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榴慧
- 作品数:25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效果被引量:7
- 2014年
- 白癜风是临床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患者以机体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发病。有研究[1]统计,25%的白癜风患者10岁以前发病。该病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多种假说,相应治疗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光疗、手术、口服糖皮质激素等,但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且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儿童期[2-3]。作者多年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在单一的药物、物理或是手术疗法都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情况下,两种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日益成为白癜风诊治的首选方案[4]。结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等生理特点,作者以中西医结合为思路,以西药局部外用联合多年临床经验方-养血祛风汤对儿童白癜风进行辨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王榴慧张亦群
- 关键词:儿童白癜风养血祛风汤他克莫司软膏
- 益生菌调节湿疹患儿Th_1/Th_2平衡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应用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后,其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益生菌作用的机理。【方法】60例重症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益生菌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照组仅对症治疗,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分别在益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采指尖血,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IL-4分泌细胞;同时采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湿疹患儿在益生菌治疗30 d后,IL-4分泌细胞明显减少(P<0.05),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IFNγ无明显变化。益生菌治疗前后,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益生菌能通过调节湿疹患儿肠道菌群,影响机体Th1/Th2平衡状态。
- 肖玲莉杨毅周莲宝王榴慧胡霄颖
- 关键词:湿疹TH1细胞TH2细胞肠道菌群
- 清热利湿合剂治疗儿童过敏性湿疹648例临床观察
- 2002年
- 将918例儿童过敏性湿疹(A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开瑞坦、外用丁酸氢化考的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清热利湿合剂(由茯苓、黄连、藿香、米仁、山栀等组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停用西药后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清热利湿合剂对儿童AD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
- 王榴慧周莲宝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湿疹AD
- 黄芪联合胸腺肽治疗儿童斑秃临床研究
- 目的:长期以来,斑秃的诊断、治疗以成人为主,儿童斑秃的发病、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到目前为止,鲜有儿童斑秃的文献报道。本组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黄芪与胸腺肽联合应用对气血两虚型儿童斑秃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今后通...
- 王榴慧
- 关键词:胸腺肽斑秃儿童
- 文献传递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308nm excimer laser as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for vitiligo: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 高珊王榴慧
- Identification of two rare and novel large indel mutation in COL7A1 gene causing 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 窦丽敏叶莹王榴慧
- 儿童血管角化瘤15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血管角化瘤(angiokeratoma)以真皮乳头微血管扩张、继发表皮棘层肥厚及角化过度为组织病理特点,也称血管角皮瘤。临床上分为5个类型:肢端型、丘疹型、局限型、阴囊型和泛发性系统型-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1]。我科从2006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集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血管角化瘤15例患者,现将其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 卢文敏宋玮高珊王榴慧
- 关键词:血管角化瘤儿童
- 儿童阴道病5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儿童阴道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治疗。方法 对 5 12例儿童阴道病患儿进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及人型和解脲支原体培养 ,部分子宫卵巢的B超检查。结果 5 12例患儿细菌培养阳性率达6 6 .6 %。菌谱中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占 71.8%。培养阳性组采用敏感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 90 %;培养阴性组中有 36例抗早熟治疗后症状消失 ,4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经红霉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儿童阴道病患儿常规进行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是必要的 ,早熟患儿可表现出阴道病症状 ,对因治疗可消除。对久治不愈患儿应予支原体培养 ,阳性者红霉素治疗有效。
- 王榴慧周莲宝王传清
- 关键词:儿童阴道病菌谱病原菌
- 皮肤干痒 应对有方
- 2016年
- 每逢入冬后,很多妈妈发现孩子原本水润润的小脸蛋儿有点紧绷,有时孩子哭闹后脸上还会出现红红的“萝卜丝”,摸起来有些粗糙,晚上给孩子洗过澡了,但小家伙还会叫嚷着痒,要妈妈挠挠……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孩子的肌肤为什么会干痒不适呢?当孩子的皮肤调节能力和抵御能力较为脆弱时,我们需怎样来呵护,帮助孩子减少和预防干痒?
- 王榴慧
- 关键词:皮肤孩子萝卜丝妈妈肌肤
- 儿童阴道病512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阴道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治疗。方法:对512例儿童阴道病进行临床及病原菌分析。结果:512例患儿细菌培养阳性率达66.6%。菌谱中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占71.8%。培养阳性组采用敏感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
- 王榴慧周莲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