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作品数:21 被引量:9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豇豆荚螟卵在寄主上分布的研究 本文调查研究了豇豆荚螟的卵在寄主植株上的分布,结果表明,豇豆荚螟田间落卵量以花上最多,占全部卵量的64.52%;嫩茎次之,占全部卵量的16.01%;叶上最少,占9.45%。卵在田间的立体分布以开花层最多,开花下层次之,开... 王琳 沈叔平 曾玲关键词:豇豆荚螟 文献传递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在不同场所存活期的检测 被引量:12 2012年 选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抗利福平菌株RifAac,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PCR(Bio-PCR)和常规PCR方法,观察该病原细菌在西瓜种子、土壤、病残体和田水中的存活期。结果表明,果斑病细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4~5个月,在田水中可存活2个月,在不含植物残体的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在含西瓜残体的土壤中可以存活12个月以上。 李艳嫦 孔静月 吴九玲 王琳 任小平 刘琼光关键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存活期 菌落PCR 消费者对乳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认知及信息利用研究 2010年 对广州市消费者关于乳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对乳品供应链各环节安全风险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别;对来源于政府及中介机构的信息利用程度最高,对来源于自身经验的信息利用程度次之,对来源于生产厂商的信息利用程度最低。 张光辉 王琳关键词:乳品供应链 信息利用 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曾玲 陆永跃 梁广文 曾鑫年 陈忠南 吕利华 许益镌 胡学难 韩诗畴 李小妮 田伟金 王琳 吴仕豪 何余容 何晓芳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1)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提出了火蚁种类分子鉴定方法;(2) 首次系统阐明了华南红火蚁入侵规律、行为学及生态学适应机制、入侵对华南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3)提出评价药效的综合指标,阐明印楝素等...关键词:关键词:红火蚁 致病机理 生态学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0年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广西、辽宁、河北、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均发现疫情,已严重威胁着西瓜、甜瓜、黄瓜等作物的生产,因此加强该病毒的检测极为重要。目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主要有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电镜显微观察等方法。笔者对有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病毒检测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罗梅 王琳 宾淑英 林进添豆野螟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03年 从豆野螟分布、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该虫的研究进展。气候因子、豆类品种、栽培耕作制度及天敌是影响豆野螟发生的主要因素。在防治方面,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开始受到重视。在综述基础上,探讨了豆野螟今后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王琳 曾玲 陆永跃关键词:豆野螟 为害 鳞翅目 基于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环境分析 本文从政策和法律、经济、社会、技术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找出其发展所面对的机会和威胁,通过外部环境评价矩阵EFE分析,得出广东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抓住外部机会,抵御威胁;通过对... 王琳 臧英 罗锡文文献传递 红火蚁入侵规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曾玲 陆永跃 梁广文 曾鑫年 陈忠南 吕利华 田伟金 李小妮 许益镌 王琳 何晓芳 韩诗畴 何余容 钟平生 张颂声 庞义 吴仕豪 黄鸿 陈长贵 曹俐 李梅辉 庄天勇 李军 冯夏 张维球 吴碧球 席银宝 熊忠华 于鑫 黄俊 李惠陵 1、系统阐明了红火蚁的入侵规律、适应和扩展机制、食物结构以及对华南地区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2、明确了适于蚂蚁类群调查诱集饵料、诱饵的最佳放置方式,阐明了常用调查方法监测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红火蚁发生程度分级的新标...关键词:关键词:检疫处理 生物防治 杀虫剂防治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豇豆荚螟种群的驱避作用 本文研究了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茎叶、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茎叶花和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茎叶乙醇提取物,对菜豆Phaseolus va... 曾玲 王琳 沈叔平关键词:豇豆荚螟 种群控制 文献传递 广东豆野螟发生危害动态研究 被引量:6 2003年 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ver)在深圳菜区 1年发生 9个世代。卵及幼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主要危害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完成1个世代时间以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第五代最短,为20天;以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的第九代最长,为57天。不同种植期的豆类作物受豆野螟的发生危害不同,当盛花期刚好与豆野螟的成虫产卵高峰期相吻合时,豆野螟卵量、幼虫量较大,危害较重。 王琳 沈叔平 陆永跃 曾玲关键词:豆野螟 历期 危害期