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ugent计分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推广一种简便易行的用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的试验方法-Nugent计分法。方法同时采用Amsel方法、唾液酸酶法和Nugent计分法检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结果以Amsel方法为标准,Nugent计分法特异度96.25%,灵敏度94.71%,Nugent计分法阳性率为40.71%,经统计学分析与Amsel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唾液酸酶法特异度83.12%,灵敏度96.67Voo。Nugent计分法优于唾液酸酶法。结论Nugent计分法能如实报告菌群分布,简便易行,结果可靠,易于推广。可将阴道菌群客观地分为正常态、过渡态和BV态,可以替代Amsel方法广泛用于临床。
- 张月香王建红刘颖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 新生儿咽拭子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医院感染目前己经成为国内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日益提高.但由于早产、早破水、难产、护理不当及周围环境污染,加上新生儿免疫机制未成熟、本身体质弱等.均会使新生儿易受病原体侵袭感染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致病菌亦在不断变迁,而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 杨淑华刘颖王建红张月香
-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药敏分析医院感染抗菌药物病原体侵袭
-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原学变化及耐药情况分析
- 念珠菌性阴道炎(VC)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念珠菌性阴道炎病原学变化及耐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王建红
- 关键词:念珠菌性阴道炎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胎膜早破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P ROM)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感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产科接诊的胎膜早破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62例标本共检出念珠菌89株,念珠菌带菌率为15.8%,检出率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常用抗生素中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其次是咪康唑。结论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是造成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应重视念珠菌的筛查,减少母婴风险。
- 王建红
- 关键词:念珠菌性阴道炎胎膜早破药敏试验
- 白色念珠菌MDR1基因表达与咪康唑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 张月香王建红杨淑华刘颖陈淑琴
- 该研究以念珠菌阴道炎的致病原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分离培养鉴定白色念珠菌菌株371株,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研究,选择非配对的白色念珠菌咪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各30株,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MDR1基因白色念珠菌咪康唑念珠菌阴道炎
- 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 2013年
- 目的讨论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宫颈炎和阴道炎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47例标本共检出支原体384例,感染率为51.4%。常用抗生素中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89.8%和69.3%。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以便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 王建红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
- B群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PROM)的孕妇感染B群链球菌(GBS)的情况并分析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方法收集胎膜早破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5例标本共检出GBS60株,GBS带菌率为6.9%。常用抗菌药物中敏感度最高的是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最低的是四环素和红霉素。结论 B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胎膜早破威胁母婴安全,应重视GBS筛查,降低母婴风险。
- 王建红
- 关键词:胎膜早破B群链球菌药物敏感试验
- 需氧菌与假丝酵母菌感染对胎膜早破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需氧菌与假丝酵母菌感染对胎膜早破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胎膜早破而入住我院产科的296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测,依据培养结果进行分组,并对组间母婴不良结局,如生产方式、早产、胎儿产前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96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检出致病菌生长131例(44.3%)。其中需氧菌64例,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B型溶血性链球菌;真菌共67例,光滑拟球酵母菌为非白假丝酵母菌首位。致病菌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致病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氧菌组新生儿的产前感染、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假丝酵母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白假丝酵母菌组新生儿疾病和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白假丝酵母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假丝酵母菌组3例发生围生儿死亡的产妇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均为光滑拟球酵母菌。结论需氧菌与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母婴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大肠埃希菌和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于新生儿重度感染有重要意义,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对于胎膜早破新生儿致病的临床意义也不容忽视。加强孕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检查,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 杨淑华刘颖王建红张月香
- 关键词:需氧菌假丝酵母菌胎膜早破
- 某院2014-2018年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我院2014—2018年新生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2018年我院接收的922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度新生儿血流感染阳性率、致病菌构成和耐药特征。结果:2014—2018年我院累计接收新生儿血培养标本922份,共检出119份阳性标本,感染率为12.91%。各年度感染率分别为22.31%、10.13%、21.48%、11.86%、7.31%,随年份增加感染率有缓慢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各季度间感染阳性率无绝对规律;11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1.01%,革兰阴性菌占51.26%,真菌占27.73%。各年度致病菌构成略有不同,但以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检出产CRE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8株(52.94%)和3株(21.43%),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10株(29.41%)和4株(28.57%),对头孢哌酮/青霉烷砜、美罗培南敏感。检出真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胞嘧啶、克霉唑的敏感性高。结论:新生儿血流感染致病菌谱广,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特征,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 兰杰杨淑华王建红张月香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原学变化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普通妇科、阴道炎科和性病门诊的 781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 ,并就真菌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781例标本中 ,共检出念珠菌阳性 12 0例 ,阳性率 15 .4% ;耐药率由高到低的依次为 :两性霉素B(4 0 .0 % )、特比奈芬 (2 4,2 % )、伊曲康唑 (16.7% )、咪康唑 (5 .8% )、5 氟胞嘧啶 (3 .3 % )、氟康唑(2 .5 % )、酮康唑 (2 .5 % ) )。结论 妇科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但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有所上升。体外药敏实验显示 ,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达到 40 .0 % ,应当密切关注。
- 王建红
- 关键词:耐药情况分析两性霉素B念珠菌性阴道炎耐药率阳性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