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根久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盐岩
  • 3篇油藏
  • 3篇油田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地质模型
  • 2篇油藏地质
  • 2篇油藏地质模型
  • 2篇油气
  • 2篇三维地震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碳酸盐岩油藏
  • 1篇低幅度构造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质统计
  • 1篇油气藏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王根久
  • 3篇余国义
  • 2篇王桂宏
  • 1篇张前
  • 1篇肖丽华
  • 1篇郑小武
  • 1篇孟元林
  • 1篇朱怡翔
  • 1篇殷茵
  • 1篇贾芬淑
  • 1篇李胜利
  • 1篇田中原
  • 1篇穆龙新
  • 1篇郭建林
  • 1篇杨俊生
  • 1篇李臣
  • 1篇谭学群
  • 1篇李星民
  • 1篇齐梅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河南石油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被引量:26
2002年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 ,其储集层近水平方向延伸 ,横向连续性很差 ,特别是北西 南东方向储集层变异程度大。建立裂缝和溶洞模型的具体方法是 :对密度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 ,与岩心实测孔隙度对比 ,控制数据质量后计算密度孔隙度 ;对密度孔隙度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得到变差函数 ,按裂缝和溶洞带水平延伸的框架模型进行条件模拟 ,建立基于井的孔隙度地质模型 ;用 13口井的密度测井曲线推导拟波阻抗曲线 ,建立整个油藏的三维地震速度模型 ,综合反演得到油藏的孔隙度模型。估算结果 ,塔河油田裂缝、溶洞的净厚度约为碳酸盐岩厚度的 5 %。由于油藏条件下的岩心分析数据非常重要 ,所以应在对油层进行酸化、压裂之前获取单层测试资料 ,以利于通过生产资料来检验模型的精度。图 5表 1参
王根久王桂宏余国义杨荣婧孙爱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密度测井三维地震综合反演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被引量:2
1999年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结果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
王根久张继春寇实张前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藏剩余油分布数学模型
秘鲁1AB老油田强天然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文中针对秘鲁1AB老油田开发面临的低幅度构造识别、强天然水驱特高含水开发等难题,系统研究并总结了该油田的低幅度构造圈闭成因与识别技术、水淹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与识别方法、隔夹层类型和识别技术以及对油田水驱开发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油藏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老油田挖潜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目标。
齐梅郑小武王根久贾芬淑李星民殷茵
关键词:低幅度构造剩余油分布
苏里格气田相控建模及有利储层预测被引量:4
2004年
苏里格气田含气面积几千平方千米,储层性质变化大,生产动态反映沉积微相明显控制有利储层的分布。通过研究该区古河流的几何形态参数,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储层进行预测。建模过程中优选砂体宽厚比参数在45-80范围内变化,河道的主方向在-10°-20°范围内变化,其中盒8下亚段的底部河道的弯曲度小,盒8下亚段的顶部河道的弯曲度较大,砂体的剖面几何形态为半圆柱体。在随机建模过程中考虑砂岩密度、各种厚度砂体比例、旋回性、砂体宽厚比、高效储层空间位置等地质参数为随机地质模型的约束控制条件。相控建模的结果反映出有利储层的分布,并与生产动态相吻合。
朱怡翔张明禄王根久李胜利郭建林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储层预测非均质性含油饱和度孔隙度
宝绕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2003年
通过地化分析 ,搞清了宝绕构造带稠油、稀油的形成机理和油气分布规律 。
谭学群王根久
关键词:油源油气分布洼槽稠油稀油
成岩演化数值模拟及其应用被引量:16
2000年
孟元林肖丽华杨俊生王根久李臣
关键词: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成岩演化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减少地质统计模型的不确定性被引量:14
2003年
将三维地震数据应用于油藏地质模型 ,可以降低井间储集层估计的不确定性 ,需要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应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在四川盆地孝泉—青岗嘴构造带新场构造的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中 ,对 2 5口井的伽马测井数据进行三维变差函数分析 ,获得判别砂岩与泥岩的标准化伽马判别值 ,得到砂岩厚度分布图 ;利用协克里格方法得出协克里格方差模型 ,使硬数据 (井点的伽马测井曲线 )与软数据 (地震波阻抗 )的相关关系达到最优 ;综合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获得砂岩有效厚度分布图。图 3参
余国义王根久穆龙新王桂宏
关键词:地质统计地震砂体预测
肯基亚克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被引量:3
2003年
肯基亚克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的东缘,该油田石炭系油藏是一个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划分为三类: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孔隙-孔洞型储层、微裂缝型储层。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溶洞发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裂缝、溶洞储层地质模型一直都是较为关注的难题。此次首先通过描述储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确定了地质模型的框架;通过对岩心与测井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不同孔隙度范围内微裂缝与溶洞分布规律,并利用密度孔隙度和基岩孔隙度做裂缝和溶洞的定性描述;在对井间储层预测与地质建模时,运用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对不同类型的储层选取了不同变程,这样确保了不同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并采用条件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模型。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密度孔隙度、钻速、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并运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分布模型的技术路线。
余国义田中原王根久
关键词:肯基亚克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变差函数地质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