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力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图书
  • 2篇图书馆
  • 2篇文化
  • 2篇旅游
  • 1篇闪现
  • 1篇输入法
  • 1篇数字化
  • 1篇特藏
  • 1篇特藏建设
  • 1篇中文数字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化旅游
  • 1篇旅游品牌
  • 1篇技术史
  • 1篇馆藏
  • 1篇馆藏建设
  • 1篇发展路径研究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形象
  • 1篇打字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篇王彦力
  • 2篇杨新涯
  • 2篇王彦力
  • 1篇田园

传媒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图书馆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闪现与消落: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历程
2024年
中文数字打字机出现在中文机械打字机时代之后,个人计算机键盘和专业打印机普及之前,其兴起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数字打字机不仅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也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方便的中文字符输入和输出方式。研究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历程,能更加明确文字输入和输出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情况,了解中文数字打字机在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和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档案查阅等方法,梳理中文数字打字机的发展脉络和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所在,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逐渐消亡的原因进行深刻地反思。
田园杨新涯王彦力
关键词:技术史输入法
部都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与传播
王彦力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的紧迫性与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对数字特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系统阐释数字特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按内容和形式将数字特藏划分为七种类型:实体特藏数字版本、数字灰色文献、多媒体资源、公开的互联网内容、个人社交网络文书、科学数据、NFT数字藏品。在调研国内外实体特藏数字化和原生数字特藏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的不足:对数字特藏的整体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图书馆行业完整、规范、普遍的数字特藏管理与服务模式,缺乏长期可持续的入藏计划和技术保障。建议:图书馆应以“当下即历史”的理念,以专题形式收集互联网内容、多媒体文献、科学数据和个人社交网络文档等未来可能成为特藏的原生数字内容;应制订完善的数字特藏建设规划,研发采集系统和管理平台,研制收集、整理和服务标准体系;重点要树立特藏观念、进行方法革新,依托特藏进行服务创新,加强数字特藏的版权控制与隐私保护等。
王彦力王彦力杨新涯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建设
陪都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与传播
近年来重庆的城市文化形象一直与“山城火炉”“美女火锅”等挂钩,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重庆是一座无内涵、无文化、无特色的城市,实际上远非如此。在物质资源日益丰厚的今日,文化追求逐步取代休闲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对象,因此,一座城...
王彦力
关键词:城市形象旅游品牌文化传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