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志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2篇苯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递质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NSE
  • 1篇血性
  • 1篇眼外肌
  • 1篇眼外肌麻痹

机构

  • 6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6篇王洪志
  • 2篇于远军
  • 2篇刘晓阳
  • 1篇朱艳玲
  • 1篇杨颖
  • 1篇孙威
  • 1篇张静波
  • 1篇隋欣宁
  • 1篇宋梅
  • 1篇陈颖
  • 1篇常红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5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酶酞组和单酶组,每组各50例,单酶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补液、抗血小板聚集、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和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酶酞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00m L丁苯酞静脉滴注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酶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酶组(P<0.05);酶酞组和单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下降,但前者下降值更高(P<0.05);酶酞组和单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酶酞组和单酶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上升,但前者末次随访上升值更高(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恢复,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王洪志张静波于远军
关键词:丁苯酞阿替普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229例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29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受累神经以外展神经麻痹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另有复合神经麻痹。结论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复杂多变,接诊病人时应仔细检查,全面分析,查明病因,防止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隋欣宁王洪志刘晓阳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复视病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p-PLA2、Hcy及hs-CRP与颈动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2组受试者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积分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组间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患者血清Lp-PLA2、Hcy及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LDL-C、TC、TG、Lp-PLA2、hs-CRP以及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P=8.286/0.000,6.747/0.000,2.911/0.000,5.589/0.000,9.377/0.000,11.657/0.000,5.679/0.000)。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Lp-PLA2、hs-CRP及Hcy水平比较,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F/P=26.795/0.045、14.388/0.012、1.057/<0.01);不同斑块积分患者Lp-PLA2、hs-CRP及Hcy水平比较,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重度硬化组(F/P=24.561/0.034、15.202/0.016、14.235/0.001);不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患者Lp-PLA2、hs-CRP及Hcy水平比较,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F/P=21.065/0.029、10.031/<0.01、9.861/0.006)。血清Lp-PLA2、Hcy及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95/0.023、0.533/0.042、0.768/0.000),与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P=0.563/<0.01、0.865/0.000、0.385/0.000),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亚相关(r/P=0.723/0.000、0.688/0.011、0.773/0.006)。结论 血清Hcy、Lp-PLA2及hs-CRP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且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积分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
王洪志刘晓阳于远军宋梅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41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王洪志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珍黄安宫片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痰火扰神型癫痫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珍黄安宫片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痰火扰神型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痰火扰神型癫痫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抗癫痫药物治疗)和观察组(n=53,珍黄安宫片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情况,统计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O、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黄安宫片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痰火扰神型癫痫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癫痫发作,缩短癫痫发作时间,安全性较高。
朱艳玲王洪志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平均血流量(Qm)、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脑血流峰值时间(TTP)、血管阻力指数(RI)、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SjvO2均明显降低,SaO2及CER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Qm、Vm均升高,TTP、RI、DA、NE、5-HT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Qm、Vm均高于对照组,TTP、RI、DA、NE、5-H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70%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DA、NE、5-HT等神经递质因子表达。
常红陈颖邢惠娟孙威杨颖王洪志
关键词:脑梗死活血化瘀汤急性期神经递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