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岚 作品数:6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甲醇、CO和水在Pt(11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MaterimalsStudio4.0软件中的Dmol 34.0程序包来模拟甲醇、CO、水在Pt(111)表面的吸附反应,计算出各位点的吸附能、态密度以及能带分析图. 张姝 王晓岚 李来才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甲醇 PT(111)表面 Cu(Ⅰ)、Pd(0)、Rh(Ⅰ)催化下芳香化合物的C-C交叉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芳香化合物C-C键偶联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药物、液晶-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等多个现代工业领域。在实际生活中,含有芳基醚、芳基胺等芳香片段的分子,在染料、医药卫生、农药、日用化工用品及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等领域中都起... 王晓岚关键词:芳香化合物 PD催化 CuCl催化下苯炔与环己烯乙炔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u Cl催化下苯炔与环己烯乙炔偶联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Cu采用了赝势基组Lan L2DZ)优化了反应过程中所有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了频率,通过能量、频率和振动方式确定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此外,在同等基组水平上还运用了分子中的原子理论讨论了成键临界点的电荷密度的变化,运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讨论了键的性质与轨道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在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反应机理中所有物质在气相及溶剂化下的单点能,得到与6-31+G*基组计算相同的结论.结论表明Cu Cl对苯炔与1-乙炔基环己烯偶联反应起到了有效的催化作用,且计算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王晓岚 周红平 郑妍 李来才关键词:芳香化合物 钯(Ⅱ)催化苯乙烯与N-氟代双苯磺酰胺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钯催化苯乙烯与N-氟代双苯磺酰胺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能量和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真实性;并且在相同基组水平上应用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了两条可能的反应通道IA与IB,其控制步骤活化能分别为17.81 k J.mol-1、56.04k J.mol-1,由以上比较结果可以看出,IA通道具有较低的活化能,即IA通道为整个反应的最优反应通道,与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郭雅琼 王晓岚 毛双 李来才关键词:苯乙烯 功能材料结构性能关系与催化剂作用机制的研究 李来才 李权 杨春 潘睿 蔡皖飞 王晓岚 田安民 任务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任务应用领域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随着材料科学发展的需求,在新型材料的研制过程中,材料结构性能与设计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运行MatErIalSStUdIO和GaUSSIaN等多种量子化学、固体...关键词:关键词:功能材料 结构性能 催化剂 Rh的芳基化合物与含氮芳基卤代物交叉偶联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Rh的芳基化合物与含氮芳基卤代物交叉偶联过程催化循环的微观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基组水平上(Rh、I采用了赝势基组Lan L2DZ)优化了反应过程中所有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了频率,通过能量、频率和振动方式确定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此外,在同等基组水平上还运用了分子中的原子理论讨论了成键临界点的电荷密度的变化,运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讨论了键的性质与轨道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反应机理中所有物质在气相及溶剂化下的单点能,得到与6-31+G(d)基组计算相同的结论 .结论表明Rh(Ⅰ)起到了有效的催化作用,且计算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王晓岚 徐铭瑶 胡庆仟 李来才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芳香化合物 交叉偶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