改 变有三种基本类型;该肿瘤中的间质细胞对NSE阳性,但对F-Ⅷ、UEA-1、GFAP、EMA阴性 ,很可能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点。
胡颖川
庞宗国
王庆茹
杨光华
成娘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
间质细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