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富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脂肪问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的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分离取出,通过1%I型胶原酶消化逐步提取脂肪问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约80%时传代,定期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表面分子标志表达,收集第3、5、10、15代细胞,描绘其生长曲线,加入成骨诱导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并观察。结果脂肪问充质干细胞各代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均成“s”形。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质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VonKossa染色显示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结果为:CD29和CD44阳性,CD34和CD45阴性。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含量丰富、生物学性能稳定,具有成骨分化潜能。
- 谢永辉陈庄洪蔡贤华王清富王华松刁波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
- 兔脂肪干细胞的多向诱导分化被引量:6
- 2012年
-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体外特定诱导条件下实现了向骨、软骨、脂肪、肌肉、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以及肝细胞方向分化。目的:进一步验证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并对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方法:从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的颈背部分离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脂肪干细胞并培养,待细胞生长至约80%融合时传代,用倒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描绘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将脂肪干细胞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茜素红、VonKossa(钙结节)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和成脂分化潜能,以未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增殖活跃,多次传代后细胞仍保持较强增殖能力,生长曲线呈"S"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6代脂肪干细胞均高表达CD29、CD44,阳性率超过90%;低表达CD34、CD45阳性率不超过5%,且CD29、CD44随着传代表达逐渐增高,CD34、CD45随细胞培养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成骨诱导实验组碱性磷酸酶、茜素红、vonKossa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实验组油红O染色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果证实,兔脂肪干细胞在体外易于分离培养,保持稳定增殖,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表型,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 王清富陈庄洪蔡贤华谢永辉刁波刘琴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干细胞成骨诱导CD29CD44CD34CD45
- 聚乙烯亚胺介导基因转染兔脂肪干细胞
- 目的:探讨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PEI,13KDa,分支型)作为载体介导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的可行性.旨在为基因工程探索一种理想的转染载体.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下PEI对脂肪干细胞的毒性.Cck8检测不同浓度PEI与ADSC...
- 王清富陈庄洪蔡贤华王华松何国超谢永辉
- 关键词: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脂肪干细胞基因转染
- 聚乙烯亚胺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创伤、感染、肿瘤、先天性疾病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临床常见。作为治疗骨缺损金标准的自体骨移植,由于存在取骨量有限和取骨区并发症,已不能满足骨缺损治疗的需要。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治疗骨缺损带来了新的希望。骨组织工程利用具有成骨能...
- 王清富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聚乙烯亚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干细胞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聚乙烯亚胺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兔脂肪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聚乙烯亚胺作为载体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的基因表达,探讨转染后细胞的成骨分化效果。方法 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的颈部脂肪10 g,经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ADSCs,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的聚乙烯亚胺介导BMP-2基因转染至ADSCs,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P-2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BMP-2蛋白表达分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钙素和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并行茜素红染色,未转染组作对照。结果 从兔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第3、6代ADSCs均高表达CD29、CD44,阳性率超过90%,低表达CD34、CD45,阳性率不超过5%,转染细胞有BMP-2 mRNA的转录及其蛋白的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加,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反应,对照组呈阴性。结论 聚乙烯亚胺可介导BMP-2基因转染兔ADSCs,BMP-2基因在ADSCs中有效表达并诱导其定向成骨分化。
- 王清富陈庄洪蔡贤华王华松何国超林冠林
-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干细胞基因转染
- 影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骨愈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影响骨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骨折愈合组与骨不愈合组患者的一般特点,分析影响骨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创伤类型、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急诊手术、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否切开复位等。结果共有19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年龄在21~83岁,平均年龄为65岁,有23例出现骨不愈合,不愈合率为12.1%,总愈合率为87.9%。单因素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类型、创伤类型、骨折复位质量、骨质疏松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急诊与择期手术、是否切开复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骨折类型、创伤类型、骨折复位质量、骨质疏松情况等因素均对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骨愈合疗效产生显著影响,避免影响骨愈合疗效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改善术后骨愈合疗效。
- 王清富石峰陈庄洪蔡贤华王华松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愈合空心加压螺钉
- 手法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与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颈性眩晕病的疗效比较,探讨提高颈性眩晕病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3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组和手法加超激光综合治疗组,每组各115人,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综合组治愈率71.30%,显效率16.52%,好转率7.83%,有效率95.66%;手法组治愈率53.91%,显效率15.65%,好转率13.91%有效率83.48%。经统计学分析,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颈性眩晕病的临床治疗,合理的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的疗效好。
- 赵嫦莹黄辉霞王连伟王清富
- 关键词:手法超激光颈性眩晕疗效
- 微型锁定钢板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评估微型锁定钢板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男20例,女8例)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行功能锻炼。对28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本组优20例,良6例,中2例,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7°-135°,旋前平均80°(73°-87°)和旋后平均72°(66°-78°)。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无肘关节疼痛。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 石峰蔡贤华王清富黄继峰王华松
- 关键词:锁定钢板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