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斗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构建新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1997年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就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新的人才管理意识,加大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快人才管理的开放步伐,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开放式、服务型的人才管理新模式。在改革开放中构建新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人才优化管理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构建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为主的人才管理体制,实行人才的市场化管理实现对人才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是优化人才管理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的。应该看到,我们长期沿用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统包统配式的人才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
- 王文斗栾贵勤杨金龙
- 关键词:人才市场体系人才资源
-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1995年
- 当前,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不协凋的状况是比较突出的,形势也是比较严峻的。我们必须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大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采取长期的有力对策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调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1.确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战后50年来,人类的发展在取得空前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不仅严重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威胁着全人类的末来生存和发展。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艰苦的理论探索,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 王文斗刘锡汞栾贵勤
- 关键词: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的转轨换型着力实现四个突破
- 1998年
- 当前人才管理上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各类人才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逐步使人才管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说,这即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对人才管理的必然要求,又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管理的现实选择。因此,把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上来,这也应该说即是一项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王文斗栾贵勤杨金龙
- 关键词:人才管理企业
- 论优化人才管理被引量:2
- 1997年
- 人才是最根本的动力源。所谓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化人才管理,就是寻求人才管理与市场机制的最佳结合形式和人才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从经济技术角度看,优化人才管理涵盖规模与速度管理、类型与结构管理、数量与素质管理等;从社会环境角度看,优化人才管理包括体制与制度管理、政策与措施管理、法制与法规管理等。 优化人才管理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人才资源,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使用价值。其途径:一是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做到不仅有利于人才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有利于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有利于人才个性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要促进人才潜能的充分释放。人才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通过优化管理就能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潜能的释放创造良好的氛围。三是要促进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其他一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决定因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键是在实施优化管理中搞好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实行科学化。
- 栾贵勤王文斗杨金龙
- 关键词:人才管理人才市场体系整体性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事制度改革
- 吉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1995年
- 吉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王文斗,刘锡汞,栾贵勤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能否协调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和小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吉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协调状况是比...
- 王文斗刘锡汞栾贵勤
- 关键词: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