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内障
  • 12篇白内障
  • 7篇发病
  • 6篇激素
  • 5篇细胞
  • 5篇晶状体
  • 5篇发病机制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术后
  • 4篇素性
  • 4篇晶状体上皮细...
  • 4篇激素性白内障
  • 3篇胆囊
  • 3篇地塞米松
  • 3篇凋亡
  • 3篇胰腺
  • 3篇受体
  • 3篇糖皮质
  • 3篇皮质

机构

  • 26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作者

  • 26篇王林
  • 7篇吴祥松
  • 7篇王拥卫
  • 4篇刘平
  • 4篇于永斌
  • 2篇王钧蔚
  • 1篇关立南
  • 1篇吕嘉
  • 1篇刘悦
  • 1篇张璐
  • 1篇葛红岩
  • 1篇侯颖
  • 1篇苏胜
  • 1篇高洁
  • 1篇孙宽
  • 1篇刘冬瑞
  • 1篇徐莺歌
  • 1篇王晓媛
  • 1篇王磊
  • 1篇周峰

传媒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临床与病理杂...
  • 4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患者150例,根据信封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给予优质护理,2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记录2组的依从性、满意度、视力变化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期间,对照组的依从率为89.3%,观察组的依从率98.7%,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87±0.08和0.67±0.13,明显高于术后1 d的0.14±0.09和0.15±0.11(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角膜内皮水肿、继发性青光眼、眼前房渗出、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0.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25±5.66)分和(84.69±5.96)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966,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优质护理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最佳矫正视力,从而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张佳慧王林
关键词:常规护理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优质护理依从性
血脂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胰腺的突发性炎症,为自限性过程,通过系统治疗预后良好。20%的患者病情严重,伴有致命并发症,预后较差,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患者病死率高,为35%~50%。早期识别SAP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早期ICU或外科干预,或其他差异性治疗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SAP的病死率,因此对AP病情的判断及SAP的早期预测是治疗AP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发现,血清脂质变化与AP病情相关,本文就血脂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作一综述,旨在通过血脂变化为早期诊断SAP提供帮助。
周锋王林闫昌盛刘冬晓王拥卫吴祥松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脂
晶状体蛋白在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益的疾病,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虽然学者们对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陆续发现晶状体蛋白的各种功能与多种临床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本文着重总结已发现的各种晶状体蛋白功能,进而讨论激素性白内障与晶状体蛋白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题组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激素性白内障的具体机制,为未来开展预防和逆转激素性白内障的治疗打下基础。
王晓娜王林于永斌
关键词:晶状体蛋白发病机制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现状被引量:1
2019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类少见的胰腺肿瘤。不同类型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各具特征。检查手段的进步使pNETs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是pNETs治疗的基石,栓塞治疗、射频消融、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刘冬晓周峰闫昌盛王林王拥卫吴祥松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胆囊腺肌症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BA)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良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GBA术前诊断率不高,多于术后病理中发现。部分学者将GBA归为癌前病变。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本病,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分型决定治疗方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GBA的首选术式。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GBA诊断与治疗水平有显著提高。
闫昌盛王林周锋刘冬晓王拥卫吴祥松
关键词:胆囊疾病胆囊腺肌症影像
地塞米松和RU-486作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后糖皮质激素受体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在地塞米松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剂RU-486作用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用0.1μmol/L、0.5μmol/L、1μmol/L、5μmol/L地塞米松作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24 h、32 h、40 h和48 h或与RU-486共作用4个时间段后,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GRE)和GR-alpha基因的表达变化用转染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用MTT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情况用Caspase-3活性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率和GR蛋白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 0.1μmol/L浓度地塞米松作用HLECs 4个时间段后可以导致GRE-荧光素酶,GR-alpha基因,GR-蛋白和Caspase-3活性的升高,而在4个浓度地塞米松作用24 h后可以导致GRE-荧光素酶的,GR-alpha基因的升高,作用40 h后可导致GR-蛋白的升高。结论GRs与HLECs的增殖力有密切关系;RU486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抑制GR的表达。虽然RU486可以提高Caspase-3的表达,但可能抑制由GR介导的其它凋亡蛋白的表达,因此它可以提高HLECs的增殖率并且无明显的凋亡细胞率的升高。
于永斌王林关立南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凋亡人晶状体上皮细胞RU486
胆囊切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肠道菌群参与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其具有促进机体免疫调节和肠道神经系统发育,预防病原体入侵,维持正常肠道运动及抑制肿瘤发生与发展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肥胖症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对肠道菌群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远隔器官对肠道菌群亦有一定的反作用。不同疾病过程中.维持菌群平衡对临床医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笔者围绕胆囊切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胆囊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王林周锋闫昌盛刘东晓王拥卫吴祥松
关键词:胆囊疾病胆囊切除术胆汁酸代谢肠道菌群失调肠内营养
信号转导通路在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临床上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简称为激素性白内障,激素性白内障的特点为晶状体后囊下浑浊。白内障现已成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目前关于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有代谢紊乱学说、渗透压异常学说、氧化损伤学说、蛋白加合物学说、波形蛋白表达异常学说、糖皮质激素受体学说,但关于激素性白内障学说的所有假设尚未被证实。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代谢及死亡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信号转导通路在激素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作深入研究,为激素性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刘悦王林
关键词:信号转导通路发病机制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19年
目的研究XPD10基因的突变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14例ARC患者和185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收集12 mL外周血样本,提取DNA后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进行SNP分型,卡方检验鉴定有意义的SNP位点。Swissmodel软件建立SNP位点改变前后XPD10蛋白的3D模型,了解SNP位点突变对蛋白的影响,定点到蛋白的功能。结果在214例ARC及皮质混浊型患者中,XPD10基因rs1799793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位点。rs1799793位点的突变会导致XPD10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Asp-312-Asn(GAC→AAC)的错义突变。蛋白建模发现XPD10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Asp-312-Asn(GAC→AAC)的错义突变所引起的蛋白三维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XPD10基因编码区原Asp氨基酸所在的区域有6个碳原子所组成的共价键。当GAC→AAC发生后,原Asp成为了Asn,可以看到原来的6个碳原子变成了5个碳原子,并且与原来相比,少了一个共价键。这种结构上的改变引起了XPD10蛋白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难以发挥酶的催化性。结论在中国东北汉族人群中,XPD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799793位点与ARC的发病有关。
王林王钧蔚侯颖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DNA修复基因基因多态性
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消化道急腹症之一。AP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度的胰腺炎症到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可能出现全身并发症、胰腺坏死、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增加等。对AP的严重程度进行早期准确的评估对于有效的疾病管理和预防患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AP预测评分系统通常操作繁杂并且很多指标在临床实践不易获得。因此,对于AP早期病情的判断亟需简便且灵敏度高的实验室指标。
王林周锋闫昌盛刘冬晓王拥卫邓俞何凡吴祥松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急性胰腺炎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