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5篇中空螺钉
  • 5篇螺钉
  • 5篇内固定
  • 5篇合金
  • 4篇镁合金
  • 3篇枢椎
  • 3篇固定术
  • 3篇钢板
  • 3篇齿状突
  • 3篇齿状突骨折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三维有限元分...
  • 2篇上段
  • 2篇双骨折
  • 2篇双切口
  • 2篇切口
  • 2篇中上段
  • 2篇胫骨
  • 2篇关节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军区总医...
  • 3篇东莞市石龙人...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14篇王志坤
  • 9篇谢文伟
  • 6篇夏虹
  • 5篇苏厂尧
  • 5篇余占洪
  • 5篇廖德允
  • 5篇曾兴栋
  • 4篇姚汉刚
  • 4篇马立敏
  • 4篇张余
  • 2篇李再学
  • 2篇陈建庭
  • 2篇张晋元
  • 2篇邹琳
  • 1篇何志威
  • 1篇黎明华
  • 1篇黄华扬
  • 1篇王非
  • 1篇朱思远
  • 1篇李威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25.5岁,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前臂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单切口组)和前臂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双切口组),观察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间背神经损伤情况,并于术后2、12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定前臂功能,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38例患者术后获6~3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单切口组与双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12周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切口长度、术后5d的VAS评分和术后2周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出现1例骨间背神经损伤, 结论 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术中暴露及中期疗效均满意,但前者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且较美观。
余占洪王志坤谢文伟苏厂尧廖德允姚汉刚
关键词:尺骨骨折
一种人工后方韧带复合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后方韧带复合体,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接有具备弹性的连接带,每一连接带的端部接有可与钉棒内固定系统定位连接的定位部件,所述连接体的上端接有棘上韧带模拟带,所述棘上韧带模拟带设有可与...
张晋元彭凯文刘中原丁若汀李威邹琳廖聪睿朱思远姚欣强罗仕干史嘉玮王志坤邓睿黄志岭陈建庭
文献传递
一种寰枢正中关节假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寰枢正中关节假体,该寰枢正中关节假体包括寰椎钢板和枢椎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寰椎钢板呈矩形,其左右两头向一侧面弯折形成寰椎连接部,所述寰椎连接部弯折的角度小于90°,其中部设有前弓螺钉孔;所述枢椎钢板...
张晋元邹琳王志坤邓睿罗仕干陈建庭
文献传递
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中空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枢椎齿突Ⅱ型骨折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螺钉内固定对齿突Ⅱ型骨折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齿突骨折螺钉固定术后的受力情况,比较镁合金、钛合金两种材料螺钉固定下骨折端前后位移和骨折面及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大小。结果 (1)所建枢椎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共包含为32929个四面体单元、59265个结点;(2)头部后伸、前屈活动时,钛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42.3MPa、62.8 MPa,上骨折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28mm、0.040 mm,;镁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33.6 MPa、52.1MPa,上骨折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36mm、0.056mm。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枢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枢椎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两种材料的螺钉固定枢椎齿突II型骨折时其最大应力均小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骨折端应力镁合金组大于钛合金组。
王志坤夏虹张余马立敏
关键词:齿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
镁合金中空螺钉内固定齿状突ⅡA型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A型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镁合金中空螺钉,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30个新鲜人体枢椎标本,根据年龄、性别、齿状突大小配对分为2组:镁合金螺钉组、钛合金螺钉组。将2组枢椎按齿状突ⅡA型骨折锯断,造成统一齿状突骨折模型,分别用镁合金螺钉、钛合金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机上测量不同垂直负荷下齿状突载荷-位移关系、扭矩-位移关系及最大拔出力。结果分别加载不同垂直负荷作用于齿状突矢状面,当加载负荷<400 N时,两组的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载荷>500 N时骨折端产生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颈部受到<100 N/mm扭矩时两种材料螺钉固定的齿状突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扭矩>200 N/mm时两者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镁合金中空螺钉在固定齿状突ⅡA型骨折端时足以防止前后移位的发生,但抗扭转能力较差,建议术后予以颈托制动。
王志坤夏虹谢文伟曾兴栋马立敏张余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生物力学
镁合金中空螺钉固定治疗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镁合金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稳定性。方法:通过CT扫描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Solidworks 2010,建立正常枢椎及中空螺钉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分析正常枢椎模型、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镁合金螺钉、钛合金螺钉)固定模型,分别模拟颈椎后伸、前屈时受到水平载荷50N、100N、150N、200N的作用力及颈椎旋转时分别受到50N·mm、100N·mm、150N·mm、300N·mm扭矩时,测量齿状突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及螺钉的最大应力。钛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108000MPa,屈服强度为930MPa;镁合金螺钉弹性模量为45000MPa,屈服强度为193MPa。结果:所建正常枢椎及ⅡA型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三种活动状态下,受到不同载荷时镁合金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钛合金螺钉,两种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屈服强度;两种材料中空螺钉固定的ⅡA型齿状突骨折模型中齿状突、枢椎椎体的最大应力均小于皮质骨应力阀值(200MPa),齿状突的最大位移是正常枢椎齿状突最大位移的5~8倍,均小于1mm(有限元模型中网格大小为1mm)。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枢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镁合金中空螺钉在固定ⅡA型齿状突骨折时足以维持其稳定性。
王志坤夏虹谢文伟李再学张余马立敏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有限元分析
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02—2013-02诊治的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36例,随机分成背侧单切口组及背侧双侧切口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神经损伤、显露骨间背神经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而切口长度及术后5 d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2组术后2、4周前臂旋转功能有明显差异,术后8、12周无明显差异。结论 2组手术方法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术中显露及远期疗效均满意,但是单切口组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且美观,值得在临床推广。
王志坤余占洪谢文伟苏厂尧廖德允姚汉刚
关键词:骨折重建钢板单切口双切口
掌侧T形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为B和C的23例桡骨远端骨折。结果:2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黎明华廖德允何志威王志坤曾兴栋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后壁的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后壁完整性对中青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00-06—2009-02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移位股骨颈骨折120例,按股骨颈后壁的完整性分为2组,A组58例为移位但后壁完整的股骨颈骨折,B组62例为移位且后壁骨折的股骨颈骨折。记录2组复位后的Garden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例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数,股骨颈短缩例数,骨折再次移位例数,改行髋关节置换术例数及时间。结果 120例术后至少随访5年。2组骨折复位后Garde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1例于第1次术后(24.4±3.3)个月改行髋关节置换术,B组26例第1次术后(12.6±2.7)个月改行髋关节置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后壁的完整性对于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王志坤余占洪苏厂尧姚汉刚廖德允谢文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镁铝合金齿突中空螺钉的制作、初步生物性及力学研究
背景:骨折在现代骨科中是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骨折的观点多主张坚强、有效内固定下,尽早功能锻炼。所以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植入物是现代创伤骨科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是钛合金材料,其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自行降解,需长...
王志坤
关键词:骨折治疗内固定术中空螺钉镁铝合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