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欣

作品数:54 被引量:67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盆地
  • 25篇油气
  • 11篇勘探
  • 10篇成藏
  • 9篇地质
  • 9篇油田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运移
  • 7篇含油
  • 6篇油气资源
  • 6篇含油气
  • 5篇低渗
  • 5篇砂岩
  • 5篇气藏
  • 4篇低渗透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延长组
  • 4篇油气运移
  • 4篇深盆气
  • 4篇石油地质

机构

  • 3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长江大学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重庆矿产资源...

作者

  • 54篇王志欣
  • 5篇曾溅辉
  • 5篇汤良杰
  • 4篇庞雄奇
  • 4篇崔泽宏
  • 4篇张金川
  • 4篇信荃麟
  • 4篇何家雄
  • 4篇夏斌
  • 4篇王学军
  • 3篇姜振学
  • 3篇张一伟
  • 3篇金之钧
  • 3篇刘宝明
  • 3篇吕修祥
  • 2篇徐怀民
  • 2篇白国平
  • 2篇王嗣敏
  • 2篇尹太举
  • 2篇高剑波

传媒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学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中国地质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北隆起北部正断层的成因机制及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塔里木盆地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挤压构造背景,而塔北隆起北部正断层的出现却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塔北隆起北部正断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认为,根据正断层发育完全受基底古构造格架的控制,其成因源于再生前陆盆地挤压背景下基底构造活动对上覆构造层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基底受挤压强烈翘曲导致上覆脆性地层引张构造变形;②先存基底断块隐伏活动诱导上盘层系引起构造变形.得出正断层自西向东的持续发育随前陆盆地沉降中心的迁移而有规律性变化的结论.塔北隆起北部正断层的成因模式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基底—盖层统一构造变形的关系,对解释中国西北地区挤压构造背景下沉积盖层局部引张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崔泽宏王志欣汤良杰吕修祥
关键词:正断层基底断裂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模式被引量:25
2006年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分布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天然气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的新模式,认为其成藏过程是天然气在垂向上向上排驱地层水并就近聚集,而不是长距离侧向运移的结果;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气水分布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并不属于气水倒置的范畴,而是大量各自独立的致密砂岩天然气藏在平面上投影叠合的表象。根据这些结论,不仅对鄂尔多斯盆地,而且对阿尔伯达盆地的经典深盆气藏的气水倒置分布的观点也应该重新认识。
王志欣张金川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致密砂岩储层成藏
川西坳陷深盆气研究进展与问题讨论被引量:11
2004年
 川西坳陷总体上看具有与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类似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发育深盆气藏。详细研究表明,两盆地在构造回返程度、地层压力特征、气源岩生气时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宜将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聚集简单地归结为阿尔伯达型深盆气藏。研究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应从该盆地的实际资料入手,进行成藏机理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借用已有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的特征;川西坳陷的断裂体系深刻地影响着深盆气聚集成藏,导致盆地天然气的独特分布形式。对深盆气成藏诸控制因素,包括源岩厚度、有机质成熟度、生气强度、储集层厚度与物性、断裂构造特征等的综合研究,对川西坳陷深盆气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蒲军张金川王志欣张杰
关键词:深盆气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预测
深盆气藏异常地层压力产生机制被引量:20
2003年
运用典型深盆气成藏的活塞式原理讨论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机制 ,认为 :以气水活塞式排驱为特征的深盆气藏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为高异常压力 ;由于天然气的密度小于地层水密度 ,当天然气柱高度足够大时 ,深盆气藏内部将出现理论上的正常压力梯度的临界点 ,越过该点继续向下 ,深盆气藏压力梯度逐渐降低并出现低异常地层压力 ;从原始的生成状态到后期保存过程中的各阶段 ,深盆气藏的异常压力具有自变性特征。图 3表 1参
张金川王志欣
关键词:深盆气藏异常地层压力
南海西纳土纳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与勘探前景预测
2019年
西纳土纳盆地是南海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根据含油气系统"从源岩到圈闭"的核心思想,本文以盆地油气田的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程,运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对盆地内主要含油气系统进行分析与划分,且在空间上圈定含油气系统展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深入剖析油气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探讨未来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及重要勘探领域。研究表明,西纳土纳盆地发育4套含油气系统,Belut-Gabus/Arang/Belut(·)含油气系统和K/J-Arang(·)含油气系统是最重要的含油气系统,分别富集了盆地内46. 1%和45. 0%的油气可采储量。区域上,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Anambas地堑和Penyu次盆东部;层系上,油气主要储集于上渐新统和下中新统;油气藏类型上,油气富集于挤压背斜和披覆背斜等构造型油气藏中。油气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主力烃源岩展布、区域盖层与油气运移路径、反转挤压和基底隆升运动。综合分析认为,Penyu-Penyu(·)含油气系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储层砂体预测和凹陷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该含油气系统的未来勘探重点。
倪仕琪王志欣宋继叶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油气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勘探前景
冷湖构造带西段新生界构造模型及变形特征被引量:4
2005年
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4-5号构造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厘定了构造要素,建立了构造模型。4-5号构造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但南北深浅层次构造又有所不同,4号构造是一被断裂复杂化了的箱状背斜,5号构造总体表现为斜歪背斜,但上下层变形样式不同,组合成复杂的构造叠置;4号、5号构造过渡区为断裂斜歪背斜。4-5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样式受控于褶皱作用和剖面“X”型断裂作用的联合影响,断层的发育程度决定着构造样式。不整合和断层组合显示构造的形成主要在下油砂山组沉积后的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受南西-北东向挤压,且构造的形成与侏罗系的分布有关。
陈志勇汪立群陈书平王志欣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南海北部大陆架东区台西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盆地链上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处在中国近海陆架盆地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位置,具有良好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迄今该区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仅在中央隆起带中部发现了CFC、CFS和CGF等含油气构造,且探井及研究亦主要集中于该带,对其它区块勘探及研究均十分薄弱。由于中央隆起带处在区域上有利油气运聚的低势区,具备了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勘探发现的商业性油气也集中于该带,因此应加大勘探力度,全面解剖中央隆起带,深入研究其油气富集规律,这也是在台西南盆地尽快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所在。
何家雄夏斌王志欣孙东山
关键词:叠合盆地中央隆起带勘探潜力分析
二连盆地阿北油田火山岩储层岩相及成岩作用
王志欣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被引量:55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陆相坳陷型湖泊三角洲相低渗储层。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延长组长6—长2段低渗致密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成岩动力学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渗透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组砂体以长石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矿物成熟度低;②孔隙类型包括残余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其中残余粒间孔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③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等,其中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不足;④成岩作用开始较早、塑性岩屑颗粒大量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早期砂岩孔隙丧失的根本原因,碳酸盐岩胶结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是造成后期储层岩石致密的主要因素。含油气性分析结果表明,砂体的不同沉积成因类型是层间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同一成因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是层内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
高剑波庞雄奇王志欣姜振学丁保来席胜利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低渗透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
南海西南部西土纳盆地成藏组合分析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含油气盆地的传统资源评价方法常以整个盆地作为评价单元,其结果对区域或盆地级的油气资源前景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内有利勘探层系和区带优选,本文重新对该盆地进行资源潜力分析,按照基础地质特征—油气地质...
倪仕琪宋继叶王志欣
关键词:油气勘探资源潜力成藏组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